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曹操敗走華容道並沒有遇到關羽,他是怎麼逃走的?

曹操敗走華容道並沒有遇到關羽,他是怎麼逃走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失蹤之後關羽曾經暫投曹操麾下,在這期間曹操對待關羽是非常的好,而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大敗,帶着人直往華容道逃跑。然而我們都知道的是,逃跑路上,曹操遇到了三次追擊,最後一次還是關羽放了一條生路。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其實歷史上曹操敗走華容道並沒有遇到關羽。那麼真實的情況又是怎樣的?

曹操敗走華容道並沒有遇到關羽,他是怎麼逃走的?

最早在八路諸侯起兵時,曹操親眼見到關羽斬殺華雄,就對關羽高看一眼。後來曹操帶兵圍攻下邳,關羽爲保劉備的妻小,歸降曹操。

曹操待關羽,是真心籠絡,送他衣裳、金銀器皿、美女、還有難得一見的赤兔馬。關羽皆恭敬的收下,只有在收到是赤兔馬的時候,對曹操下拜,曹操問其原因,關羽說是因爲馬快,若得知劉備的消息,可以即刻趕到他身邊。曹操聽後愕然而悔。

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時,一心想去投劉備,於是想辭了曹操,曹操避而不見,關羽掛印而去。曹操知道後,趕來和關羽道別,另贈一件錦袍。關羽一路遇曹將阻擋,過五關斬六將,又是曹操派張遼而來,讓夏侯惇放過關羽。

曹操待關羽,是情真意重,他愛惜關羽人材武藝,想留他在身邊大用,怎奈關羽心中只有大哥劉備,曹操的一片真心,付水東流。

赤壁之戰是劉備和孫權兩番勢力聯手攻打曹操的一場好戲,也是歷史上以少取勝的經典戰爭。曹操帶着幾十萬大軍南下,原本以爲可以穩贏的曹操卻被劉孫放火燒的只能走華容道逃跑,敢問此時曹丞相的心理陰影有多大!逃跑的路上也是百般不容易,剛好遇上了大風大雨,那些泥土路爛的根本走不過去,曹操不得已只能讓老兵殘兵先去鋪路。

如果說遇到的只是這些環境問題那倒還好解決,麻煩的就是曹操在途中笑了三次,每次笑還都能遇到一個來追擊他的人。我怎麼才發現曹操的笑原來這麼強大,還能召喚出敵方大將來!曹操第一次哈哈大笑,把趙雲給笑來了,還好被徐晃、張郃扛住了。第二次大笑,張飛來了,這次是張遼、徐晃抵擋住了張飛。曹操經歷兩次追擊都沒什麼事,於是又得意地哈哈大笑起來,沒想到這次笑來了關羽。曹操麾下謀士“程昱”一看是“關羽”擋路,就建議曹操去求個情,說丞相有恩於彼,能否看在昔日之情放他們一馬,於是曹操就去求情了。

曹操先是提馬欠身以禮相問侯:將軍別來無恙乎!關羽也欠身答:關某奉軍師之令等候丞相多時了。於是曹操就求上了,操曰:曹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爲重。關羽就說:昔日關某雖蒙丞相厚恩,然已“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以奉報矣,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

曹操敗走華容道並沒有遇到關羽,他是怎麼逃走的? 第2張

關羽的意思就是告訴曹操,昔日的恩在解白馬之圍已經報了,不能因私廢公。曹操一聽急了,就提起了過五關斬六將,還有赤兔馬。當然曹操不是直接提的赤兔馬,而是以《春秋》信義和“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故事暗喻,關羽一聽,趕緊就耷拉下腦袋給曹操讓出了一條路。

那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故事裏說了什麼內容了?說的是“鄭國子濯孺子”侵衛,被衛國“庾公之斯”追擊,庾公之斯善射箭,庾公之斯的箭術是伊公之他教的,伊公之他的箭術正是子濯孺子教的,子濯孺子雖沒親授庾公之斯箭術,但也算間接授予,也算對庾公之斯有間接授業之恩,所以,庾公之斯追到子濯孺子,問爲何不拿弓,子濯說他病了,拿不了弓,庾公就說不忍以您傳授的箭術來傷害您,但國君交付的事不敢不辦,於是就把箭頭折斷射了四箭就走了。

要知道關羽騎走了曹送的赤兔馬是最害怕被提及的,而曹操的暗喻故事就是在提醒關羽,你最好不要騎着我送你的馬來追殺我,這樣即保住了麪皮,也算你報了恩,不然就讓大夥知道知道你是忘恩負義的人,關羽當然知道“吃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就的爲人家辦事。放一馬也算報恩了。

赤壁這一戰,曹操輸的很狼狽,最後只能沿着華容道逃回江陵。但是根據瞭解,曹操當年在華容道並沒有遇到關羽,而且也只大笑了一次。

讓我們再次回到曹操頂着大風大雨逃跑的那一天,還是那條被雨水沖刷的爛泥土路,曹操還是下命讓老弱殘兵割草鋪路。但不一樣的是,曹操在即將走出華容道的時候才哈哈大笑,笑話劉備永遠都比自己慢半拍,要是他提前讓人放火燒華容道,那曹軍就一個也逃不回去了。雖然剛笑完,劉軍就趕來放火,但是曹操一行人也早已走遠了。而在這條逃亡的路上,曹操也沒遇上關羽的追擊,更別說遇上趙雲和張飛。所以,曹操敗走華容道後並不是被關羽放了一條生路,而是自己逃走的。

其實,真實歷史上,曹操與關羽之間,只有曹操擒關羽以歸,並予以厚待,關羽斬顏良回報,曹操放任關羽離開,兩人之間並無其他恩怨。也就是說,真實的關羽本就忠義雙全,真實的曹操也寬容大度。可是經過羅貫中老先生這樣藝術化的處理之後,關羽的忠與義則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更加令人敬服。而他爲此虛構的幾個片段,也都成爲了人人耳熟能詳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