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馬超是三國時期的名將,爲何在劉備手下變得默默無聞?

馬超是三國時期的名將,爲何在劉備手下變得默默無聞?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英雄悲涼的命運,馬超由於他的性格,使他投奔劉備後變得默默無聞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馬超是三國時期的名將,他在潼關之戰中,打得曹操走投無路。爲了逃命,曹操割須棄袍,狼狽不堪。面對驍勇的馬超,曹操讚歎他不減呂布之勇,並且感嘆道,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矣。但是馬超雖然軍事能力出衆,可由於年輕不通世故,中了曹操的離間之計。在戰敗後,他輾轉投入劉備的麾下。從此馬超在劉備手下變得默默無聞,直到死去也再沒有顯現出昔日的輝煌。這一切又是怎麼回事呢?

馬超是三國時期的名將,爲何在劉備手下變得默默無聞?

一、曾經威震關隴的馬超。

馬超,字孟起,漢朝右扶風茂陵人,他的祖上是赫赫有名的伏波將軍馬援。馬超其人年少時就以驍勇善戰聞名,深得關隴一帶的百姓的民心。在他的父親馬騰去許昌後,他獨自留在西涼,統帥父親留下的部屬。馬超還被漢朝封爲偏將軍,都亭侯。

在他的父親因爲反對曹操被屠戮後,馬超聯合韓遂起兵反抗曹操。他們組成的聯軍多達十萬人,與曹操親自率領的軍隊在潼關展開了激戰。在《三國演義》中對這場戰役有着精彩的描寫。在書中,馬超連續和曹操交手四次,都取得了勝利。曹操幾次都險些喪命,多虧許褚拼死相救,才轉危爲安。

在潼關之戰中,馬超與曹操手下多員將領進行了單挑。包括曹操最驍勇的將領許褚在內,都被馬超打得死的死,逃的逃。其中馬超和許褚交手兩百多合,讓許褚裸身交手的章節,也成爲書中對勇將單挑描寫的精彩篇章。

對於馬超的勝利,當時的人們也是膾炙人口。在諸葛亮寫的《後出師表》中,就專門寫道曹操雖然“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但是也“殆死潼關”。從此可見,馬超的潼關之戰對當時的影響。馬超也因爲這一戰的表現,威名遠播。

不過,老奸巨猾的曹操在軍事上無法獲勝的情況下,採納了賈祤的計謀。他用離間計讓馬超和韓遂互相猜疑,打敗了馬超和韓遂的聯軍。從此,馬超的人生也開始走上了下坡路。他在潼關之戰失敗後,在隴上重新起兵,奪取了隴上郡縣。但是這只是曇花一現,不久馬超就因爲部下反叛,在隴上無法立足,只得離開了故鄉。

馬超在關隴一帶失敗後,先是投奔了漢中的張魯。在張魯那裏,馬超沒有得到張魯的信任,還被張魯的部下疑忌。因此,馬超又趁着率軍救援劉璋的機會,投奔了劉備。當時劉備正在攻打成都,劉備在得到馬超後十分高興,說自己一定得到益州了。果然,劉璋一見馬超投降了劉備,也馬上開城投降了。

在劉備的手下,馬超得到了劉備的器重。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馬超是推舉的那些大臣中排名第一的。而且在封賞部下的時候,劉備對馬超一視同仁,讓他和關羽、張飛同列,並且將自己曾經擔任過的左將軍封給馬超。

不過,與劉備尊重馬超相對照的是,在歷史上馬超再也沒有在戰場上有過什麼重要的表現。過去那位叱吒風雲的名將,只是在漢中之戰中露過幾面,就無聲無息了。讓這樣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閒置,對於劉備是一種巨大的浪費。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結果呢?

馬超是三國時期的名將,爲何在劉備手下變得默默無聞? 第2張

二、讓人難以放心的馬超。

曹操在宛城之敗後,總結張繡降而復叛的教訓時說,自己的錯誤是因爲沒有扣押張繡的人質,從今以後,我不會再犯這種錯誤,也不會再因此失敗了。這說明,在以孝治天下的漢朝,對宗族的重視程度。可是,馬超卻是一個異類,他根本就不受這種約束。

在潼關之戰前,馬超的父母宗族都在許昌。可是馬超不理會家族的安危,執意起兵反抗曹操。這使得馬超的家族數百口都被曹操全部殺光。這讓馬超揹負了沉重的輿論壓力。當馬超自己獨立做主,依然是一個獨立的諸侯時,這種輿論只是對他人品的質疑。可是,當他走投無路的時候,這種輿論讓他安身無地。

馬超在投奔張魯的時候,張魯作爲一個地方割據的勢力,北有曹操,南有劉璋。因此張魯想要拉攏馬超,讓他爲自己效力。他封馬超爲都講祭酒,這是張魯的五斗米教的重要職位。而且張魯還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馬超,這引起了張魯手下的嫉妒。於是有人就向張魯進讒言,說馬超這個人連自己的親族都不愛惜,怎麼可能去愛惜他人。張魯聽後,就放棄了這個打算。這說明,馬超的這種特立獨行的性格,讓他遭到了主公的疑忌。

在馬超投奔劉備後,當然也讓劉備放心不下。劉備出身草莽,他的手下匯聚了各個層次的人員。對於關羽、張飛、趙雲和諸葛亮這樣的有着相同經歷、理想的人,他是十分信任的。可是,在他的手下,還有着一類人,讓劉備不能不用,可又不能重用。這類人的代表就是馬超和劉巴。

馬超和劉巴這類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才能出衆,又自高自傲,看不起劉備那些出身平民的手下。劉巴對於巴結他的張飛,根本愛答不理。諸葛亮勸說他的時候,劉巴還振振有詞,說什麼不跟兵卒交往。而馬超則在回答張飛的質問時則說,我家世代公侯,怎識得村野匹夫。劉備對於劉巴是氣得破口大罵,而他對於馬超也不會有什麼好印象。

劉備爲了利用劉巴和馬超的才能、資歷和聲望,不能不用他們。但是除此之外,劉備對他們也十分忌憚,知道他們對自己的態度,不敢放手重用他們。再加上馬超的性格,天性涼薄,沒有可制約他的辦法。劉備只得將他當作蜀漢政權的一塊金字招牌供奉起來。

馬超是三國時期的名將,爲何在劉備手下變得默默無聞? 第3張

三、讓人無處安置的馬超。

讓劉備感到棘手的另一件事,就是如何使用馬超的問題。馬超的能力出衆,又出身高貴。以他的地位和資歷,在劉備陣營中排名第一。這樣,在馬超眼中,能夠指揮他的人唯有劉備一人而已。劉備心中當然也知道這個情況,因此如何使用、安置馬超就成爲了一個讓劉備費盡思量的問題。

劉備對於馬超有兩個安排,一個就是跟隨自己,聽從自己的直接指揮。這是因爲按照《隆中對》的規劃,劉備在奪取益州後,要親自率領益州的兵力,北出秦川。這樣,在關隴一帶有着強大號召力的馬超,就成爲劉備手中的一張王牌。

在劉備稱帝時,他封馬超爲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這中間就包含了劉備的這種意圖。劉備在給馬超的策書中說道,因爲馬超在北方信義卓著,威武蓋世,因此讓他率領包括羌、氐少數民族在內的民衆,奪取雍涼。因此,馬超在投降劉備之後,一直被劉備留在身邊,準備在發動北伐時大顯身手。

劉備對馬超的另一個安排則是讓他到荊州,去配合關羽作戰。劉備在攻下成都後,讓馬超督臨沮。這個臨沮在荊州境內,離江陵二百里,是一個軍事要地。它四面環山,中有盆地,河流穿過其中。這個地方易守難攻,交通發達,物產豐富,還溝通荊州和蜀中的聯繫。關羽和曹軍曾經在此進行過多次爭奪。

讓馬超鎮守臨沮,也是劉備的一個高明的安排。像馬超這樣一個讓人難以放心的將領,即便是劉備親自指揮也有疑慮。如果劉備不發動北伐,馬超成天無所事事,他的才能就浪費了。如果劉備發動北伐,馬超一旦迴歸故土,劉備也難以保證他會在實力壯大後,依然對自己還忠心耿耿。

因此,將馬超安排在荊州的臨沮,就成爲劉備的一個高明的安排。馬超來到荊州,遠離故土。他面對的敵人是和他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曹軍。這樣,劉備就不會再防備馬超會有什麼異心。馬超在荊州作戰,也會幫關羽分擔壓力,實際上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但是,鎮守荊州的關羽並不這樣認爲。他在得知馬超投降後,馬上給諸葛亮去了一封信,詢問馬超的情況。諸葛亮自然知道關羽的心思,他回信說馬超只不過是英布、彭越一流的人物,只能和張飛一樣並駕齊驅,遠遠比不上關羽超逸絕倫。關羽十分高興地把這封信讓賓客傳閱。這樣一來,馬超要麼去荊州心甘情願地當關羽的手下,要麼就不去荊州。從歷史上看,馬超是選擇了後者。

這樣,馬超就只能留在蜀中,始終跟隨着劉備,等待北伐的機會。可是由於荊州之戰的失敗,《隆中對》遭到了破壞。劉備在登基後,決定對東吳發動進攻。馬超至死也沒有得到北伐的機會,只能在蜀中鬱鬱而終。

馬超是三國時期的名將,爲何在劉備手下變得默默無聞? 第4張

四、英年早逝的馬超。

馬超在去世的時候只有四十七歲,這對於一員叱吒風雲的勇將來說,有點去世的過早了。這與馬超所處的環境有關,身世的沉浮和壓抑的心情,讓馬超的身體狀況一直不佳,使得他英年早逝。

馬超對於自己宗族的死,其實是耿耿於懷的。他之所以不顧曹操的要挾,起兵反抗曹操,這個原因與戰國時的伍子胥是一樣的。如果聽從曹操的要挾,他和家族乖乖地聽從曹操的擺佈,連報仇的機會都不會有。但是這也使得馬超背上了天性涼薄,不顧親情的罵名。

馬超在很多地方,都顯露了自己對家族毀滅的悲傷。在張魯那裏的時候,馬超在過年時,他的親戚向他賀歲,馬超卻捶胸吐血,說闔家上百人都一天全部斃命,讓咱們兩個人有什麼祝賀的呢?

在馬超去世時,他向劉備上表,沒有談到其他的事情,只說自己的親族被曹操殺死殆盡,只有馬岱能夠繼承家業,請劉備予以照顧。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到,馬超對於自己的家族還是關心的,可是由於世事變化,他也無可奈何。

馬超在劉備那裏,雖然劉備對待他很優待,但是這種客氣並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任。當時的很多人都看出了其中的奧祕。彭羕在受到劉備處罰後,就去找馬超鼓動他謀反。馬超將彭羕的話報告給了劉備,使得彭羕死於非命。可是,馬超的這一舉動,並不能讓他獲得劉備的放心,反而連上門的人都沒有了。史書上說馬超“羈旅歸國,常懷畏懼”,這應該是馬超當時的真實寫照。

馬超還懷着一種願望,那就是參加劉備發起的北伐,打回自己的故鄉。可是由於各種變故,這種願望遙遙無期。直到劉備發起夷陵之戰,馬超的願望更是化成了泡影。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的環境中,再加上壯志難酬,使得馬超體弱多病,最終英年早逝。

結語:

馬超的一生有着輝煌,也有着悲哀。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有着他的性格原因,也有着客觀的原因。由於他不甘忍受曹操的欺壓,不顧宗族的安危,使得他遭受了輿論的攻擊。不愛親族,天性涼薄的帽子,跟隨了他一生。

在他投奔張魯和劉備的過程中,這種輿論的影響處處顯露出來。劉備雖然收留了馬超,可是對他始終不敢絕對信任。他利用馬超的名望、資歷,把他當作蜀漢政權的金字招牌。可是劉備卻不敢用他的過人的才幹,放手讓馬超征戰沙場。馬超在這種環境中過得十分壓抑,最終英年早逝,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