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李茂貞是唐末的軍閥,爲何他不敢稱帝呢?

李茂貞是唐末的軍閥,爲何他不敢稱帝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茂貞是唐末至五代時期最奇葩的軍閥,他最初在博野軍中擔任低級軍官,黃巢起義給了他崛起的機會。稱霸一方後封自己的妻子爲皇后,自己也“假天子之制”,然而他卻依然稱王,而不敢稱帝。

李茂貞是唐末的軍閥,爲何他不敢稱帝呢?

少年偶遇蛟龍池

最初的他只不過是個兵長,扎兵駐守在鳳翔一帶,作爲兵流子實在活的瀟灑快活。雖不是高官,但有小樂。時來運轉般,當時唐僖宗因叛亂來到鳳翔避難,李茂貞作爲小小的長官,成爲皇帝身邊一名光榮的近衛軍官。沒有功勞也有不少苦勞,加上天天在皇帝身前轉悠,唐僖宗對他印象極好。叛亂平定之後,提拔他爲鳳翔,隴西節度使,並賜名李茂貞,和皇帝成爲了一家人。皇帝賜本家姓名,在當時真的是無比榮耀的事。

公元890年,又封李茂貞爲隴西郡王。而走到這步,李茂貞才花了5年,速度之快不說乘火箭,高鐵速度綽綽有餘。俗話說:飽暖思淫慾。李茂貞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他開始不聽朝廷指揮,我行我素,還大肆給自己封官加爵。逼得皇帝皇帝不得不騰出手來敲打敲打他。派兵鎮壓是慣常使用的招數,不過朝廷吃了幾個敗仗,明白李茂貞不是好收拾的主。屢戰屢敗的戰績最後讓皇帝不得不把宰相賜死以平息李茂貞的怒火。話說宰相真的是關鍵時刻拿來宰賣的。

自此,老李頭嚐到了甜頭。隨後囂張跋扈直接升級把皇帝“綁架”到自己地盤上的份上,給張白條讓簽字畫押給自己加官進爵。不過這鬧得有點過了,明面上各路節度使之類的都還受着中央統轄,老李頭人微低少,先後兩次分別都被強勢鎮壓。打了敗仗了,但爲鞏固人心,李茂貞決定就去部下家裏大吃一通,然後結結實實睡了個大覺。據說這是爲了安撫手下的無奈之舉。李茂貞:“我吃喝玩樂可都是帶着任務出門的,你們放心,跟着我有肉吃。”就是這樣無大才卻有小勇的人給歷史繪上嬉笑的一筆。

化蛟不成改投蛇

兩次失敗對他打擊不小,自此他開始收斂羽翼。當朝廷忌憚他什麼時候會再次出擊時,歷史總是這樣出人意料。作爲大忠之臣的李茂貞的灰色頭像開始跳動,他開始老實起來,本分地耕種他的一畝三分地。而朝廷的反應呢?居然是息事寧人。也難怪,當時起火的不止李茂貞這一處。不僅如此,做了這麼多出格的事,揭過這茬大家就還是好朋友。但李茂貞不僅沒獲罪,還被加封爲歧王。因爲此時唐王朝有另一個人物需要盯梢—朱溫,以至忽略了李茂貞這條小蛀蟲。

此種情況,李茂貞在自己的封地裏活得相當滋潤,也不知道他有沒有擔心過自己會被人陰下馬來。唐王朝對待李茂貞的做法給了其他藩王一個極其重要的信號,而也是這個信號,開啓了接下來的亂世五代。唐朝已經不再是兇猛的老虎,它連自大的兔子都無法處理,還有什麼可怕的?

衆人皆醉我獨醒?

907年,朱溫廢掉唐朝皇帝,自稱後梁天子,唐朝滅亡。而李茂貞面對改朝換代是怎麼做的?按道理,這些年他的低調行事,本應該接着渾水摸魚,臣服後梁就好了,或者自己起兵造反。然而,他繼續沿用唐朝的年號,直至後梁被滅也沒有改變。說到這其中有什麼陰謀?我覺得應該是他單純地想這麼做而已。

當不承認後梁的其他藩鎮王都先後稱帝,李茂貞還是做着他的歧王,繼續做自己的土皇帝。在這期間,雖沒皇帝之名,卻做着皇帝該乾的事,給自己的老婆封皇后,稱自己的住所爲皇宮。皇帝有什麼,他也照樣來一套。進行着各式各樣的口嗨行動,但,就是不稱帝!不過就不臣服後梁,依舊堅稱唐國號這點確實令人敬佩。

以至於後來李存勖滅掉後梁,重又恢復大唐時,對於這個“舊朝老臣”還加封爲秦王,與開國皇帝李世民封號相同,可想而知對他還是心存不少敬佩的。於是,一個忠貞愛國的李茂貞就此在歷史畫上了自己輕描淡寫的一筆。改封不久,李茂貞便病死,時年六十九歲,諡號忠敬。在這亂世中得到善終,實在難得。

李茂貞佔據地利優勢,爲什麼還是打不過朱溫?

境界不高——沒有雄心成不了大業

史籍記載,李茂貞極盛之時,有地二十州、擁兵三十餘萬,儼然是當時北方除朱溫和李克用外最有實力的軍閥。而且,其距離唐都長安最近,如果謀劃得當,效魏武帝之故事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不是難事。但是,李茂貞在擊敗了唐昭宗派來的討伐軍後,並未乘勝入長安,控制天子,只是逼迫昭宗賜死宰相杜讓能,便班師而回了。

後來,李茂貞與昭宗再起衝突。他率軍攻破長安,卻對逃跑的昭宗不理不睬,使得昭宗被韓建保護起來,讓他再次失去了控制朝局的好機會。所以說,李茂貞儘管實力雄厚,但或許在他心中,當個獨霸一方的土皇帝就夠了,再進一步則沒有必要。也正是因爲這種思想作祟,使得他在面對朱溫與李克用樑晉相爭、自己可獲漁翁之利這一大好機會時竟毫無作爲。

境界決定出路,沒有稱雄天下之心的李茂貞,在亂世之中惟安於現狀、守成自保而已。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朱溫在機會面前從不猶豫。比如在昭宗爭奪戰中,得到宰相崔胤的矯詔後,他馬上率軍七萬開進關中。當時,朱溫集團雖是天下第一強藩,但攻打天下第三強藩的李茂貞,其過程也是很艱苦的。

就像曹操在官渡一樣,朱溫也一度想要撤兵。但他明白,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讓李茂貞緩過氣來,再想奪回昭宗就將難上加難。所以他咬牙堅持,最終迫使李茂貞求和。得到唐昭宗這個“金字招牌”,無疑是朱溫一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也奠定了他日後篡唐的基礎。

腹背受敵——缺乏安全後方很致命

秦滅六國、漢破西楚,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作爲其大後方的巴蜀一直保持了穩定,這不僅使秦漢集團在發動東征時沒有後顧之憂,更爲前線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力和錢糧補給。可以說,巴蜀的穩定,是秦漢統一大業中極爲關鍵的一塊拼圖。反觀李茂貞,則始終沒處理好與蜀地割據勢力——王建集團的關係。

起初,李茂貞意識到爲穩固自己轄區南部地區的統治,勢必要對興起於西川的王建集團進行打壓,這說明其還是有戰略眼光的。他以南下救援東川爲契機,命令部隊進佔劍南東川大部,不可避免地與王建爲爭奪地盤產生衝突。但是,在與王建的戰爭中,李茂貞總是三心二意,即不做全面動員,也沒有調遣重兵,對戰事總抱着一種打到哪兒算哪兒的態度。或許因爲他的統治重心在關中,他個人又急於干政,所以屢敗於王建,對劍南道染指的時間也較短。後來,王建興兵北伐,李茂貞也不積極應對,最後竟然連秦嶺以北的秦、成、階、鳳四州都丟了。

我們看《三國演義》,孔明六出祁山,雖然每次出兵路線略有不同,但歸根到底都是率軍翻越秦嶺進攻曹魏。但秦嶺地勢險峻,古時候運輸手段又不發達,這就導致軍需糧草供應困難。打仗拼的是後勤,所謂外行看戰術,內行談後勤。後勤不利,終使孔明六次北伐無功而返。現在,前蜀在秦嶺以北卻有了一大塊地盤,這無異於大大提高了蜀軍的作戰能力,也給李茂貞的身後安置了一顆“定時炸彈”。

反觀朱溫,雖然他和曹操一樣,起家時處於河南這個四戰之地。可他卻堅定不移地爲鞏固後方不斷努力,拼盡全力消滅了秦宗權集團,又平定了鄆州朱瑄、兗州朱瑾等勢力,這就爲其日後西征李茂貞消除了後顧之憂。兩下相比,二人孰優孰劣可以說一目瞭然。

李茂貞是唐末的軍閥,爲何他不敢稱帝呢? 第2張

慈不掌兵——戰鬥力強不強最關鍵

據史籍記載,李茂貞性格寬厚,不喜嚴刑峻法而好柔道治民,所以其轄區內百姓都安居樂業,這在唐末五代諸勢力中確實不多見,在亂世中很是難得。曾經有人誣告其部將符昭謀反,李茂貞聞訊後,親往符昭家宴飲。吃飽了就屏退左右隨從,在符昭家踏踏實實地睡了一晚纔回去,以生命去賭符昭不會謀反,令符昭感動地淚流滿面。官兵們發生了打鬥事件,李茂貞讓打輸的去打贏的家裏吃一頓,大家和和氣氣地在酒桌上就把樑子給化解了。而且,李茂貞尤善事母,母親去世之時,他嚎啕大哭,差點丟了性命。

所謂將爲兵之膽,兵乃將之威,強將手下無弱兵,就是這個道理。而李茂貞這種性格,使他很難帶出兇悍善戰的部隊來,這是他遠遠不及朱溫的地方。大家知道,朱溫爲人兇狠毒辣,殺人時從不手軟。因此,這種性格使得朱溫治軍時也很是嚴酷。比如他規定,交戰時如果一隊的隊長戰死,這一隊的士兵戰後全部處斬,稱之爲“跋隊斬”。

可能有人會問,這麼搞,那些沒了長官的士兵不會逃亡嗎,這不大大降低了軍隊人數嗎?莫急,朱溫早就想好了對策:所有人在臉上刺字,每次打仗必在後方派出重兵督戰,看見刺字的人開小差,立即捆了,就地正法,殺逃兵一人,等同於斬敵首一枚,可同樣領賞。

如此一來,你不死於陣前就死於軍法,打起仗來誰敢不玩命?靠着這種毫無人性的冷血手段,朱溫從參加黃巢起義開始,逐漸鍛造了一支不怕死的精銳班底。後來又經過與秦宗權集團的血戰,其部隊戰鬥力在一次次硬碰硬中被磨礪地越來越強,還涌現出了李讜、葛從周、霍存、張歸霸、李思安、王彥章等名將。

反觀李茂貞這邊,即便是對五代歷史比較瞭解的人們,也幾乎說不出他手下有哪些名將。戰爭年代暴力之上,作爲一個軍閥,軍隊的戰鬥力不行,那還混什麼?李茂貞在與朱溫交鋒時,每戰輒敗,閉門不敢出。同時,興元又被王建攻佔,實力大不如前。史書記載,“茂貞疆土危蹙,不遂僣竊之志”。之後十幾年裏,李茂貞又屢爲朱溫、李克用和王建所敗。到後梁末年,李茂貞手裏只剩下了七個州,其勢力徹底萎靡不振。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或許正是因爲李茂貞這個對手實在難入自己法眼,所以朱溫在拿下了李的老巢鳳翔後並沒有難爲他,甚至連他官職和爵位也予以保留,這也讓李茂貞得以善終。有意思的是,後來李茂貞不僅沒有感謝朱溫的不殺之恩,反而在朱溫稱帝后堅持用唐朝年號,還聯絡李克用共討後梁。

或許正是因如此,在《舊五代史》中,李茂貞進了“世襲傳”,而不是“僭僞傳”,可見薛居正對李茂貞的評價較好。值得一提的是,李茂貞從天覆元年至天祐十六年的20多年裏,修寺宇、建法舍、鑄銅爐、修佛塔,對法門寺進行了曠日持久地修復,使法門寺恢復了皇家寺院的繁榮,這倒是唐代以來絕無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