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那麼小的衛國,爲什麼能出商鞅、吳起等諸多人才?

那麼小的衛國,爲什麼能出商鞅、吳起等諸多人才?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5.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500年左右,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極爲特殊的時代。古希臘的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在西方思想界閃耀着智慧的光芒;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用佛法感化衆生;瑪雅文明的奴隸制經濟發展,建立起輝煌的奴隸制國家。

而在中國,這時候正處在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出現,封建農業經濟開始發展,軍事上諸侯爭霸,思想上百家爭鳴,涌現出了至聖先師孔子,道家始祖老子,兵聖孫武,還有墨子、孟子、荀子等一系列說出名字都讓人振聾發聵的傑出人物。

這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中國正在由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原有的社會制度已經不再適合新的社會形態,正是這新舊交替的時代,各個思想流派都在嘗試着用新的思想和新的制度來適應時代的發展。

三大改革家,同出衛國

同樣的,時代要變革,社會要發展,就必定要進行改革,除了這些思想和軍事領域上的巨星們,在政治制度方面,也出現了很多的改革家,幫助各諸侯國探尋新時代下的新制度。李悝變法、吳起變法、商鞅變法等等,但我們在翻看這改革家的經歷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共同點——衛國。

吳起和商鞅都是土生土長的衛國人,而李悝雖然是魏國人,確是出生在衛國,因爲當時弱小的衛國被魏國所征服,所以很多魏人在衛國的往來也比較多,一些衛國人在入仕之時也會前往魏國。所以李悝即使不是衛國國籍,也和衛國有着莫大的淵源。

但衛國既不是春秋五霸,也不是戰國七雄,在各國之間的地位也是長期處於附屬國的境況。但就是這樣一個軍事經濟都十分弱小的國家,卻同時出現了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三個改革家。除此之外,衛國還有孔門十哲之一的儒商鼻祖的子貢,四大刺客之一的荊軻,秦始皇的相父、首富呂不韋。

如此看來,衛國就是憑藉如今濮陽附近的一小片彈丸之地,培養出來了諸多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大人物出來,說“天下英才,半數出於衛國”也毫不爲過,衛國究竟是有何是你麼特殊之處,能夠成爲春秋戰國時期的張洪要人才培養基地的呢?

衛國起源

衛國是周王朝分封比較早的一個諸侯國,是武王伐紂之後的第一批諸侯國。只不過這個衛國和後來的衛國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最開始周武王將自己的三弟管叔鮮分封到了衛國(伯邑考老大,姬發老二,管叔鮮老三),來監管旁邊的商朝遺民武庚及其部衆的。

那麼小的衛國,爲什麼能出商鞅、吳起等諸多人才?

這時候的商朝雖然滅亡了,但是商朝遺民的實力還是相當強大的,爲了安撫商朝遺民的情緒,再加上當時“亡國不絕祀”的傳統,周武王就讓商紂王的兒子作爲周朝的一個分封國留在朝歌城繼續供奉商王的宗廟,只是爵位從王變成了公爵,天下共主從商人變成了周人而已。

但是周武王早死,周成王幼年即位,分封到衛國的管叔鮮也不知道是擔心周公旦篡權還是自己想篡權,帶着自己的兩個弟弟就借用武庚的名號造起反來。結果“三監之亂”被周公旦平息,管叔鮮和武庚都被誅殺,衛國也就不能被管叔鮮的家族來繼承了。

於是周公旦就將老九康叔封分封到了衛國,不僅全盤接管原來衛國的地盤,還將原來商王朝的朝歌城以及王畿之地劃分給衛國掌管。至於商朝遺民,周公旦擔心勢力過大,將來會再生禍事,就將這幫商朝遺民一分爲二,一部分還是留在原地,一部分遷往南邊的宋國,歸一直對周朝忠心耿耿的商朝遺老微子啓和微仲衍管轄。

所以,康叔封纔算是衛國的第一任國君。周公旦擔心康叔封管理不好這商朝遺民人口基數偌大的衛國,還專門精心製作《康誥》、《酒誥》和《梓材》等文章,悉心教導康叔封治國之道,還告誡他一定要善待商朝遺民,尊重商朝遺留下來的風俗文化。在治理國事遇到困難的時候,康叔封也都虛心向商朝的遺老、貴族求教。

所以衛國雖然是一個姬姓諸侯國,在內裏上有很多制度文化都是原來發展幾百年的商朝文化精髓。雖然說是尊重舊國的風土人情和文化,但對於一些“陳規陋習”,康叔封還是予以取締的,比如活人殉葬、同姓結婚等上古母系社會遺留下來的文化風俗。

就這樣,原來中原腹地的一顆定時炸彈就在康叔封的治理之下安定了下來,衛國人民雖然不能稱霸於諸侯,成爲一個強大的國家,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也算是安居樂業,傳承先代文化了。

文明衝突,思想碰撞

在這個新的世界裏,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險的衝突不是社會階級之間的、富人和窮人之間的、或其他以經濟來劃分的集團之間的衝突,而是屬於不同文化實體的人民之間的衝突。——亨廷頓《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國學者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這本書裏認爲,兩個不同文化的碰撞與衝突是今後世界的主題,而意識形態的衝突反而是其次的。商周之間的文化交替也是一種文化的衝突。

周人最早是來自於陝北和關中平原西部的遊牧、農耕混合的一個族羣,文化也深受遊牧文明影響,和已經在中原地區發展了幾百年的殷商文化相差很多。商人重鬼神、祖先,巫蠱文化十分濃厚,殷禮也相對更加繁瑣。而周人的周禮就相對簡化了很多,在信仰方面也只是“敬天保民”,側重點也從鬼神轉換成了人。

那麼小的衛國,爲什麼能出商鞅、吳起等諸多人才? 第2張

就文化底蘊方面,殷商文化要比周文化要深厚很多,但在我們看來也是有着很多“陳規陋習”,周人的周禮雖然也有着一部分的進步意義,但早期的周文化在藝術成就和技術積累都比商文化要差很多,所以我們不能比較說哪個文化更先進,只能說這是兩個相近文化之間的融合和碰撞。

交流產生新思想、新文化,如果一直是一脈單傳,反而會陷入盲目自大的陷阱,故步自封。其他諸侯國在周朝貴族階級的統治之下,很多都直接移風易俗,接受了周人簡化過後的周禮。而我們的衛國以及宋國則由於殷商舊部過多,殷商文化在這兩個國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留,新舊兩個文化之間的碰撞也就來得更爲猛烈一些。

所以在思想之上,衛國的兩種思想相互交融,相比於其他國家,思維也更加活躍,衛國既有殷商一脈相承的思想文化,又有周人新的宗教立法制度,兩個不同的文化在一個國家之內共處,難免會引發一些小矛盾,需要衛國人去面對,去解決這些問題。

所以衛國從一建國開始,就有着思變的意識,再加上作爲商朝的王畿之地,文化底蘊何其雄厚。其他國家要麼是剛剛被教化,要麼是文化制度不夠完善,在思想和文化上起步就落後於衛國,只能是後期慢慢追趕了。

一腔抱負,無處施展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衛國有着培育人才的文化和思想基礎,但是歷史上的這些改革家和名人們雖然在衛國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培育,最後卻都是在其他諸侯國發光發熱,少有爲國爭光的。也就是說,衛國只有培育人才的土壤,卻沒有讓這些人才一展抱負的機會,這又是爲什麼呢?

首先就是衛國的地理位置,衛國地處華北平原,一馬平川,除了一條黃河,毫無山川之險。一兩次戰爭可能還會憑藉某個人的軍事實力暫時抵擋,但一旦軍事實力稍有衰弱或是有着什麼偶然性因素髮生,衛國就存在着亡國的危險。軍事容錯率太低,導致了衛國在歷史上多次亡國。

雖然在亡國之後的衛國在其他諸侯國的幫助下又恢復了國土,但憂患意識也深深埋藏在了每一個衛國人的心中,也加劇了他們心中變革的想法。但衛國是一個平原國家,山林野澤很少,能被開墾的荒地早就被舊貴族們開墾的七七八八了。

所以後來即使是井田制荒廢掉,能留給新興地主階層和農民階層的土地也不是很多了,大部分土地還是掌控在舊貴族的手中。再加上衛國的禮法制度又保存得十分完好,新興的地主階層想要上升,參與政治,幾乎是不可能的。

結語:

所以不論是庶出沒落貴族的商鞅,還是家有鉅富卻是平民身份的吳起,都不能躋身衛國政壇,更不用說施展抱負了,轉而去其他國家實現人生價值。培養了大量人才卻不能給這些人實現人生價值的沃土,所以衛國人才會在全國各地發光發熱,譜寫着時代浪潮中的變法圖強的偉大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