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其主要的特點又有哪些?

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其主要的特點又有哪些?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駢文是一種文體,起源於漢末,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其賦作即爲源自駢文的律賦。唐代公文亦爲駢文,即四六體。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首遭一挫;韓、柳去世之後,影響又起,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稱“三十六體”。入宋之後,在歐陽修等人率領之下,古文運動掀起第二輪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駢文自此漸衰。

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其主要的特點又有哪些?

駢文形式

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爲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中國的散文從漢代到六朝,出現了“‘文’、‘筆’”之辯。據劉勰《文心雕龍˙總述》引錄顏延之觀點稱:筆之爲體,言之爲文也;經典則言而非筆,傳記則筆而非言。其以爲:“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爲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可見發生於宋齊時期的文筆之辯着眼點在於有韻與否。

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其主要的特點又有哪些? 第2張

文體的發展

魏晉以來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儷文。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爲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被稱爲駢體。在聲韻上,則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由於駢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內容的表達往住受到束縛,但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而南北朝時期,亦不乏內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賦》,他一方面描寫了自己身世之悲,一方面則譴責了樑朝君臣的昏庸,表達對故國懷念之情。唐以後。駢文的形式日趨完善,出現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駢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稱駢文爲四六文。直至清末,駢文仍十分流行。

駢文的分裂

文筆分裂後,駢文就成爲和散文相對舉的一種文體。駢文盛行於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運動以後,稍告衰落。在元明兩代成爲絕響。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以清末王闓運爲最後一個作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