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秦朝建立後面臨着哪些問題?王綰提出了哪些建議?

秦朝建立後面臨着哪些問題?王綰提出了哪些建議?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王綰,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王綰這個人物,很多人可能並不是很熟悉,之前熱播的《大秦賦》中,王綰也是多次出現,而且可以說是李斯來到秦國之後遇到的一個“貴人”,幫了他不少忙。而歷史上的王綰,史書上對他的記載並不多,生卒年都沒有記載,只知道他與李斯在秦朝建立之後,在一些制度上面存在很大的爭議,而嬴政最終選擇了李斯的建議,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其實王綰的建議卻要更好一些。

秦朝建立後面臨着哪些問題?王綰提出了哪些建議?

1、秦朝建立後要解決的問題

很多人印象中秦朝建立之後,丞相應該是李斯,怎麼會是王綰呢?低調的王綰實際是一個實力派,關於他的記載他的文獻並不多。他當丞相的時候,李斯是廷尉,廷尉是主管詔獄和修訂律令之人。

秦兵合六國,一統天下,這是幾百年未有之大事,接下去就是考慮怎麼管理這麼大的地盤。

首先解決稱號和服裝、禮儀等文化認同方面。王綰與李斯、馮劫等人一起上書希望秦始皇能用“泰皇”的稱號。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爲‘泰皇’。命爲‘制’,令爲‘詔’,天子自稱曰‘朕’。——《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覺得自己比三王五帝更牛,他就對王綰等人說,他不稱“泰皇”,他要稱“皇帝”,而且他是第一個皇帝,稱爲始皇帝。

接着解決服裝的問題。看劇的朋友會發現秦國的服裝都是黑色的,爲什麼大家喜歡穿黑色呢?連秦始皇的衣服也是如此。這個是有講究的。秦始皇認爲秦爲什麼能得到天下,是因爲秦是水德,周是火德,水克火,纔得到天下。水德有什麼特點呢?更名河曰德水,以爲水德之始。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

一切都決於法。黑色符合這一種氣質。所以秦以黑色爲尊,數字以六爲尊。

數以六爲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爲步,乘六馬。當然還有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等等方面的統一。這一些並沒有太大的爭議,因爲統一也是爲了方面統治。

秦朝建立後面臨着哪些問題?王綰提出了哪些建議? 第2張

2、接着解決怎麼管理天下的模式

這是一個大問題,秦始皇只有管理秦國的經驗,而秦國事實上是被商鞅換過血的秦國,而不是原來的秦國。商鞅重新鑄造了秦國。

當時變法那幾年是很痛苦的,商鞅用的方法也很鐵血。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城。其後民莫敢議令。——《史記·商君列傳》換句話說秦國用秦法管理秦民,這一點秦人是經過一個痛苦的過程才認同和適應的。

統一六國之後,秦朝要管理的不止是秦地,還是其他六國之地,將秦法推廣到六國,這些六國遺民適應嗎?百分百不適應。不適應怎麼辦?也用商鞅這種鐵血方式嗎?

秦始皇的確採用這種方式,但是面積太大,人數太多,這方法並不好,六國百姓心中只有恨。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爲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一開始也考慮到這個困難,所以用統一的管理方式,還是差異化的管理方式呢?秦朝展開過一次大討論。主要分二派。一派是以丞相王綰爲首的。一派是以廷尉李斯爲代表。

王綰提出的觀點是: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爲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這個類似一朝二制,離秦地近的用秦的管理方式,遠的由王子負責管理,實際上就是郡縣制與分封制混合。

李斯的觀點是: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衆,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周朝是前車之鑑,李斯的觀點就是單純的郡縣制,不能再重蹈周朝的覆轍。秦始皇將自己命名爲始皇,他看到的是萬世之大秦。如果分封之後的確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所以他覺得李斯說的有道理,不能將這個後患留給大秦。

秦朝建立後面臨着哪些問題?王綰提出了哪些建議? 第3張

3、王綰的辦法纔是最好的

李斯的說法是對的,但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王綰的纔是最務實的。爲什麼這麼說?

第一秦朝的管理系統是很落後的,信息反饋很落後。一旦有什麼事情發生,郡守肯定無法自己決定,需要上報朝廷,等朝廷反饋纔可以動手。很多急事早就錯過最佳的黃金處理時間。

雖然秦始皇修了很多從咸陽出發的馳道,提升反饋速度,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哪怕到了唐、明時期還是採用混合制度,比如唐朝的大都護府和上都護府制度,明朝的土司制度等等。

第二、六國對秦沒有認同感,需要機動權。六國的百姓對秦朝沒有認同感和好感,他們只是屈服於秦之武力。當六國舉兵,百姓紛紛應之,這就是明證。沒有認同感就代表着會生事,那就需要讓郡守擁有極大的權力,便宜行事。事實上郡守沒有這麼大的權力,但是藩王有這樣大的權力。

第三、沒了護衛力量。當秦之外的六國起兵,甚至到子嬰投降劉邦之時,只見六國起兵反抗,卻從沒有見到秦國被滅秦人起兵反抗。《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爲秦王。

秦人這種反應讓人瞠目結舌,都亡國了不想着報仇還擔心劉邦不能在秦地稱王。這是什麼邏輯?可見秦在認同感和凝聚力方面的教化做的何等之差。如果有公子分封在各地,就算是秦二世胡作非爲,當六國起兵,他們肯定會起勤王之兵,或割地自守,未必就會贏,但起碼不會敗的這麼快。

比如呂后已經奪得劉氏江山,最後爲什麼無法根本替換呢?因爲劉氏在外封王很多,他們就是劉氏的穩定力量。如果秦朝有亂,自然有秦始皇的子孫起兵護衛,而不是出現無人復國的現象。

有些人會反對,那七王之亂是怎麼形成的呢?這的確是分封制的問題,但這是沒有辦法之事。因爲老百姓形成共同的認知需要時間。分封然後再慢慢削藩是一條必由之路,這是大一統的起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治大國如烹小鮮,治國之策需要的是最符合實際的,而不是找到一條好的措施就可以解決問題,太過超前往往會出大問題。王莽改制失敗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些人又會反問,爲什麼到東漢、曹魏時期就不需要這些呢?因爲經過西漢之後,大家已經達到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實現融合,那就是認同一個天下,不再是將自己定位爲六國之子民。郡縣制的確是大趨勢,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秦始皇一統天下時王綰的混合制纔是最符合實際的。

劉邦平定天下之後繼續用混合制才慢慢讓老百姓形成對漢王朝的認知。當然漢景帝的削藩,漢武帝的推恩令這些都是必經過程。如果秦始皇的步子沒有邁的這麼快,採用王綰之策,相信秦不會這麼快滅亡。全部郡縣制之後,遇到一個昏庸的皇帝再加上完全不認同大秦的子民,這無疑是一場大災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