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張柬之逼迫武則天退位後,他的結局是怎樣的?

張柬之逼迫武則天退位後,他的結局是怎樣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張柬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蹟。

武則天的退位可以說是唐朝的一件大事了,武則天奪了李唐天下,最後又歸還李唐,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張柬之爲代表發動的神龍政變了。然而在張柬之發動政變的時候,不僅僅是逼迫武則天退位,還殺掉了她的男寵,不知道在武則天退位後,張柬之又是什麼結局呢?武則天有沒有可能報復張柬之,張柬之是怎麼死的呢?

張柬之逼迫武則天退位後,他的結局是怎樣的?

1.張柬之簡介

張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將,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市)人。唐朝名相、詩人。

涉獵經史,進士出身,授清源縣丞。以賢良方正科入試,擢監察御史、中書舍人。論事得罪武則天,出任合州刺史、蜀州刺史、荊州長史。得到宰相狄仁傑舉薦,遷洛州司馬。狄仁傑再薦之,拜刑部侍郎。再得姚崇推薦,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成爲宰相。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聯合桓彥範、敬暉等人,乘着武則天生病,發動神龍政變,擁立唐中宗李顯復位,復辟唐朝。拜吏部尚書,封漢陽郡公,累封漢陽王。除惡不盡,遭韋后和武三思排擠,再貶流放瀧州(在今廣東羅定),氣憤致死,時年八十二。追贈司徒、中書令,諡號文貞,配享唐中宗廟庭。

張柬之逼迫武則天退位後,他的結局是怎樣的? 第2張

2.神龍政變

起兵

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率領左右羽林兵五百餘人來到神都紫微城北門玄武門,派李多祚、李湛及內直郎、駙馬都尉安陽人王同皎到東宮去迎接李顯。

李顯有所懷疑,沒有出來,王同皎說:“先帝把皇位傳給殿下,殿下無故遭到幽禁廢黜,皇天后土、士民百姓無不義憤填膺,已經有二十三年了。現在上天誘導人心。北門的羽林諸將與南衙朝臣得以同心協力,立志誅滅兇惡的小人,恢復李氏的江山社稷,希望殿下暫時到玄武門去以滿足大家的期望。”李顯回答說:“兇惡的小人的確應該翦除,但是天子聖體欠安,你們這樣做能不使天子受驚嗎!請諸位日後再圖此事。”李諶說:“諸位將帥宰相爲了國家不顧身家性命,殿下爲什麼非要讓他們面臨鼎鑊的酷刑呢!請殿下親自去制止他們好了。”李顯這纔出來。

逼宮

王同皎將李顯抱到馬上,並陪同太子來到玄武門,斬斷門栓進入宮中。此時武則天在迎仙宮,張柬之等人在集仙殿的走廊下將張易之和張昌宗斬首,然後進至武則天居住的集仙殿,在她周圍環繞侍衛。武則天吃驚地坐起來,問道:“是誰作亂?”張柬之回答說:“張易之、張昌宗陰謀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將他們殺掉了,因爲擔心可能會走漏消息,所以沒有向您稟告。在皇宮禁地舉兵誅殺逆賊,驚動天子,臣等罪該萬死!”

張柬之逼迫武則天退位後,他的結局是怎樣的? 第3張

武則天看見李顯也在人羣之中,便對他說:“這件事是你讓乾的嗎?這兩個小子已經被誅殺了,你可以回到東宮裏去了。”桓彥範上前說:“太子哪 能還回到東宮裏去呢?當初天皇把心愛的太子託付給陛下,現在他年紀已大,卻一直在東宮當太子,天意民心,早已思念李家。羣臣不敢忘懷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尊奉太子誅滅犯上作亂的逆臣。希望陛下將帝位傳給太子,以順從上天與下民的心願!”李湛是李義府的兒子,武則天發現了他,對他說:“你也是殺死張易之的將軍嗎?我平時對你們父子不薄,想不到竟然有今天的變故!”李湛滿面羞慚,無法回答。

武則天又對崔玄暐說:“別的人都是經他人推薦之後提拔的,只有你是朕親手提拔的,你怎麼也在這裏呢?”崔玄暐說:“我這樣做正是爲了報答陛下對我的大恩大德。”

接下來逮捕了張昌期、張同休、張昌儀等人,將他們全部處斬,並在神都天津橋的南邊將上述人犯與張易之、張昌宗二人一道梟首示衆。在這一天裏,爲防範突然事變的發生,袁恕己隨從相王李旦統率南牙兵馬,他們將韋承慶、房融及司禮卿崔神慶等逮捕下獄,這些人都是張易之的同黨。先前,張昌儀新建起一幢非常豪華的宅第,規模比諸王及諸位公主的宅第還要宏大,有人晚上在他的門上寫道:“一日的絲能織幾日的薄紗?”張昌儀讓人把字跡除掉,結果又被人寫上,這種情況總共出現了六七次。張昌儀用筆在門上寫道:“即使是隻織一天,我也感到滿足。”此後便沒有再出現這種情況。

結束

正月二十三日,武則天頒下制書,

決定由太子李顯代行處理國政,大赦天下。任命袁恕己爲鳳閣侍郎、同平章事,派遣十位使者分別攜帶天子的璽書前往各州進行安撫工作。正月二十四日,武則天將帝位傳給太子李顯。

張柬之逼迫武則天退位後,他的結局是怎樣的? 第4張

3.張柬之怎麼死的

誅除張易之、張昌宗,張柬之首先設謀。論功提拔爲天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漢陽郡王,封給實納租稅的食戶五百戶。不到半年,他以漢陽郡王加“特進”銜,免除治理政事。

不久,張柬之遭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排擠,武三思以張等五大臣誣陷韋后爲由,向李顯中傷他們,李顯於是下詔,同時免去他們的宰相職務。張柬之失權後,願回襄州養病,便任命他爲襄州刺史。

啓程前,李顯爲他賦詩祭路神,還下詔羣臣到定鼎門外給他餞行。到襄州後,他以法紀對待下屬,即使是親朋舊故也不放縱寬免。適逢漢水暴漲侵及外城,張柬之就軍營壁壘築堤,遏制急流怒濤,全境依賴它防洪。他又懇切地辭去王爵,朝廷不準。不久遭貶,並流放到瀧州(今廣東羅定),憂愁憤懣而死,享年八十二歲。

景雲元年(710年),唐睿宗追贈張柬之爲中書令,諡號文貞,授予他一個兒子官職。

開元六年,唐玄宗下詔張柬之配享中宗廟庭。唐德宗建中年間又追贈他爲司徒。張柬之爲人剛直不牽強附會,學術精深,有評議篇次的書文數十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