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毛文龍犯了什麼最?袁崇煥爲什麼要殺了他呢?

毛文龍犯了什麼最?袁崇煥爲什麼要殺了他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崇煥本來是一文官,由於關心國事,後投筆從戎,單身匹馬闖關外,取得戰果無數。在崇禎二年十二月,袁崇煥卻被捕入獄,最後被處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毛文龍犯了什麼最?袁崇煥爲什麼要殺了他呢?

這一忠君愛國,英勇抗敵的大英雄,崇禎爲何要殺他呢,而且還處以此極刑,長期以來衆說紛紜。

爲什麼我稱爲袁崇煥式悲劇,因爲袁崇煥的悲劇最爲典型,也最爲悽慘。歷史書上,沒有交代岳飛是怎麼死的,只說就義於杭州風波亭,但想來不會是凌遲。而且岳飛的死除了朝廷,民間都是很同情的,都是知道他的忠,他的冤枉,但袁崇煥卻要等到被凌遲後100多年由自己的對手來給自己平反。想來是何等的悲哀。

不管怎麼樣,我們發現,袁崇煥式的悲劇,從古到今都不乏其例,所以,我很想仔細的挖掘挖掘袁崇煥的悲劇。我前面說過,我是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了這一悲劇的發生,並希望能對現代有所警示,不要再蹈前轍,讓英雄含恨。

公元一六一七年,也就是明朝萬曆皇帝45年,滿清的奴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發兵攻明。次年攻佔遼東重鎮撫順。明兵大敗,總兵官張承蔭戰死,萬餘兵將全軍覆沒,舉朝震駭。萬曆四十七年,又爆發了具有決定性的薩爾滸戰役,結果明朝軍隊又是大敗,在以後的日子裏,明朝與滿人又打了好幾場大仗,明軍每戰皆敗而且是全軍覆沒的敗。

遼東的局面已經到了幾乎無法收拾的地步,整個明朝朝廷都找不到可以挽回危局的人。因爲明朝的制度是文官指揮軍隊,而文官只會做八股文章,對於打仗是一竅不通的。由這些只會寫八股文章的(也許還會做詩)文人,來帶領軍隊衝鋒陷陣,豈有不敗之理。

既然文官帶不得兵,爲什麼還要讓他帶呢,因爲皇帝害怕武將造反。這就是明朝的制度,這也是爲什麼明朝軍隊沒有戰鬥力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就在遼東的局面難以收拾的時候一個廣東東莞人毅然的站了出來,用自己無以復加的勇氣,來承擔起遼東這一危局。這個人就是袁崇煥。

袁崇煥也是個文人,而且是中了進士的高級文人,但他是文人當中的異數,因爲他不但作的好八股,而且還很能打仗。這麼一個既能打仗,又能作八股的文人,真是明朝皇帝的運氣。

關於袁崇煥的履歷,在金庸的文章裏是這樣交代的“袁崇煥,廣東東莞人,祖上原籍廣西梧州藤縣。生於哪一年無法查考。他爲人慷慨,富於膽略,喜歡和人談論軍事,遇到年老退伍的軍官士卒,總是向他們請問邊疆上的軍事情況,在年輕時候就有志於去辦理邊疆事務,他少年時便以“豪士””自許,喜歡旅行。”並交代,他是萬曆47年的進士,也就是薩爾滸戰役爆發那年的進士。

袁崇煥考了幾次進士才考中,可見他也不算是什麼文采出衆,而且是個文人,想來也沒什麼好武藝。但是,他有一顆異與常人的肝膽,就是憑着這幅肝膽,所以後來在獨守孤城,面對數十倍於己的強敵時能夠坦然自若。

袁崇煥第一次對敵,遇到的就是努爾哈赤——一箇中國曆史上繼成吉思汗後最偉大的軍事天才。而且當時雙方的力量對比也很懸殊,袁崇煥僅孤城一座,兵將萬餘。

而努爾哈赤是精兵13萬,號稱20萬,當時有滿人不過萬,過萬便無敵的說法,努爾哈赤確是13萬。以身經百戰,對初次帶兵;以精兵13萬,對弱旅萬餘,戰役的結果似乎應該毫無懸念。

然而,結果很是意外,至少努爾哈赤很是意外,自己此前百戰百勝,所向披靡爲什麼一座孤城,一介書生卻奈何不得。歷史也將記住這座孤城,因爲它成就了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這座孤城就是寧遠即現在的遼寧興城,在錦州與山海關之間。

努爾哈赤攻寧遠不克,傷亡慘重,自己也身受重傷,不得不放棄,半年多以後含恨死去。

袁崇煥卻因爲寧遠一戰,一舉成名。在戰鬥當中,袁崇煥把文人儒雅的一面表現的淋漓盡至。當強敵薄城時,他卻與朝鮮使者安坐城樓對弈;當朝鮮使者驚惶失措時,他卻只是淡淡的說了句:“賊來了”。

但是,他畢竟不單單是文人,當情勢危急時,他也放下文人的架子,親冒失雨,受傷也不稍退。寧遠城曾一度險些告破,城內百姓無不抱怨說:“袁崇煥爲了自己,害死滿城百姓”,但當強敵退後,同是這些抱怨的城內百姓,扶老攜幼,至袁崇煥門前感激流涕。

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前一後,羣衆態度的變化,當然我們不能怪百姓的不識大體,因爲你不能要求人人都有那麼高的覺悟。螻蟻尚且偷生呢。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民意有時候也是盲目的,這種盲目有時候會變得很嚇人,很難以理解。

努爾哈赤死了,袁崇煥的對手換成了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同樣是一個厲害的角色。但是他跟他父親一樣也沒能突破寧遠這一防線,於是他選擇了避開,繞道從蒙古經大漠,克遵化,直趨北京城。

這時候,明朝在北京城裏的皇帝是朱由檢,也就是崇幀皇帝。滿洲人打到北京城來了,這位年輕的皇帝嚇得手足無措,即命袁崇煥赴援。袁崇煥知道事關重大,不敢怠慢,派手下趙率教狙擊清兵,(趙率教後來戰死)自己也帶了9000人急急忙忙奔向北京城。誰會料到,他奔向的卻是無盡的深淵。

毛文龍犯了什麼最?袁崇煥爲什麼要殺了他呢? 第2張

北京城下,鋪天蓋地的滿洲人,殺生震天。城內是拼死抵抗的明朝戰士,和惶惶然的明朝皇帝以及他的大臣。其實,早前袁崇煥就曾上書,提醒注意,滿洲人可能繞道進攻北京,可是奏摺上去,竟如石沉大海。

正在北京城危在旦夕的時候,滿洲人進攻的部隊當中突然響起了:“袁崇煥來了,煥崇煥來了……”的呼聲,結果滿洲人頓時潰敗,北京城暫時保住了,可見當時滿人對袁崇煥的敬畏。

其實,當時袁崇煥手裏不過9000人,滿人卻是近20萬,實力相差懸殊,只是袁崇煥的品牌效應,頓時讓滿人失去了戰鬥的意志。

皇太極過不了袁崇煥這一關,頓生一計,這一計便是反間計。翻看中國的歷史,我們發現反間計經常被使用,而且手段並不是很高明,奇怪的是不甚高明的反間計卻屢屢能夠得逞。

同樣,皇太極用的反間計也不高明,至於怎麼個不高明法,《袁崇煥評傳》裏分析的很詳細,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我就不多說。

總之,結果就是,崇幀皇帝中了皇太極不甚高明的反間計,把袁崇煥抓了起來。而且北京城裏謠言開始流傳,說滿洲人能長驅直入是袁崇煥引來要逼迫皇帝求和的。大家都罵袁崇煥漢奸。

袁崇煥被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承諾五年平遼,結果金兵卻攻到北京城下。

承諾五年平遼,這是什麼意思?原來崇禎元年七月,袁崇煥入京言事,崇禎與他談及收復遼東方略時,袁崇煥誇下海口稱:“方略都已經寫在我的奏疏中。爲臣既然得到陛下的特別關照,希望還能得到便宜行事的權力。(這樣一來)只需五年,我就能恢復整個遼東。”崇禎聽後欣喜地說:“如果能恢復遼東,朕絕不吝惜封侯級別的賞賜。你努力解救天下人的倒懸之苦,也是在爲你的子孫謀福。”

話講到這裏,崇禎暫退內室小憩。給事中許譽卿趁機詢問袁崇煥“五年平遼”的具體計劃,袁崇煥回答說:“皇上焦慮勞苦,我只是安慰他罷了。”許譽卿提醒道:“今上英明,怎麼能用輕慢的態度迴應?來日真的按期問責,你打算怎麼辦?”袁崇煥也自知“五年平遼”有些託大,怎奈覆水難收。爲了更容易實現目標,他在崇禎小憩後再次奏請道:“遼東事務本來就不易處理。陛下既然委任給臣,臣不敢推辭。但五年之內,戶部轉軍餉,工部給器械,吏部用人才,兵部調兵將,必須事事配合我,如此纔可以成功。”崇禎急於收復遼東,對這些要求全部應允。

做爲一心想中興大明,收復後金佔領的遼東大片土地的崇禎,給予了袁崇煥很大的權力、財力、兵力支持,但是結果遼東寸土未復,皇太極卻率領後金後殺到了北京城下,差點端了大明王朝的老窩,崇禎又驚又嚇又氣又恨,他覺得被袁崇煥忽悠了,欺君之罪可不小啊,殺。

二、資寇以糧

明天啓和崇禎年間,中國北方三十年天災,百姓啃樹皮,吃草根,甚至出現人吃人慘劇,明政府停止了對多個友邦的糧食資助。崇禎二年,袁崇煥兩次上書請求開馬市,以糧資助格爾沁部,遭到崇禎的拒絕,並且警告他說:“西夷市買貨物,明是接應東夷,藉寇資盜,豈容聽許?” “西夷通奴,譏防緊要。奏內各夷市買布帛於東,明是接應,何以制奴?着該督撫嚴行禁止。” 袁崇煥認爲如果不開馬市,不賣糧給格爾沁部,格爾沁部要是與後金合作,並且做爲嚮導,引領後金攻打大明就麻煩了。

天真的袁崇煥向崇禎保證開了馬市,賣糧給格爾沁部,格爾沁“斷不敢誘奴入犯薊遼”。並且在高臺堡開始與格爾沁部進行交易。在袁崇煥開市賣糧于格爾沁部的同時,格爾沁束步地部與後金也開始了糧食交易,有人將此事彙報給袁崇煥,袁崇煥卻不相信。

在多次下詔禁止開市後,袁崇煥仍抗旨行事。於是崇禎皇帝最後告訴袁崇煥。如果高臺開市,造成“藉寇資盜”的後果,袁崇煥必須負相關責任。 袁崇煥一邊開市交易,一邊向崇禎解釋,誰知道最後嚴重後果不期而至,格爾沁部最終還是投靠皇太極,並且作爲嚮導,帶領皇太極圍困北京城,同時廣寧也出現了糧竭的局面。

崇禎的擔心的事還是出現了,他認爲袁崇煥三番五次對於自己的政令與警告抗旨不遵,“以糧資寇”,爲蒙古人和後金人提供了很大幫助,並且他保證的格爾沁“斷不敢誘奴入犯薊遼”,最終未能避免,造成自己差一點城毀國亡,那麼他就要承擔由此造成的責任。

三、妄殺毛文龍

毛文龍被袁崇煥假借崇禎的名義斬殺,在未出現嚴重後果前,崇禎因爲還要重用袁崇煥,也只能捏着鼻子不出聲,只是一但出現危機,這個妄殺的帽子,就直接扣在袁崇煥頭上了。

其實毛文龍確實有被殺的理由,但是袁崇煥擅自做主就越權了,畢竟毛是大將,這件案子上他有三點失誤,一是殺的時候不對,二是殺之前未與崇禎通氣,三就是殺了毛文龍後,再無與毛相當的將領統率東江之兵,於是後金無後顧之憂,放棄從寧遠入關,繞道蒙古從大安口進入直逼京師。

四、薊門防務空虛,導致後金長驅直入

袁崇煥的主要兵力一直在寧遠一帶,因爲後金的主要進攻方向也一真的在這裏。

天啓七年(1627年)林丹汗西遷,召城大戰後薊門外的蒙古部落朵顏束不的部投降後金。崇禎元年(1628年)九月明朝曾作過一次努力拉攏朵顏三十六家但失敗了。此時,薊門外就顯得形勢就緊張起來了,於是朝中許多大臣都提出薊門防務緊要,必須切實加強。

原來薊門是有四五萬兵力的,後來袁崇煥提出“汰兵減額”淘汰老弱兵員,精簡了部分兵力,接着修建錦州城的時候又調走了一萬人到遼東關外,這樣薊門防守就薄弱了。如果在修建錦州城之後,袁崇煥能立即調遣兵力增防薊門,也不會給後金有機會乘虛而入。但是袁崇煥可能判斷錯誤,一直以爲後金不會從薊門入關,就象他一直以爲開馬市後格爾沁“斷不敢誘奴入犯薊遼”一樣,誰知道他自以爲是,可敵人偏偏就從那裏攻入關內,並且沒多少阻擋地長驅直入。前方固若金湯,後方防守空虛,給敵以有機可乘,這個責任必須要有人承擔。

五、私自和後金議和

袁崇煥在努爾哈赤死後派人去後金弔孝,對此,後金國內一片譁然,但是皇太極考慮到當時自己內部政局動盪不穩,與袁崇煥的戰鬥未取得勝利,自己國內經濟狀況惡化,所以主動得出議和,議和書中指責雙方的鬥爭主要原因是在大明,並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遭到袁崇煥的拒絕。後來皇太極再次提出議和要求,這次袁崇煥未拒絕,而是與之虛與委蛇,拖延時間,趁機修建錦州城。誰知道,這也是皇太極的緩兵之計,他也趁袁崇煥猶豫之時出兵朝鮮,迫使朝鮮與之簽訂同盟合約,由此獲得了很多糧食供給,也解決了內部政局動盪混亂問題,並且藉機繞道內蒙襲擊大安口,從大安口突破長驅直入突襲京師。崇禎是要求袁崇煥主動出擊與後金對戰的,但是袁崇煥一直沒有主動攻擊,這讓疑心病頗爲嚴重的崇禎產生了懷疑,加上崇禎在議和上態度不明朗,而袁崇煥卻很積極,這讓崇禎以爲袁崇煥私自議和別有用心。

六、皇太極從大安口進入,袁崇煥未進行阻擋和戰鬥

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極由遵化附近入塞。次日,山海關得警趙率教馳援遵化,但由於海關的兵力並不多,趙率教只帶領了三五千人趕赴遵化。

十一月初二至袁大人才從寧遠趕到前屯營,得報後金已經在圍攻遵化了。十一月初四,袁大人率兵到山海關,此時趙率教戰死於三屯營。十一月初五,袁崇煥率軍入薊,十一月初六,袁大人到了永平,此時遵化已於十一月初三陷落,由袁大人之“汰兵方略”裁撤下來的汰兵打開城門,巡撫王元雅死。袁大人於榛子鎮接到崇禎聖旨,得調度指揮各鎮援兵之權。

十一月初九,袁大人到了薊州順天府。十一月初十,袁大人上疏崇禎,曰:“入薊州稍息士馬,細偵形勢,嚴備撥哨,力爲奮截,必不令敵越薊西”。(《明實錄》十一月丙申)其中這個“必不令敵越薊西”是袁大人繼“五年平遼”、“斷不敢誘奴入犯薊遼”後又一經典……

袁大人上疏後便開始部署薊州防禦。此時,薊遼總督劉策和各路兵馬彙集薊州。十一月初九,劉策率軍援守薊州,尤世威而防通州薊州兩地之間。但袁大人卻將兵力分散佈防於薊西各地,他令劉策回守密雲,命尤世威回防昌平。

朝野對袁崇煥戰守佈置非議甚多,孫承宗更指出集中兵力緊守薊州三河一線爲要務,否則敵人越薊州三河則可直撲北京。事實證明,由於保定兵和昌平兵的遠去,薊州防備兵力嚴重不足,連起碼的偵防也做不到,結果皇太極輕易越過薊州直趨北京,袁大人直到十一月初十四才發覺方提兵追趕,被朝庭寄與厚望的薊西防線竟不經一戰便完全失效,這不能不讓崇禎懷疑袁崇煥如此擺兵佈陣的動機,是故意放皇太極長驅直入圍攻京師嗎?你袁崇煥上疏“必不令敵越薊西”,但是卻讓敵從其他地方輕易通過,什麼意思啊?

七、袁崇煥被捕下獄,遼東兵不聽朝廷指揮,只聽袁崇煥一人

在後金大兵壓城之時,在袁崇煥在城外奮力殺退後金精兵之時,崇禎將袁崇煥叫進宮,在宮中將其逮捕下獄,並放出話,說袁崇煥通敵謀反被捕,餘者不問。祖大壽驚怒之下,帶兵回錦州,路上碰到援錦的主力,聽說抓了袁督師,也都憤而返。

此時,北京城四周勤王軍也不在少數,可是,全都不敢進城,又沒有總指揮,反而被後金大破數陣,損傷數萬,崇禎大驚,他派人到監獄,讓袁崇煥寫信,召回祖大壽。祖大壽接到袁崇煥的信並不願回來勤王,但是在其母親的勸說下起兵回到北京將後金兵趕走。

這讓崇禎很害怕很憤怒,遼東兵成了你袁崇煥私人的兵了嗎,你的部下連皇帝的指定都不聽了,是你授意的嗎,不然他們哪有那個膽子,你想擁兵自重嗎,這還了得。你平時人在寧遠,我叫不動你,現在你已經身陷囹圄,還敢和我較勁,那我還能放你出來嗎,如果放你出來,那還不放虎歸山。

毛文龍犯了什麼最?袁崇煥爲什麼要殺了他呢? 第3張

八、閹黨與東林黨人鬥爭的犧牲品

明朝後期,閹黨與東林黨人的鬥爭可謂相當激烈。以魏忠賢爲代表的閹黨把持朝政的時候對東林黨人進行過很多迫害,後來崇禎登基,將閹黨清掃一空,包括魏忠賢,魏忠賢后來死在流放的路上,這次鬥爭是東林黨人取得重大勝利,因爲魏忠賢的案子就是東林黨人錢龍錫審理的,閹黨對錢龍錫恨之入骨。但是很快閹黨死灰復燃,重新得勢,又開始反攻東林黨人,這一次袁崇煥下獄,閹黨抓住這個機會,當然不會放過。雖然袁崇煥不是東林黨人,但他與錢龍錫關係很好,打壓袁崇煥也是打壓東林黨人的勢力。由於閹黨的攻訐,崇禎認爲袁崇煥與錢龍錫結黨營私,迫害政敵,特別是殺害毛文龍,對袁崇煥的意見就更大了。在閹黨的努力下,也在崇禎對袁崇煥日積月累的意見、疑心、猜忌、憤怒、驚嚇之下,閹黨判了袁崇煥“滅三族”,後來有人說情,才“減刑”爲“千刀萬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