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漢武帝劉徹爲什麼將漢匈之戰是九世之仇?背後有什麼故事?

漢武帝劉徹爲什麼將漢匈之戰是九世之仇?背後有什麼故事?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3.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漢武帝,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公元前101年,匈奴攻入定襄、雲中,殺死漢朝百姓數千人,漢武帝大怒,準備再一次北伐匈奴,乃下詔曰:“高皇帝遺朕平城之憂,高後時單于書絕悖逆。昔齊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因此,漢武帝將漢匈之戰看成復九世之仇。

作爲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打下了一個民族的尊嚴,但從劉邦到劉徹,漢朝只傳承了七代,中間五位皇帝是劉盈、劉恭、劉弘、劉恆、劉啓,爲何在漢匈之戰中,劉徹卻宣稱與匈奴是九世之仇?在九世之仇的背後,又有什麼鮮爲人知的歷史?

漢武帝劉徹爲什麼將漢匈之戰是九世之仇?背後有什麼故事?

所謂九世之仇,出自《公羊傳·莊公四年》:“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春秋時期,齊襄公繼位第三年,就出兵攻打紀國。紀國求救於魯國,魯桓公出面調停,紀國危機得到緩解。但第二年,齊襄公殺死魯桓公和鄭君子亹,紀國失去魯、鄭保護。又一年,齊襄公撕毀盟約再次伐紀,連下三城,驅其民而佔其地。又兩年,紀國分裂,甘做齊國附庸。又一年,齊襄公派兵攻破紀國都城,紀國滅亡。

齊襄公滅紀,固然與春秋形勢有關,但春秋還有一個特色,即必須“師出有名”。齊、紀兩國沒有紛爭,爲何齊襄公以什麼理由一直對紀國窮追不捨呢?

原來,在180年前,齊哀公在位時,紀國國君看到齊哀公對周夷王不尊重,於是向周夷王進言:“齊哀公對你不尊重,你應該把他殺了,以警告其他諸侯王。”於是,周夷王就把齊哀公殘忍地給烹殺了,史稱“哀公烹乎周”。

於是,齊襄王以此爲理由,打着爲九世祖報仇名義,不惜得罪魯、鄭兩個強國,也要滅了紀國。《公羊傳》記載“襄公將復讎乎紀,卜之曰:‘師喪分焉。寡人死之,不爲不吉也。’ 遠祖者幾世乎?九世矣。九世猶可以復讎乎?雖百世可也”,意思是齊哀公到齊襄公已有九世,這樣的仇還能報復嗎?即便百世都可以報。

漢武帝劉徹爲什麼將漢匈之戰是九世之仇?背後有什麼故事? 第2張

但齊哀公到齊襄公是九世,而劉邦到劉徹才七世,爲何劉徹宣傳與匈奴是九世之仇呢?原因很簡單,“九”是虛指,指久遠的深仇,意義重大的國仇,未必一定就是九世。按照春秋風俗,家仇只論五世,《公羊傳》認爲國仇不受世代限制,隨時都可以報復。

從劉邦白登之圍開始,漢朝就遭到匈奴一次又一次羞辱,不僅是頻繁劫掠漢朝,予取予奪囂張跋扈,而且更在外交上羞辱漢朝。

白登之圍中,劉邦爲了脫困,不得不被迫貢獻金帛女子,此後又採用和親這種屈辱的方式求和;呂后時代,冒頓給呂后寫了一封“情書”向呂后“求婚”,以迎娶呂后的說辭羞辱漢朝,所謂“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漢文帝時代,匈奴又以“天所立匈奴大單于敬問皇帝無恙”貶低漢文帝……漢武帝反擊匈奴之前,匈奴氣焰囂張,視漢朝爲圈羊,讓漢朝倍感恥辱。

劉徹繼位之後,一直念念不忘這個仇恨,漢朝開始反擊匈奴,不忘任何打擊匈奴的機會。狼居胥與姑衍山是匈奴聖地,霍去病攻入匈奴之後,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舉行祭天封禮,在姑衍山(今蒙古國肯特山以北)舉行祭地禪禮,就是在死敵聖地祭祀華夏天帝,之所以如此羞辱匈奴,是因爲漢匈之仇不共戴天,除非其中一個臣服或倒下。

在中國歷史上,漢匈之戰持續時間最長、最爲激烈,始於白登之圍,轉折於漢武帝反擊匈奴,但真正解決匈奴問題是在公元91年,東漢大將軍竇憲、耿秉深入瀚海沙漠大破匈奴於金微山,但此時距離白登之圍已有三百年之久,距離漢武帝反擊匈奴的馬邑之謀已有二百二十年之久,因此漢匈之戰應該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國戰。

漢武帝劉徹爲什麼將漢匈之戰是九世之仇?背後有什麼故事? 第3張

我們都知道,中原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衝突,在中國歷史上並不稀奇,唐與突厥、宋與契丹蒙古、明與蒙古等,但漢朝與之皆大不相同,對匈奴恨了三百年之久,而且是水銀瀉地般的仇恨,沒有什麼以德報怨之說,只有報仇雪恥,匈奴或倒下或臣服,沒有第三條路。那麼,漢朝爲何如此剛烈血性,爲何復仇心如此之強,爲何與我們熟知的“以德報怨”的後世儒家大不一樣?

董仲舒是儒家重要人物,推動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鮮爲人知的是,董仲舒是公羊學派傳人,他是以《公羊春秋》爲依據,在此基礎上融合諸子百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歷史上,公羊學派主張“大一統”等進步思想,但公羊學派也提倡“大報復”理論,即國仇即便過了百世都可以報復,而公羊學派這種報復理論又符合漢朝與劉徹的需求,所以迅速被漢朝人接受。

但在漢朝之後,公羊學派逐漸沒落,不再成爲社會主流學派,大報復思想也就鮮有問津。相反,後世儒家反而逐漸宣揚“以德報怨”思想,慢慢消磨了中國人的血性。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爲人詬病讓中國人軟弱的儒學,其實發源之初充滿了血性,孔子曾說“王道復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猶可報也!”又有云“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只是隨着時代發展,一些學者根據自身需要篡改儒學,最終讓儒學慢慢變味、慢慢軟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