首頁 > 文學文史 > 在曹操去世的時候,究竟有誰會記着他的恩情、爲他悲傷?

在曹操去世的時候,究竟有誰會記着他的恩情、爲他悲傷?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曹操去世之時,漢獻帝纔是真正悲傷的人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曹操在洛陽病逝。曹操征戰一生,他的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從北方的沙漠邊緣,到南方的長江之濱。從廣袤的西北高原,到險峻的秦嶺峽谷,都記載着他的戰績。雖然他終其一生,也沒有能夠將整個中國統一,不過也爲子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那麼,在他去世的時候,究竟有誰會記着他的恩情,爲他而悲傷的呢?

在曹操去世的時候,究竟有誰會記着他的恩情、爲他悲傷?

一、 曹操的親屬。

我們先看看曹操的親屬,有誰會爲他悲傷。首先是他的原配妻子是不會爲他悲傷的。他的原配妻子劉氏與曹操離異很久,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親生兒子曹昂在宛城之戰中戰死。那一戰,曹操因爲尋花問柳,使得已經投降的張繡重新反叛。爲了救曹操的性命,曹昂將自己的戰馬讓給曹操,自己則死於亂軍之中。爲此,劉氏一直不原諒曹操,最終與曹操離異。現在曹操去世,劉氏不知道能不能原諒曹操,爲他悲傷呢?估計早已經情化爲灰,無從談起了。

至於曹操的那些夫人、侍妾就更難說了。曹操喜歡收養那些敗亡對手的妻子,這裏可能有憐憫對方的因素,也會有炫耀自己的戰功,作爲紀念品的一面。試想一下,這些女人失去自己的丈夫家庭,寄人籬下,對曹操不能不從。如果說雙方有深厚的感情,那就不好說了。也許這些人中,會有人會爲曹操悲傷,估計也是人數寥寥。

那麼曹操的子女呢?曹操的女兒就不用說了。曹操爲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將自己的女兒作爲政治工具來使用。他將女兒嫁給漢獻帝,嫁給荀彧的兒子等等。他把女兒當成政治聯姻的工具,他的女兒也難會爲他悲傷。

至於曹操的兒子,就更不會爲他悲傷了。他的兒子們爲爭奪世子之位,明爭暗鬥。其中他最喜愛的曹丕、曹植更是爭得你死我活。他們各自糾集團夥,採取各種手段。曹植才華出衆,就以他的詩賦來打動曹操。而曹丕則不甘落後,採用手下謀士的主意,在曹操出征的時候痛哭流涕,來從心理上征服曹操。

曹操在經過各種比較後,決定讓曹丕繼承王位。爲此,曹操還殺了曹植的謀士楊修。這使得曹植在政治失意後,整日裏沉湎於酒宴之中,哪裏還有心情去理會曹操的死活。曹丕對曹操表示悲傷不捨的心情,那是爲了爭奪世子之位的權宜之計,又何曾有幾分父子之情?曹操一死,曹丕繼位爲王,高興尚且還來不及,怎麼會爲曹操悲傷呢?由此可見,連曹操的原配妻子,親生兒子都不爲他悲傷,曹操的親屬中,難有爲他悲傷的人。

二、 曹操的部下。

曹操在長年的征戰中,網羅了一大批的人才。這些人和曹操一起,爲平定這個亂世而努力。他們一起平定中原,打敗袁紹,又佔領了河北、荊州和關中,爲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麼,這些人中有多少人能夠爲曹操之死而悲傷呢?

在曹操去世的時候,究竟有誰會記着他的恩情、爲他悲傷? 第2張

可悲的是,這些人中也難有爲曹操悲傷的人。這是因爲曹操在政治上的矛盾作法造成的。曹操在經過長年的征戰建設,實力逐漸壯大。他奉迎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他的部下中,有一批人是真心想着重建漢室江山的。

可隨着時勢的變遷,正如同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裏說的一樣,他已經騎虎難下了。他不可能放棄手中的權力,因爲那樣會給他和他的家族帶來殺身之禍。所以,他只有代漢自立一條路可走。爲此,曹操效仿王莽,嫁女兒給漢獻帝,讓自己成爲王莽那樣的外戚,晉升魏公,加九錫。這讓曹操手下的人員分成了兩派,一派是擁護他代漢的,一派是維護漢室,反對他代漢的。

反對曹操代漢的人員中,以荀彧爲代表。曹操對他們毫不手軟,無情誅殺。荀彧是曹操長年的謀士,他爲曹操的事業起了巨大的作用。曹操對他十分器重和信任,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荀彧的兒子,雙方結爲兒女親家。可就算是這樣,在荀彧表示反對曹操晉升魏公,加九錫後,曹操就將他軟禁,逼死了他。曹操對待荀彧尚且如此,對待反對他的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可想而知,這些人得知曹操去世的消息,是不會爲他悲傷的。

那麼,那些擁護曹操代漢的人呢?他們在曹操生前,就鼓動曹操代漢,但是曹操拒絕了。如今曹操一死,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到來。他們爭着去向曹丕獻忠心,想要攀龍附鳳,在未來的新朝廷中獲得一個位置。他們急着爲曹丕代漢出謀劃策,誰又有時間來爲曹操悲傷呢?更何況其中還有像司馬懿這樣成天提心吊膽活着的人,曹操一死,這些人總算是熬到了時間,如釋重負,慶幸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悲傷呢?

三、 曹操的敵手和朋友。

曹操一生的敵手很多,不過在他的有生之年,大部分都被他消滅了。在曹操去世的時候,他的敵手就剩下了劉備和孫權兩人。這兩人都是曹操命中註定的敵手。其中的劉備和曹操認識最久,也曾經並肩作戰,更多的時間是作爲對手。

在北方的征戰中,曹操和劉備互相之間知根知底。曹操曾經稱讚劉備,說天下英雄只有你我兩人。在作戰時,曹操說劉備的能力不低於自己,只是沒有自己的頭腦敏捷罷了。而劉備也在打敗劉岱等人時說過,像你們這些人來多少也無所謂,如果是曹操親自來那就兩說了。可以看到,曹操和劉備兩人惺惺相惜的感情。

在曹操去世的時候,究竟有誰會記着他的恩情、爲他悲傷? 第3張

至於說孫權,曹操對他的瞭解是從戰爭中得到的。在最初的時候,曹操對孫權不瞭解,在赤壁之戰時認爲他年輕,可以壓他投降。於是曹操以一封恫嚇的書信,就想勸降孫權,討伐劉備效忠自己。誰知道孫權和劉備聯合,在赤壁之戰中讓自己吃了大敗仗。

在後來與孫權的多次交手中,曹操開始領略到了孫權的不凡。他看到孫權的英姿,東吳的軍隊嚴整,不由得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最終,曹操至死也沒有能夠打過長江,消滅孫權統領的東吳。

在曹操死後,劉備倒是派使者去洛陽弔唁。那麼,劉備是因爲過去的情誼,感到心中悲傷嗎?事實並非如此。劉備是因爲當時東吳襲取了荊州,投降曹魏。由於東吳的背盟,使得劉備處於自己一家對抗曹丕、孫權兩家的局面。爲了打破這個局面,劉備派使者去以弔唁曹操爲名,來進行外交的斡旋。

可是,劉備的用心被曹丕一眼識破。曹丕下令,只要劉備的使者一進入邊境,立刻格殺勿論。這使得劉備的企圖就此破滅。我們可以從這裏看到,劉備根本就沒有爲曹操悲傷的意思。他在心裏估計還在暗自高興,因爲曹操一死,天下從用兵指揮方面,就沒有人是自己的對手了。他對下一步伐吳的計劃充滿信心。

至於說孫權,他對曹操就更談不上有什麼感情了。他投靠曹操,主要是想武力拿回荊州。他在襲擊荊州的時候,寫信給曹操,專門請曹操不要泄露自己的行動。可是曹操爲了收到坐山觀虎鬥的效果,故意把孫權的密信泄露給關羽。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孫權和曹操之間的關係就是互相利用的關係。這種爾虞我詐的行爲,怎麼可能會讓孫權爲曹操之死悲傷呢?

四、 曹操的朋友。

曹操身爲魏王,稱孤道寡,君王是沒有朋友的。天下的人,不是他的臣子,就是他的敵人。如果說曹操還有朋友的話,也就只有一個人能夠算是他的朋友,這個人就是關羽。

關羽能夠成爲曹操的朋友,是因爲他的才能、品行打動了曹操。曹操本來是想將他收爲部下的。爲了收服關羽,曹操對關羽封官加爵,賞賜金帛美女,大擺酒宴,分庭抗禮。可是關羽心懷劉備的舊恩,不願意跟從曹操。也正是如此,曹操纔有了關羽這個朋友。

曹操敬重關羽,是從心裏的敬重。在當時,曹操對有名的謀士沮授也是十分敬重,可是當沮授逃跑被抓回的時候,曹操就毫不猶豫地殺了他。可是,張遼向他彙報關羽的心跡,說關羽終究不會留在曹操的手下。關羽要先爲曹操立功,報答了曹操的恩義後,就回歸自己的故主劉備那裏。張遼在向曹操彙報前,還猶豫了很長時間,怕曹操對關羽不利。可是曹操得知關羽的心跡後,不但不生氣,還對關羽讚賞有加。

在關羽斬顏良解了白馬之圍後,就回到了劉備的麾下。他在劉備的麾下屢建戰功,成爲劉備的首席武將。在襄樊之戰中,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讓曹操也考慮遷都避其鋒芒。當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後,將關羽的首級送給曹操報功。曹操對這個曾經如此逼迫過自己的對手,反而以諸侯之禮安葬了他的首級。

在曹操去世的時候,究竟有誰會記着他的恩情、爲他悲傷? 第4張

如果關羽尚在,以他重情重義的性格,肯定會對曹操之死感到悲傷的。正如同曹操對待關羽一樣,關羽也會同樣地對待曹操。可惜,在曹操去世前,關羽就已經離開了人世。斯人已逝,曹操在世上再無朋友,也就沒有曹操的朋友會爲他的死表示悲傷了。

五、 真正爲曹操之死悲傷的人。

那麼,普天之下就找不到爲曹操悲傷的人了嗎?不,如果認真地說起來,應該至少還有一個人。不過,他自己也許都難以理解這種感情,到底包含了多少元素。這個人就是漢獻帝,他對曹操的死,應該是百味雜陳。

漢獻帝本來不該當皇帝,他本身只是位陳留王,是董卓爲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廢了少帝才立了他。在漢獻帝登基後,他就成爲了各個勢力手中的玩物。他手中沒有實力,根本就沒有操控局勢的能力。在最落魄的時候,漢獻帝的朝廷竟然落得個衣食無着的境地,他的大臣竟然會被活活餓死。

而那些有實力的諸侯,不是像呂布那樣對他無能爲力,就是像袁紹那樣對他愛答不理,看着他自生自滅。是曹操帶領人馬,將他和他的朝廷奉迎到了許都,從此才過上安定的生活。當然,曹操奉迎漢獻帝,也不是真的效忠於他,而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在奉迎漢獻帝的同時,就馬上假節鉞,錄尚書事。這就把漢獻帝朝廷的軍政大權獨攬在自己的手中。

從此,漢獻帝就成爲了曹操手中的一塊政治招牌,爲曹操的事業服務。漢獻帝當然不甘心身處這種境地,他也進行了抗爭。可是,他的實力實在過於弱小,每一次抗爭換來的都是失敗。因爲反抗曹操,連漢獻帝的皇后、貴妃、外戚都死於非命。隨着曹操將女兒嫁給漢獻帝,爲自己晉位國公,加九錫,曹氏代漢的意圖也昭然若揭了。

但是,漢獻帝和曹操的心裏都知道,曹操是不會走出代漢這最後一步的。曹操對於漢朝,對於漢獻帝是懷着一種複雜的感情的。他的祖上是漢臣,自己在最初也是以漢臣自居。讓他去終結這個朝代,是他的思想所不允許的。因此,曹操纔會決定,將最後這一步交給曹丕去做,自己做一個周文王那樣的人物。

正是因爲曹操對漢獻帝的感情,使得他在面對漢獻帝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就低下一頭。漢獻帝曾經對曹操的做法不滿,忍無可忍地說,你要是能夠輔佐我就輔佐,如果輔佐不了就捨棄我算了。曹操聽了這句話,嚇得大驚失色,趕快行禮從宮殿退出。在退出時,面對拿着兵刃在兩側送他出來的禁衛兵士,曹操嚇得汗流浹背,從此不敢再朝見漢獻帝。

雖然曹操和漢獻帝之間的矛盾到了這種境地,漢獻帝也知道,只要曹操還活着,他就不會做危害自己和漢朝的事。在娶了曹操的三個女兒後,漢獻帝就不再去產生異心了。漢獻帝唯一的願望,就是把傳承了幾百年的漢朝再多傳承幾年。而這個願望,是跟曹操的生死直接相關的。

當曹操去世的消息傳來,漢獻帝也知道,自己的皇帝也當到頭了,漢朝也將結束在自己的手中。在這個時候,他自然會對自己和漢朝的命運而悲傷。因此,在曹操去世的時候,天下最悲傷的人只能是漢獻帝了。

結語:

隨着曹操的去世,預示着一箇舊時代的結束,也預示着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曹操在他的一生中,就是爲了這個新時代而做着努力。但是,作爲一個時代的開拓者,曹操的身上也有着各種矛盾的地方,讓他既備受讚揚,也備受詬病。

曹操之死,遍觀天下,也難找到對他悲傷的人。他的妻妾和他同牀異夢,他的兒子們因爲權勢的爭鬥,形同路人。他的部下,或者是因爲政見不和,與他水火不容,或者是爲了新的朝代獲得位置,都對他沒有悲傷之情。至於他的敵手,則更是幸災樂禍,對他的死亡感到高興,甚至還想利用他的死大做文章。

如果說在這個時候感到悲傷的人,也就只有兩個人而已。一個是他的真正的朋友關羽,可惜已經先他而去。另一個則是漢獻帝,但他的悲傷不是因爲曹操的死。這是因爲,漢獻帝知道,只要自己對曹操不加反抗,老老實實做他的政治招牌,曹操就不會危害自己,也不會終結漢朝。但是曹操一死,曹丕代漢的行動是無法阻擋了。一想到漢朝即將終結在自己手中,漢獻帝的心裏怎麼會不感到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