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關於“三公”最早的解釋是哪個朝代?它們之間又有什麼聯繫?

關於“三公”最早的解釋是哪個朝代?它們之間又有什麼聯繫?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古代的制度中,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名詞:“三省六部”和“三公九卿”。其中“三省六部”許多人都答得上來,但“三公九卿”估計很多人都不一定答得上來。尤其是“三公”——別看只有三個官職,但究竟是哪三個。歷來都有不同的說法。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三公”最早的解釋是哪個朝代?它們之間又有什麼聯繫?

“三公”流傳最廣的兩個說法。

一種是指“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一種是指“司徒”“司空”“太尉”。

尤其是後者,由於三國曆史深入人心,在很多人的意識裏,“三公”就是“司徒”“司空”“太尉”。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個是準確的?它們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

“三公”的前身

三公之名,古已有之。西漢早期,朝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位高官,故有人稱其爲“三公”。這就是關於“三公”最早的解釋。

丞相,有時稱“相國”,乃漢朝承秦而置。秩萬石,“金印紫綬”,地位最高,爲漢初第一高官。“掌承天子,助理萬機”,幾乎無所不統,權力也最大。根據《後漢書·百官志》的記載,丞相府中有“百官朝會殿”,皇帝與其議論國家大事,還要親臨其殿。除此之外,丞相還執掌全國的行政事務以及官吏的考覈任免大權。

這種局面一直到了漢武帝纔有所變化:武帝初年,外戚田蚡爲丞相,他憑藉皇帝舅舅的身份不斷擴大丞相的用人之權,引起漢武帝的不滿。此後,武帝以大司馬、大將軍參議機密大事,分割丞相手中的權力。所以自武帝之後,丞相雖然名義上仍是百官之首,但實際權力已大大削弱。到了漢哀帝時,丞相更名爲“大司徒”,地位在大司馬之下,爲第二位高官。

關於“三公”最早的解釋是哪個朝代?它們之間又有什麼聯繫? 第2張

太尉亦承秦制,俸祿與丞相相同,“秩萬石,金印紫綬”。但地位次於後者,爲第二位的高官。職權爲專管武(軍)事,從制度上說,權力也很重。但由於當時丞相無所不統,武事亦在其職權範圍內,因此在丞相權力最大的那段時期,太尉一職並不常設。一個很好的例證就是在漢武帝之前擔任過太尉一職的,僅有盧綰、周勃、灌嬰、周亞夫、田蚡五人。從漢初設太尉之職,到武帝建元二年廢除,共六十七年,其中這五個人擔任太尉的時間一共才二十二年,約爲三分之一。

由此可見,太尉一職在當時並未成爲常態。到漢成帝時,因外戚王莽以大司馬之職不斷擴充權力,以至代太尉掌管武事,並被授予銀收官署,自此成爲實職。後到哀帝一朝,王莽的權力達到頂峯,其所擔任的大司馬一職也位居大司徒(原丞相)之上,成爲第一位的高官。

御史大夫同樣是承秦而來,“秩中兩千石,銀印青綬”,地位稍低,爲漢初第三位高官。職權爲監察百官,可以說是“副丞相”,權力也較重。但從所享的俸祿及印綬來看,與丞相、太尉並不屬於同一等級。在古代,通常把官員分爲公、卿、大夫、士四個等級,其中丞相、太尉屬於“公”級,御史大夫僅屬“上卿”級。

但是,由於太尉並不常設,御史大夫做爲丞相副手,在百官序列中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權力也不可謂小。到漢成帝時,御史大夫改名爲“大司空”,“金印紫綬,祿比丞相”,其地位才升級爲“公”級。但仍位居大司馬及大司徒之下,爲第三位高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