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作爲國俗的冰嬉活動,清代的《養吉齋叢錄》有何記載?

作爲國俗的冰嬉活動,清代的《養吉齋叢錄》有何記載?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國俗的冰嬉活動,內容十分豐富。開始表演的第一個項目叫“搶等”,即現代所謂的速度滑冰。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清人吳振棫所撰《養吉齋叢錄》卷十四記載:“去上御之冰牀二三裏外,樹大纛,衆兵鹹列,駕既御冰牀,鳴一炮,樹纛處亦鳴一炮應之,於是衆兵馳而至御前,侍衛立冰上,‘搶等’者馳近御坐,則牽而止之。至有先後,分頭等二等,賞各有差。”有的皇帝高興時還寫詩抒興,如清宣宗觀一次冰嬉後作詩云:“爆竹如雷殷,池冰如砥平。”又云:“堅冰太液境中邊,翠輦行時竹爆喧。”

作爲國俗的冰嬉活動,清代的《養吉齋叢錄》有何記載?

第二個項目是“搶球”。《養吉齋叢錄》卷十四曰:“搶球,即所謂冰上手球遊戲。左右隊,左衣紅,右即衣黃,既成列,御前侍衛以一皮球猛踢之至中隊,衆兵爭搶,得球者復擲,則復搶焉。有此已得球,而彼複雜之者,或墜冰上,復躍起數丈又遙接之。”此項目比賽激烈,對抗性強,頗似現代的冰球比賽。

第三個項目是“轉龍射球”,即冰上射箭活動。“走隊時,按八旗之色,以一人執小旗前導,二人執弓矢隨於後。凡執旗者一二百人,執弓矢者倍之,盤旋曲折行冰上,遠望之婉蜒如龍。將近御座處設旌門,上懸一球,曰‘天球’,下置一球,曰‘地球’。轉龍之隊疾趨至,一射天球,一射地球,中者賞。復折而出,由原路盤曲而歸其隊。其最後執旗者一幼童,若以爲龍尾也。”

(《養吉齋叢錄》卷十四)這種冰嬉活動場面宏大,內容豐富,清高宗作賦雲:“珠球一擲,虎旅紛來。思摘月兮廣寒之窟,齊趨星兮白榆之街。未拂地兮上起,忽從空兮下回。突神龍之變化……”[《清六朝御製詩文集·高宗(乾隆)·樂善堂詩文全集·冰嬉賦》]乾隆、道光二位皇帝曾經邀請皇太后一起臨場觀賽,此二朝也特別重視“冰嬉之制”。

此外,尚有花樣滑冰。乾隆時,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噶隆,曾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來京。他的藏文名著《朵仁班智達傳》中記載了當時北京清皇宮內舉行的一次滑冰表演的情況。根據他記載的藏文翻譯成漢文是這樣的:“皇上(乾隆)清早去觀看跑冰。滑冰場位於白傘寺北面一大湖上。湖面冰平如鏡。到了湖邊,聖上改乘一輛大轎輦,由人力緩緩牽引。行至湖心,忽呼四面爆竹齊鳴。隨着響聲,但見身着彩服,頭飾花冠的百多人飛一般地滑行到皇上跟前跪拜行禮。彼等各個腰掛弓箭,鞋底安有形似火鐮的刃片。不遠處懸掛着花束。他們在冰上時而像閃電瞬間即逝,時而如魚嬉水,躍上潛下,同時拉滿強弓瞄準高懸的花束依次射去。每當射中,花束中自然響起一串鞭炮聲,令人驚歎不已。”

作爲國俗的冰嬉活動,清代的《養吉齋叢錄》有何記載? 第2張

這種場景,在乾隆初年張爲邦和姚文翰合畫的《紫光閣賜宴圖》中有充分的展現。畫面上呈現的花樣滑冰動作有金雞獨立、哪吒鬧海、雙飛燕、千斤墜、大蠍子等等。除此之外,還有雜技滑冰,以及緣竿、盤槓、飛叉、耍刀、使棒、弄幡等等。

關於滑冰的形式,當時校閱八旗滑冰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官尚子”八式,即初手式、小幌蕩式、大幌蕩式、扁彎子式、大彎子式、大外刃式、跑冰式、背手跑冰式。另一種是在滑冰的同時還要表演各種花樣和雜技。這種滑冰形式又稱“走冰”。在這兩種形式的滑冰中,第一種“官尚子”八式是具有競技性的活動。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滑擦”條說:“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鐵齒,流行冰上,如星馳電掣,爭先奪標取勝,名曰溜冰。”其中“爭先奪標取勝”一句,說明了它激烈的競爭性。

冰上蹴鞠、高臺滑冰也曾是當時冰嬉的項目。據《帝京歲時紀勝》中“蹴鞠”條記載,冰上蹴鞠就如同今天的冰球運動。所不同的是參賽雙方隊員手不持球杆,用手用腳都可觸球。球是皮做的、充氣,雙方以將球搶得爲勝。東巖居士在《帝京歲時紀勝補箋》裏指出:“冰上蹴鞠,皇帝亦觀之,蓋尚武也。武備院備侍衛護軍人員皆須習此,文人無習此者。”高臺滑冰,當時也稱“打滑撻”。“先汲水澆地使冰,遂成冰山,高三四丈,瑩滑無比。乃使勇健兵著帶毛豬皮履,其滑更甚,自其顛挺立而下,以到地不僕者爲勝。”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