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荊南政權是如何在四面都是強敵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

荊南政權是如何在四面都是強敵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3.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荊南政權。

“五代十國”包含了兩個概念:

一個是唐朝解體後中原依次出現的五個朝代;

另一個是同期中原周邊獨立的數十個小政權。

荊南政權是如何在四面都是強敵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

在趙匡胤做了皇帝后,五代政權就徹底結束了。但是,周邊的小政權勢力依舊存在,其中有一個“很小”的政權南平,又稱作荊南。

它的創立者是高季興,早年是朱溫義子朱友讓的家奴,後被朱友讓收爲義子,成爲朱溫的親隨牙將。後來,因破鳳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鑾毅勇功臣”稱號,遷宋州刺史。之後,他又隨着朱溫掃蕩青州,累功升至潁州防禦使。

907年,朱溫成爲後梁的皇帝后,任命高季興爲荊南節度使去荊南鎮守。此人有些本領,做人也很世故,他上任一看,荊南實在太小了,於是,選了西邊的鄰居前蜀,並暗中與之較勁,實則爲自己稱霸做準備。但是,高季興打不過前蜀,交手幾次都沒撈到什麼好處。

這時,朱溫的二兒子朱友珪上位。大家都知道,朱友珪來路不太“正”,且是將親爹朱溫給砍了奪來的皇位。朱友珪繼位後,雖然,大量賞賜將領兵卒以圖收買人心,可是,很多老將還是頗爲不平,且朱友珪荒淫無度,導致人心沸騰、民怨四起。於是,高季興慢慢和後梁脫離了關係。

當時,後梁已無暇顧及高季興了,正疲於應付李存勖。不久,後梁被滅,李存勖建立後唐,並一口氣滅掉了前蜀。而緊挨着的荊南,勢必就會成爲下一個目標,因爲,荊南的地理位置很是特殊,是南北的交通要道。但此時的後唐發生了內鬥,李存勖被殺李嗣源做了皇帝。

可李嗣源並沒有繼續李存勖的作戰線路,於是,後蜀冒了出來,荊南暫時安全了,並得到了一些好處。當時,在前蜀被滅後,荊南趁機將歸、峽二州劃到了自家範圍。高季興本欲奪取夔、忠、萬等州,終不敵後唐而作罷。之後,高季興正式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南平。

荊南政權是如何在四面都是強敵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 第2張

那麼,一個彈丸之地能在四面是強敵的環境中生存,南平是如何能做到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呢?

首先,是“趁火打劫”。

南平的國君很清楚,緊靠有限的地盤遲早要完蛋。所以,他們一旦覺得有機會,就會出兵攫取。可即使南平國君再努力,成功都與他們擦肩而過。後蜀剛建立時,他們本想趁亂再圈些地,結果,被人打跑了。後唐內亂時,他們也想揩揩油,卻還是打不過人家,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其次,願意“服軟”。

哪個政權強大,他們就和誰站隊,先是後唐,再是後晉。最重要的一點,他們發現了“生財之道”。南邊政權要向中原王朝進貢,南平是必經之道,所以,南平國君開始動了歪心思,動用武力搶貢。這下惹惱了對方,一度派大軍要平了南平。對此,南平國君只能一邊認錯,一邊找中原王朝求助。

正是在這樣的力量較量中,南平國君才發現了他們的“利用價值”。因爲,南平成了中原王朝和南邊政權及周邊政權的“天然屏障”,誰都不願意主動打破這個平衡。於是,就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力量平衡,使得南平得以在其中安然無恙。

只是,單純憑藉他人相互之間的“忌憚”來獲取生存空間,註定是非常脆弱的。

都知道,五代的最後一個王朝後周,它的第二任皇帝柴榮很有作爲。當時,柴榮一方面加快國內發展,一方面加快統一,可惜柴榮的壽命太短。之後,趙匡胤取代了後周,建立了大宋,開始了統一的征程。在二十年的時間內,趙匡胤將南部周邊的小政權一一收復,南平也不例外。

只是,南平一如既往地處事“靈活”,一看北宋王朝建立了,趕緊去“示好”,很是頻繁地表“忠心”——供奉。其實,趙匡胤早有收了南平之心,這麼個交通要隘放在別人手中心中始終不安。但是,南平國君的態度很是不錯,所以,趙匡胤一直都沒能找到出兵的理由。

建隆三年(962)十月,在湖南周行逢病卒、其子周保權繼立之際,衡州張文表舉兵叛亂,自稱留後。於是,周保權遣使求援於南平和宋。次年二月,趙匡胤命慕容延釗、李處耘領軍討伐張文表。由於,事先已做好了準備工作,所以,這一次趙匡胤對南平是志在必得。

於是,北宋便藉此應援湖南的大好時機,宋軍以假道之計順便降服了南平。

荊南政權是如何在四面都是強敵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 第3張

其實,高家的南平王朝,一直都在圍繞一個重點下棋,那就是:一定要和中原王朝保持友誼。也正是如此,南平才能小心周旋在周邊勢力的爭鬥之中。當然,他們也同樣和一些“小政權”建立起了良好關係。正是和外界保持着“友誼”,使得南平收穫頗豐,不但獲得賞賜,還能維持貿易的來往。只是,南平後來的幾任君主,其治理水平都遠遜於先輩,且大環境也決定了南平的安寧是暫時的。

可以說,在動盪的時代,總會有各種勢力霸着一處地方,沒有人喜歡偏於一隅,最終的勝出者都是集合了各種智慧和力量,南平也曾嘗試突破可無奈未果,最終找到了一個合適自己生存的辦法。然而,靠着“示好”他人來維繫國運只能說是權宜之策,哪天對方一翻臉所有的一切都要拱手讓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