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曹叡最值得稱道的是什麼?他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

曹叡最值得稱道的是什麼?他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3.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叡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本站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曹操的孫子、曹丕的兒子曹叡。據說,曹叡從小就得到祖父曹操的喜愛。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曹丕就帶着曹叡和東鄉公主,隨曹操東征孫權。公元220年(黃初元年),魏朝建立,曹叡被封爲武德侯。公元221年(黃初二年),封齊公。公元222年(黃初三年),封平原王,由於曹叡生母甄夫人得罪了曹丕被殺,因此曹叡沒有很快被立爲太子,有一段時間曹丕甚至打算立他的另一個兒子作爲太子。

據《魏略》記載,曹叡曾經跟從曹丕狩獵,見到母子兩鹿。曹丕射殺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殺子鹿,曹叡不從,並且說:“您已經殺掉了母鹿,我是在不忍心再殺掉它的孩子。”說完哭泣不已。曹丕於是放下了弓箭,因爲此事十分讚許曹叡,並且立其爲太子的心意已經確定。

曹叡最值得稱道的是什麼?他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魏文帝曹丕病故,魏明帝曹叡剛即皇位的時候。那時候明帝年輕,即位頭幾天也沒見什麼大臣,朝臣們大都不瞭解他,心裏捏一把汗,不知道這個皇上行不行。後來曹叡只單獨見了侍中劉曄,說了一天的話。劉曄出宮之後,大家都去探問新皇帝怎麼樣,劉曄答道,“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劉燁說曹叡是與秦始皇和漢武帝同一類的皇帝,只不過才能略微遜色一點而已。這一答不僅讓大臣們都放了心,也基本確立了曹叡的歷史口碑,因爲曹叡的確有秦皇漢武的遺風,尤其他們雖然年紀輕輕就登大位,但都不怯場,能給人一種英氣勃發的感覺。其實曹叡小時候是頗得曹操喜愛的,《三國志》記載曹叡“生而太祖愛之,常令在左右”。曹操甚至曾經對曹叡說過,“我基於爾三世矣”,儼然已經看出了孩提曹叡的帝王之氣,這頗有清朝康熙皇帝喜愛孫兒弘曆,即後世乾隆皇帝的感覺。“明帝沉毅斷識,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這是《三國志》作者陳壽給曹叡下的總評判。陳壽認爲曹叡能夠做到不被臣下掣肘,能夠駕馭羣臣並且大膽行政,而且有做皇帝的大氣概,可以說這是個極高的評價。綜合劉曄和陳壽的評價來看,曹叡做皇帝的氣場和心智首先就不輸給父親曹丕,也不輸給好大喜功的孫權。

曹叡最值得稱道的其實是他的武功。三國時期很少有武功耀眼的皇帝,曹操用兵如神卻不是真的皇帝,司馬懿用兵略遜曹操卻也是被追封的皇帝,再次一等的諸葛亮、陸遜等都是位極人臣,也非帝王。至於劉備、孫權和曹丕這些真皇帝可以說都是敗仗打得比勝仗多。曹叡在位時期,是蜀吳兩國聯合攻魏最頻繁的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全部發生在曹叡在位時期,孫權也在這段時間頻繁配合蜀漢發動攻勢。然而終魏明帝一世,蜀吳幾乎沒有尺寸之功。在此期間,曹叡曾經兩次駕幸長安,在前線指揮魏軍對蜀作戰,一次駕幸壽春,直面孫權的進攻,均粉碎了敵人的軍事行動。同時曹叡還北擊鮮卑,穩定了北方邊疆;公元237年,公孫淵自稱燕王,與魏國中央分庭抗禮,曹叡派司馬懿擊敗公孫淵,斬其首。這些軍事成就進一步鞏固了魏國的統治基礎。而曹叡並非單靠手下的前朝舊臣立功,他自己的軍事才能也很強。一次孫權出兵攻打江夏,朝臣都商議要發兵救應,曹叡說道:“權習水戰,所以敢下船陸攻者,幾掩不備也。今已與聘相持,夫攻守勢倍,終不敢久也。”後來孫權果然退軍,證明了曹叡的正確判斷;司馬懿征伐遼東的時候,天降大雨,導致司馬懿無法進兵,有些大臣認爲遼東地遠,公孫淵無法一次性被剿滅,勸明帝下詔回軍。曹叡回答說,“司馬懿臨危制變,擒淵可計日待也。”後來沒多久,事實再一次證明了曹叡的準確判斷。而反觀曹丕,他在位期間魏國的軍事可謂一團糟。曹丕兩次大規模親征吳國均無功而返,空費錢糧軍馬。可以說曹叡的軍事才能確實得到了祖父曹操的遺傳,勝過父親曹丕不少,這也是曹叡帝王人生最大的功績。

曹叡最值得稱道的是什麼?他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 第2張

還有一點讓曹叡脫穎而出的,就是他作爲君主的度量。曹叡是封建帝王中少有的不殺諫臣的皇帝,可以說曹叡很能容忍別人對自己的批評。而且曹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容易因爲左右的風言而改變自我,這一點要勝過曹丕、孫權以及劉備,甚至勝過祖父曹操。曹叡第一次臨幸長安指揮對蜀作戰,回都之前洛陽傳聞曹叡駕崩,於是羣臣商議要擁立曹植爲帝。後來曹叡回宮,大家才發現曹叡沒死。曹叡的祖母卞太后轉悲爲喜,要追查造謠的人,曹叡卻只簡單地說,“天下皆言,將何所推?”魏明帝這份寬廣的胸襟實屬難得,頗有祖父曹操燒手下跟袁紹的互通書信的風範。另一個有名的例子就是司馬懿出征遼東的故事。當時朝廷要發兵四萬,很多大臣認爲發兵過多,損害國力,曹叡回答,“四千裏征伐,雖雲用奇,亦當任力,不當稍計役費。”後來又有人勸諫曹叡,應當給司馬懿設置副將,以分其權力,曹叡力排衆議,給予司馬懿全權處理這次征伐。後來就出現了上文寫道的,有人勸曹叡詔司馬懿回軍的事情,曹叡也是選擇了信任司馬懿。在這些事情上,我們也能夠看出曹叡對魏國的絕對控制和對臣下的絕對駕馭,至少後來篡奪魏國大權的司馬懿,在曹叡手下是服服帖帖的。《三國演義》裏面把曹叡描繪成了一個完全沒有主見,別人建議用誰就用誰,以至於什麼駙馬夏侯茂都被用作雍涼方面總督的人,其實這是極度錯誤的。恰恰相反,曹叡的馭人有方是他非常大的優點。

曹叡最值得稱道的是什麼?他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 第3張

曹叡在位時期也關懷民生,輕徭薄賦。諸葛瑾如此評價曹叡,“選用忠良,寬刑罰,布恩惠,薄賦省役,以悅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時。”其實蜀吳當時並不一定害怕魏國的進攻,而魏國的治國有方纔是蜀吳最害怕的事情,曹叡在位前期做到了。我說前期,是因爲曹叡最被詬病的,也是他歷史地位不高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統治後期大興土木,修築宮室,勞民傷財。但這並不能掩蓋曹叡作爲一代明君的特質,畢竟勞民傷財的事大多數皇帝都做,但真正有能力的皇帝非常少。曹叡和曹操、曹丕並稱曹魏“三祖”。除了政治意義上的並列,其實此三人還有一個並列,那就是他們的詩文。曹操一代文豪,曹丕不及曹操,曹叡又不及曹丕,但畢竟曹叡“能詩文”,也是正史的記載。曹叡曾有作品集,但後世失傳。明朝文學家胡應麟曾經評價,“詩未有三世傳者,既傳而且煊赫,僅曹氏操、丕、睿耳。”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曹叡的文學成就。

但我們必須惋惜的是,正是因爲曹叡的英年早逝,並託孤於司馬懿和曹爽,這導致了後來司馬專權的出現。試想,如果曹叡能再多活一段時間,並且培養出自己的接班人,歷史會怎麼發展又有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