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袁紹爲何非要讓董卓進京不可?表面上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袁紹爲何非要讓董卓進京不可?表面上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董卓進京,廢立皇帝,殘害忠良,姦淫擄掠,掘人墳冢,肆意妄爲,壞事做盡。故而《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說:“董卓狼戾賊忍,暴虐不仁,自書契已來,殆未之有也。”唐朝的劉知幾則把董卓與趙高相提並論,說:“漢之有董卓,猶秦之有趙高。”

熟悉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董卓原本是幷州刺史。東漢時,幷州治所在晉陽,也就是現今的太原,董卓後來之所以率兵進入東漢京城洛陽,是因爲得到了外戚何進的邀請。而何進之所以邀請董卓進京,則是聽取了袁紹的建議。所以,董卓之所以進京,歸根到底實際上是因爲袁紹。那麼,袁紹爲何非要讓董卓進京不可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袁紹爲何非要讓董卓進京不可?表面上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直接的原因,或者說表面上的原因是:爲了殺張讓、畢嵐、段珪等宦官,即三國演義裏所謂的十常侍。但內裏的原因並沒有這麼簡單,而是另有隱情。

漢靈帝去世,何進想立自己的外甥劉辨爲帝,而宦官蹇碩則想立劉協爲帝,何進與蹇碩勢成水火,袁紹於是趁機勸何進應該吸取竇武的教訓,統領禁軍,誅殺宦官。

後來何進雖然成功立劉辨爲帝,殺了蹇碩,但迫於何太后的壓力以及宦官勢力的盤根錯節,他在誅殺宦官的問題上與袁紹出現了分歧——袁紹主張全部誅殺宦官,而何進主張只殺那些罪大惡極的宦官。

爲了向何太后施壓,並堅定何進全部誅殺宦官的信心,袁紹於是又爲何進出謀劃策,勸他多召各地的猛將和英雄豪傑,讓他們率軍向京城洛陽進發,董卓正是在此背景下進京的。

聽說袁紹建議何進召集各地軍閥進京,時任主簿的陳琳和典軍校尉的曹操等有識之士就提出過反對意見。

陳琳勸何進說:“諺稱‘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猶鼓洪爐燎毛髮耳。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而反委釋利器,更微處助,大兵聚會,強者爲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祗爲亂階耳!”

陳琳的意思就是說,小事尚且不可用欺詐手段達到目的,何況是國家大事,怎可用欺詐辦成?如今何進身集皇家威望,手握兵權,對付這些宦官,就好比是用爐火去燒毛髮一樣簡單。只要何進能夠當機立斷,以雷霆萬鈞之勢發號施令,上應天意,下順民心,很容易就能達到目的。然而,如今何進卻放棄手中的權柄不用,反而去徵求外援。等到各地大軍聚集時,強大者就將稱雄,這樣做就是所謂倒拿武器,把刀柄交給別人,必定不會成功,只會帶來大亂。

袁紹爲何非要讓董卓進京不可?表面上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第2張

曹操也說:“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既治其罪,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何至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見其敗也。”

意思就是,宦官在宮中服務,古今都有,只是君王不應該給予大權和過度寵信,使他們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既然要懲治他們,應當除去首惡,只要一個獄吏就足夠了。何至於紛紛攘攘地徵召各地部隊呢!假如要想將他們一網打盡,事情必然會泄露,我看此事必將失敗。

後來事態的發展果然如陳琳和曹操所料,董卓等軍閥還未進京,宦官們便先下手爲強,殺了何進。而董卓、丁原等軍閥進京後,更是把整個洛陽朝廷搞得烏煙瘴氣,血流成河,並從此開啓了東漢亂局。

爲了殺幾個太監宦官,袁紹建議何進召集各地軍閥進京,這不僅僅是殺雞用牛刀,更是引狼入室。陳琳和曹操都能看出這是一個貽害無窮的餿主意,而袁紹卻以此洋洋自得,慎重其事地向何進提出,何進也聽信了袁紹的主意,這大概就是缺乏格局與政治眼光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