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宋朝不是重文輕武嗎,爲什麼會有那麼多奸臣?

宋朝不是重文輕武嗎,爲什麼會有那麼多奸臣?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北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歷史上所謂的“奸臣”,則是指對君主,逢迎獻媚,迎合溜鬚,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自私自利,從不大公無私的提醒警示,不忠於君主;欺下瞞上,對下百姓爲己利益打擊報復、橫徵暴斂,濫殺無辜。甚至弒君殺臣,弄權誤國營私、殘害忠良之臣。

宋朝不是重文輕武嗎,爲什麼會有那麼多奸臣?

中國歷史數千載,宋朝的奸臣卻最多,且都很出名。除了以大奸臣蔡京爲首的“北宋六賊”以外,還有李邦彥、張邦昌、秦檜、史彌遠、賈似道、留夢炎等多人。都知道,奸臣之所以可恨,不僅在於他們陷害忠良,殘害百姓,還侵佔國家財產,造成國家利益的損失。

而且,這些奸臣們,結黨營私,霍亂朝綱,他們爲了一己私利,不惜犧牲國家的利益。面對外敵,他們不主張反抗,卻委曲求全,妥協退讓,奸臣內部相互勾結,讓國家的貧富差距急劇加大。此外,官場上的奢靡之風盛行,沒有報國之心,只想着升官發財。

其實,宋朝在歷朝歷代中,經濟是最繁榮的時期,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對這種繁榮進行了惟妙惟肖的描繪和再現。

然而,經濟的發展不僅沒有給百姓帶來實惠,還沒有使百姓變得富足,因爲,經濟發展的成果並沒有惠澤萬民。此外,這種表面的繁榮背後,卻帶來了土地的不斷兼併,大量農民破產,貧富差距加大。當時,宰相成爲了大地主利益的代表,不僅組成了瓜分民脂民膏的一大集團,還佔有了經濟發展的大部分成果,使得官僚成爲全社會最富有的階層。這其中,宰相則成爲了整個利益集團的最終受益者。

可見,在社會經濟畸形發展的宋代,貧富差距突出,兩極分化日益嚴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朝廷則對這種情況視而不見,甚至,沒有一個好的辦法,也沒有制定相應有效的措施,以控制這種貧富差距的拉大,來抑制豪強的擴張。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從宋朝開始,農民起義在各地時有爆發,各個階級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劇。

而且,在這些鬥爭中,宰相又被稱爲“維穩活動的總指揮”,始作俑者成爲了衝突的解決者,看似非常諷刺,但的確就是這樣。

此外,面對這種此起彼伏的動盪,宰相們既想着一手遮天,又想着表面和氣。所以,他們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必須用到那些勾心鬥角的計量,比如:爾虞我詐、欺上瞞下、結黨營私、打擊報復、栽贓構陷等一切陰謀手段。由此,通過這樣的千錘百煉,讓一代代大奸臣百鍊成鋼,橫空出世。

並且,兩宋時期的基本國策,都採取的是韜光養晦的辦法。一直以來,外敵虎視眈眈,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宋朝的統治者們並沒有採取積極的對抗政策,而是事事躲閃,始終抱着妥協退讓的原則不放。別說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算是被人逼到牆角,都是接連告饒,連一點奮起抗爭的豪氣都沒有。

因爲,他們面對強敵的唯一辦法,就是“議和”,主張用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各種爭端,哪怕是別國的侵略,也是以和爲貴。而且,大宋的所謂“議和”就是實行免費贈送,只要外敵不來侵犯,喜歡什麼就給什麼,要什麼就給什麼,不斷給外敵送錢送物,以求一時苟安。

因此,從北宋末期到南宋與金、元的“議和”,除了輸送錢物之外,還不斷送去土地,最後,將大好河山全部送完了。

宋朝不是重文輕武嗎,爲什麼會有那麼多奸臣? 第2張

此外,在宋朝,宰相主持內政外交,因此,他們在“議和”的舞臺上,有着非常廣闊的表演舞臺,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也由此,給他們成爲賣國求榮的大奸臣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促使他們墮落。

歷史上,秦檜、史彌遠等多個宰相都親自擔任過議和使臣,主持過相關的議和事宜,賠過錢,給過地,送過好多好東西,來換取表面而短暫的“和平”。而且,宋朝的統治者們,還利用嚴密的科舉制度,以及與朝廷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導向,對人們的思想進行束縛,直接鉗制住人們的行動。

所以,也催生出了宋朝的儒學思想。在當時,很多知識分子求學、做官,不是爲了改變國運,治理天下,改善民生,而是爲求官發財。像秦檜、留夢炎等衆多宰相,都是進士出身甚至狀元及第,但最終,卻淪落爲歷史上最著名的大奸臣、賣國賊,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此外,在宋朝,另外一種繁榮則體現在詩壇上。

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時,國家的命運多舛,使很多詩人只能通過詩作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憂國憂民之情。在這些詩人身上,依舊保留着傳統文人以天下爲己任的使命感,創作出了許多光照千秋的篇章。但從朝廷自上到下的整體思想引導下,多數的知識分子已經變得“不務正業”了。

都說知識改變命運,一個國家的興衰與先進的思想,必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當這些本應該有着先進救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們,不再關心國家民族,而把當官作爲滿足自己醉生夢死,實現享樂生活途徑的時候,這個國家必然要走向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