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除了關羽張飛這些親信外,爲何背叛劉備的部下也很多?

除了關羽張飛這些親信外,爲何背叛劉備的部下也很多?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以仁義著稱的劉備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時期的劉備以仁義著稱,他對手下十分愛護,擁有着一批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的親信。在劉備的一生中,經歷過多次挫敗,但是他的那些部下對他仍然不離不棄,最終創建了蜀漢江山。但是,除了這些親信外,背叛劉備的部下也很多。這種矛盾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大規模背叛劉備的現象。

劉備從起兵時起,就以禮賢下士聞名。他說話不多,喜怒不形於色,但是由於他對人誠懇的態度,得到了大家的擁戴。劉備因此糾集了一批骨幹,形成了自己的團體。在東漢末年的戰爭中逐漸脫穎而出,成爲割據一方的諸侯。

在劉備手下,有着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的猛將。劉備對他們推心置腹,寢則同牀,情同兄弟。劉備的部下對劉備也十分推崇,誓死追隨劉備。劉備很多次打了敗仗,部下被打散之後,只要得知劉備的下落,這些部下就會找到劉備那裏,重新爲劉備效力。

除了關羽張飛這些親信外,爲何背叛劉備的部下也很多?

最著名的事例就是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故事。在徐州之戰中,關羽被曹操所俘虜。曹操爲了收服關羽爲己用,對關羽廣施恩義。他的恩義讓關羽十分感動,但是依然動搖不了關羽對劉備的忠誠。在白馬之戰斬殺顏良後,關羽報了曹操的恩義,然後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回歸到了劉備的麾下。

但是與之產生鮮明對比的是,在劉備擁有大片土地之後,他的部下卻發生了大規模的背叛現象。這種背叛主要發生在東吳襲擊荊州,孟達叛逃上庸和夷陵之戰的時候。荊州的背叛讓關羽輕易丟失了荊州,走向了敗亡。

孟達的背叛讓劉備丟失了上庸,從此不能再威脅中原。夷陵之戰更是讓蜀漢失去了以黃權爲首的一整支軍隊。這裏面還不包括刺殺張飛的張達、範強等等。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劉備的部下改變初衷,紛紛背叛了劉備陣營呢?

二、劉備部下背叛的原因。

發生這些背叛的原因,主要是這些部下對劉備的忠誠度太低,在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們爲了活命,選擇了背叛。荊州遭受過兩次東吳的襲擊,在這些襲擊中,荊州的守軍大多選擇了不戰而降。這是因爲當時的荊州防禦薄弱,不堪一擊。

在湘水之爭的時候,關羽對東吳的襲擊沒有任何防備。這使得呂蒙的軍隊兵臨城下的時候,沒有任何防禦準備的荊州守軍都選擇了投降。只有零陵太守郝普死守城池不降,但是在呂蒙的誘騙計謀下,也最後投降了。

這一次湘水之爭,可以看出荊州上下對劉備的忠誠度。在整個荊州官吏中,沒有人願意爲劉備盡忠而死的。這種現象,在荊州之戰中顯露得更加明顯。在關羽率領主力發動襄樊之戰的時候,東吳的軍隊再次襲擊荊州。

在這一次襲擊中,東吳做到了兵不血刃奪取了荊州。留守荊州的主要將領糜芳是劉備的妻舅,傅士仁則是跟隨劉備多年的老部下。這些人根本就沒有抵抗東吳,而是選擇了投降。由於他們的投降,使得關羽退無所歸,大軍離散。

上庸的孟達背叛,則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孟達在關羽來信請援的時候,夥同劉封找藉口推脫了。此後他害怕劉備追究責任,就心懷異志。再加上劉封與孟達不和,對孟達進行欺凌,使得孟達找到藉口,離開劉備陣營,叛變到了曹魏一方。

除了關羽張飛這些親信外,爲何背叛劉備的部下也很多? 第2張

夷陵之戰中的最大一次背叛,是在戰役後期的黃權背叛。在東吳火燒連營之後,被派往江北的黃權所部,被東吳截斷了歸路。黃權不願意投降東吳,便向曹魏投降。這一次投降讓劉備損失了大批人才,有大批人員受到了曹丕的封賞,僅被封爲列侯的就有四十二人之多。

這些背叛現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劉備的忠誠度不高。這些背叛或者因爲身處絕境,或者因爲遭受內部的傾軋。但是這些人都沒有寄希望於劉備,根本沒有爲劉備效死的精神。因此他們纔會輕於去就,另尋出路。

三、背叛劉備的深層原因。

如果我們再深究一下,這些劉備的部下爲何突然對劉備失去了信任,拋棄了過去的忠誠?因爲這些人中,很多人對劉備都忠心耿耿。例如糜芳是劉備的親戚,傅士仁是劉備的老部下,孟達是第一批迎接劉備入川的人,黃權是甘爲劉備做先鋒的人。他們爲何都在生死關頭不選擇戰死,而選擇投降呢?

我們如果從時間上來看,就會發現這些大規模的背叛,都發生在一個重要事件的後面。這個事件就是劉備進位漢中王。在劉備進位漢中王后,爲何會讓他的陣營離心離德,發生了這麼多的背叛事件呢?

這是因爲劉備的這種做法,讓他失去了人心。我們縱觀三國時期,膽敢自立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自立爲皇帝的袁術,一個就是自立爲漢中王的劉備。前者很快就被大家合力消滅,後者則遭到一連串的失敗,一蹶不振。

這是因爲當時還存在着漢獻帝的朝廷,所以凡是自立的行爲都是違法的。劉備自立爲漢中王,是違反法理的,把自己放在了與漢獻帝朝廷對抗的位置上。對劉備這種舉動最爲敏感的是曹操,他當時就氣憤地表示要率軍討伐劉備。

除了關羽張飛這些親信外,爲何背叛劉備的部下也很多? 第3張

在劉備起兵之後,就一直以匡扶漢室,重建漢室江山爲政治口號。在這個口號下,劉備團結了一大批的志同道合的戰友,爲之奮鬥,百折不撓。雖然劉備的實力相對弱小,但是在大家團結一心的努力下,劉備逐漸打開了局面,佔有了荊益地區的根據地。

劉備在佔領漢中後,卻迫不及待地進位漢中王,讓大家猛然看清了劉備的真面目。劉備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與漢獻帝的朝廷爲敵,完全拋棄了自己的政治口號。這讓大家看到,劉備所謂的重整漢室江山,實質上是爲了創建自己的漢室江山。

在這一點上,劉備跟那些割據一方的諸侯沒有什麼兩樣。在當時,很多人都對劉備抱有希望,把重整漢室江山的希望寄託在劉備身上。可是劉備的這種做法,讓大家看清劉備的真面目後,便對他失去了信心。

更爲惡劣的是,劉備進位漢中王遭到了部下反對時,他還採取了過激的行爲,更是失去了民心。他的手下劉巴認爲劉備稱王過於操之過急,讓天下人認爲他心胸狹隘。當劉巴和雍茂去勸諫劉備後,劉備找了個理由殺了雍茂,毅然自立爲王了。

正是劉備自立爲王的行爲,讓那些部下失去了信心。他們在面臨生死考驗的時候,主動選擇了活路。因爲既然都是爲割據一方的諸侯效力,爲誰效力都一樣,何必去自尋死路呢?劉備主動丟棄匡扶漢室的政治旗幟,是他的部下大規模背叛的最主要的原因。

結語:

人必須要有信仰纔會勇往直前。在生死關頭,擁有堅定信仰的人才會視死如歸。劉備的部下在生死關頭大多選擇了苟且偷生,是因爲他們對劉備失去了信任,不再爲他去拼死效忠。這是因爲劉備自立爲王的行爲造成的。

劉備一直以漢室宗親的身份自居,他打着匡扶漢室,重整漢室江山的政治旗幟,團結部下征戰沙場。在他自立爲漢中王后,暴露出真實的面目,他也不過是爲了奪取江山而奮鬥的一方諸侯,那些旗幟只不過是他的藉口罷了。失去了政治方向的劉備部下,在生死關頭都選擇了背叛,離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