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孟嘗君先後擔任了三大強國的相國,死後爲何會斷子絕孫呢?

孟嘗君先後擔任了三大強國的相國,死後爲何會斷子絕孫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6.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田文,即孟嘗君。嬀姓田氏,名文,又稱文子、薛文、薛公。戰國時齊國大臣,與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並稱爲“戰國四公子”,他的父親是靖郭君田嬰子,祖父齊威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戰國中後期,孟嘗君風雲一時,先後擔任秦國、齊國和魏國的相國,甚至還串聯燕、韓、趙、魏、秦等五國共同進攻齊國。

讓人奇怪的是,如此一位風雲人物,死後卻斷子絕孫,這是爲什麼呢?

田嬰妻妾衆多,有四十多個兒子,孟嘗君從小並不得寵,甚至差點被扔掉,幸虧靠母親偷偷養大。田嬰擔任齊相二十年,家纏萬貫,受封薛地,被稱爲“薛君”。

長大後的田文憑着三寸不爛之舌打敗衆多兄弟,楞是讓父親封自己爲世子,繼承家財和封邑。

孟嘗君繼承薛公後,向天下招攬人才,非常捨得花錢,一時間名揚八方,門下食客有數千人之多。

其實,許多門客並沒有真實才能,甚至還有不少作奸犯科的人,不過孟嘗君家大業大,根本不在乎錢,只是圖個名聲。

史記》記載:嘗君舍業厚遇之,以故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

孟嘗君先後擔任了三大強國的相國,死後爲何會斷子絕孫呢?

當時,遠在西邊的秦昭襄王也知道孟嘗君的賢名,秦孝公有商鞅輔佐,秦惠文王有張儀輔佐,秦武王也有甘茂輔佐。

秦昭襄王想要超越先輩的功勳,自然也需要賢能之士的輔佐,而孟嘗君又是名傳天下的賢士,肯定不容放過。

所以,秦昭襄王讓弟弟涇陽君到齊國爲人質,換孟嘗君入秦,起初被門客蘇代勸阻。

數年後秦昭襄王再次邀請,並且送來許多充滿誠意的禮物,孟嘗君十分感動,雖然有蘇代的反對,但是在齊湣王的支持下進入了秦國。

《史記》記載:秦昭王聞其賢,乃先使涇陽君爲質於齊,以求見孟嘗君。

秦昭襄王以極其盛大的歡迎儀式爲孟嘗君洗塵,並當即任命爲秦相。當時孟嘗君意氣風發,正準備甩開膀子大幹一場,突然有人向秦昭襄王讒言,說孟嘗君做事總是“先齊後秦”。

秦昭襄王擋不住羣臣的勸諫,只得撤掉孟嘗君的相位,不想放虎歸山,但又捨不得殺,因此打算囚禁他。

孟嘗君感覺到大禍臨頭,幸好有隨行門客的幫助,得以順利逃出秦國,雞鳴狗盜的典故便出自於此,就這樣,孟嘗君結束了在秦國爲相的生涯。

孟嘗君回到齊國後,堂兄弟齊湣王因派他出使秦國而內疚,因此拜他爲相國以示彌補。

《史記》記載:齊湣王不自得,以其遣孟嘗君。孟嘗君至,則以爲齊相,任政。

但是孟嘗君卻公報私仇,他認爲秦國讓自己在天下人面前丟了面子,於是聯合韓國和魏國一同攻擊秦國。

但要想韓、魏兩國出兵,就得先幫他們擺平來自楚國的威脅,好在因爲向西周借兵之事失敗,導致計劃沒有成行。

孟嘗君爲齊相多年,日益驕橫,對齊湣王越來越不恭敬,加上政敵的流言蜚語,齊湣王也感受到孟嘗君對王位的威脅。

孟嘗君先後擔任了三大強國的相國,死後爲何會斷子絕孫呢? 第2張

不久,田甲發動叛亂,劫持了齊湣王,雖然後來被平定了,但是齊閔王一直懷疑孟嘗君有參與,因爲田甲和孟嘗君的關係不錯。

雖然有人在宮門前自刎,以表示孟嘗君對齊湣王的忠心,但是兩人的隔閡依然沒有消除。

在這種情況下,孟嘗君面對朝野上下巨大的壓力,不得不主動辭相,回到自己的封地,因而對齊湣王的怨恨更加強烈。

孟嘗君辭相後,逃亡齊國的秦國舊將呂禮被任命爲相國,此人與蘇代有仇,孟嘗君也參與其中,打算聯合秦國進攻齊國,以擴大薛地的面積。

最後,秦國魏冉派兵進攻齊國,藉口是要求齊國交出叛徒呂禮,齊湣王相當生氣,派呂禮出戰應敵,可是呂禮卻不戰而逃。

既然呂禮逃跑了,齊國和秦國就沒必要發生戰爭,雙方議和結好,並稱東西二帝。

不久,齊湣王在蘇秦的慫恿下滅掉了宋國,一時間心高氣傲,得知孟嘗君在薛地擴充兵馬,擔心他會反叛,便派兵討伐。

孟嘗君得到消息後逃到了魏國,被魏昭王任命爲相國,這是孟嘗君在第三個諸侯國當相國。

《史記》記載:後齊滑王滅宋,益驕,欲去孟嘗君。盂嘗君恐.乃如魏。

孟嘗君先後擔任了三大強國的相國,死後爲何會斷子絕孫呢? 第3張

擔任魏相期間,孟嘗君與蘇秦慫恿趙、韓、魏、秦四國聯合燕國,一同討伐齊國,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樂毅伐齊”。

這場戰爭,齊國近乎滅亡,好在燕國發生內訌,田單得以復國,但是齊國已淪爲三流弱國。

孟嘗君雖然得償所願,齊湣王並敗被殺,卻也鑄成了國恨,爲人所不齒,既然在魏國無法立身,也只能辭職回到封地。

剛到薛地,孟嘗君便宣佈與齊國劃清界限,使得薛地成爲齊國的國中之國,齊襄王是孟嘗君的侄子,剛剛復國不久,暫時也奈何不了孟嘗君。

公元前279年,當了五年“薛國”的孟嘗君病逝,可能因爲沒有指定繼承人,或是指定的繼承人沒得到齊襄王的認可,導致衆多兒子爲爭奪薛公之位相互殘殺。

見到此狀,齊襄王便聯合魏昭王一同發兵攻打“薛國”,瓜分了薛地,將孟嘗君的兒子們都殺了。

《史記》記載:文卒,諡爲孟嘗君。諸子爭立,而齊魏共滅薛。孟嘗絕嗣無後也。

從某種角度來說,孟嘗君已經沒有斷子絕孫,沒有傳承了,作爲齊國貴族,擔任過三大強國的相國,可謂風光一時,爲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或許歸功於他的性格缺陷。

孟嘗君先後擔任了三大強國的相國,死後爲何會斷子絕孫呢? 第4張

孟嘗君雖然名爲君,卻是小人心性,睚眥必報,爲泄一己之私憤,出賣國家利益。

孟嘗君有數千門客,但大多是重利寡義的雞鳴狗盜之輩,等到孟嘗君去世後便樹倒猢猻散;趙國百姓嘲笑他五短身材,貌不驚人,他便殺了整整一條街數百人;

爲了報仇秦國,不惜出賣齊國利益交好韓國和魏國;爲了報復齊湣王,發動五國伐齊,導致齊國差點滅亡。

戰國四公子,除了信陵君有情有義,其餘三人名不副實,特別是孟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