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唐朝時期四海臣服,爲何唐朝的威望如此高呢?

唐朝時期四海臣服,爲何唐朝的威望如此高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唐時期,朝野內外四海賓服。在領土疆域方面,更是在高宗李治時期達到了最大,令日本等東亞國家不得不心服口服。爲什麼唐朝時期,會有着如此巨大的威懾力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唐朝時期四海臣服,爲何唐朝的威望如此高呢?

在貞觀年間,對唐代提升強大的作戰能力的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那些將領了。他們大多自隋末亂世中成長起來,有的隋朝有的來自農民起義軍,有的來自隋朝或者其它敵對陣營,有的來自其它民族。但是,在李世民的領導下,他們都不由自主地成爲了大唐的守衛者。隨着歲月的流逝,他們也成爲了唐朝人心目中最值得尊敬的老將。

李靖,本名李藥師,是唐朝時期的愛情故事“紅拂夜奔”的男主角,由於小說與影視劇的過度渲染,很多人提到李靖想到的更多是紅拂,對於李靖的軍事成就相對來說知道的就不多了。事實上,李靖是一位響噹噹的猛將。李靖原本是隋朝的官員,後投奔唐朝,在唐朝屢建奇功。武德年間,李靖曾經派5000人就令蕭銑的水軍淹死數萬。後來,李靖在貞觀年間憑藉3000騎兵就擊潰了頡利可汗的人馬,直接滅亡了東突厥,爲維護唐朝的安全立下了不朽貢獻。

尉遲恭,又名尉遲敬德,原本是劉武周的偏將。劉武周死後,尉遲敬德成爲了大唐的將領,爲太宗李世民麾下的猛將。竇建德在板渚駐紮時,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親自帶着弓,讓尉遲敬德拿着長矛,兩個人一起進攻竇建德的大營,最終大破敵營。這個故事僅僅是尉遲敬德在討伐各路反王的成就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後來,憑藉着對李世民的忠誠和出色的作戰能力,尉遲敬德成爲了直到今天都十分受人敬愛的大唐將領。

除了這些出身中原的將領之外,太宗李世民還重用過許多少數民族將領,處羅可汗的二兒子阿史那社爾就是這些少數民族將領中的一個。作爲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並不喜歡違規爲自己謀利,征討高昌時其他將領都偷偷爲自己藏了戰利品,只有阿史那社爾沒有那麼做。在征討龜茲的時候,阿史那社爾抓住並殺死了焉耆的國君薛婆阿那支,還沒真的動刀兵,就嚇得龜茲的將領棄城而逃。

在唐朝初年璀璨的將星中,李靖、尉遲敬德和阿史那社爾只是其中的三顆罷了。作爲我國著名的帝王將領,唐太宗李世民麾下還有許多優秀的猛將,他們用自己的一生譜寫了唐朝猛將如雲的圖畫。然而,在他們死後,唐朝的作戰能力逐漸下降,到了天寶年間,長安將領竟然無法抵抗安祿山的叛軍,大多死於敵手。唐朝的戰鬥力下降這麼多,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很難有新人將領脫穎而出。爲什麼唐朝很難有出色的新人將領呢?

首先,唐朝特殊的作戰環境使得擁有先進作戰經驗的老將在去世之後,無法及時培養將領。唐朝在太宗與高宗統治時期,幾乎連年要與突厥、吐蕃等政權作戰,有時候還要征討日本、高麗等其它國家。在這樣的頻繁作戰的環境下,老將自身都很難保證,更無暇培養新人。連年的戰爭,會使得許多年輕人在作戰中去世,老將本身的機能也會受到磨損。

唐太宗圖畫凌煙閣時,許多老將不是因病去世就是年歲已高。大唐名將秦瓊就是因爲經常在作戰中受傷,落下病根而不治身亡。秦瓊曾經親口說過,“我從小就在戎馬之間長大,一生經歷了兩百多場戰爭,好幾次受了重傷,出的血都能流好幾斛。如此辛苦,怎能不病?”從秦瓊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許多老將身上一定都有舊傷,身體也並不那麼硬朗。他們去世之後,朝廷一時之間來不及培養新人將領,自然會出現唐朝整體作戰能力下降的情況。

其次,唐朝時期雖然也有武舉制度,但是由於門閥制度的存在,許多新人將領還是很難有嶄露頭角的機會。

以薛仁貴的經歷爲例,薛仁貴祖上是名將薛安都,然而到了薛仁貴這一代,薛家已經敗落爲農。薛仁貴入伍時,也曾經立過戰功,然而因爲出身問題,依然上位艱難。太宗征討高麗的時候,薛仁貴曾經身穿白衣,手握長戟,打得高麗的士兵潰散而逃。雖然得到了唐太宗的誇獎,但是薛仁貴也只是得到了右領軍郎將的職位,還是隻能在原來作戰的地方繼續做小將。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老將們大多也是關隴門閥出身,他們雖然也是維護大唐的先鋒,讚賞作戰有功的平民將領。但是在維護自身利益上,還是更喜歡培養門閥出身的青年。

另外,唐朝時期雖然有武舉,但是贅婿等不太被重視的階層家的孩子連參加科舉的資格都會被剝奪。更糟糕的是,唐朝時期的政治鬥爭還很嚴重,捲入政治鬥爭的將領不是被殺就是受到前途或者名譽上的打擊,一些原本有作戰天賦的人才會淪爲寺人,就此在深宮蹉跎。唐朝時期,名將蘇定方因爲被來俊臣記恨,戰績被挪到了其它將領身上。有一定作戰能力的高力士僅僅因爲出身,就被閹割入宮,就此成爲了太監,只能在少數的機會下展示自己的才能。

唐朝時期四海臣服,爲何唐朝的威望如此高呢? 第2張

除此之外,唐朝的軍法也非常嚴格。還是以薛仁貴爲例,與吐蕃作戰時候僅僅因爲要援助的郭待封慘敗,薛仁貴本人就要因爲作戰失敗而承擔責任,被革職爲平民。也就是說,在唐代,即使因爲一場戰爭而成功晉升,也會因爲另一場戰爭失敗而被降職爲民。如此嚴格的軍法也使得唐朝很難培養出新人將領。

最後,唐朝的軍事制度的變革和皇帝個人的腐化,使得唐朝的整體作戰能力都下降了不少。唐朝初年,實行的是府兵制度,這種制度下兵農是合一的,農民本身經常接受軍事訓練,放下鋤頭就是一個鐵骨錚錚的士兵。然而,到了玄宗晚期,唐朝的軍隊制度逐漸變成了募兵制。如此一來,軍隊裏確實是可以招募流氓等沒身份的人當兵了,看起來倒是一視同仁,但是真的作起戰來卻並不是如此。

一來這些流氓匪徒出身的士兵軍事訓練的次數不足,也很難有心懷天下的理念。二來將領們長期管理同一支軍隊,容易使得將領和士兵們拉幫結派,形成軍閥,這些軍閥們往往會安排自己人掌握軍隊最高職位。一個沒什麼作戰能力卻可以享受腐化生活的將領掌握軍隊,自然很難服衆,真正願意從軍的人也會減少。

玄宗時期,還出現過皇帝不聽青紅皁白就殺死將領的事情。例如將領高仙芝就是因爲被邊令誠誣陷才死於非命。自己一心維護的大唐皇帝完全憑個人想法殺人,使得本就飽受募兵制度打擊的將士們十分心寒,隨着唐朝的衰亡,越來越多的行伍新人連從軍的意願都很低了,更是不願真心成爲唐朝的將領。

不過,唐朝由盛轉衰之後並不是沒有出現過力挽狂瀾的將領,郭子儀和李光弼就是玄宗時代之後依然被後人尊敬的將領。常言道,亂世出英雄,儘管在軍事制度等方面的壓制下,新人將領很難脫穎而出。但是,在亂世的風雨中,還是有出色的將領嶄露頭角,爲大唐奉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