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噶爾家族的掌權史!祿東贊和兒子們在吐蕃是怎麼樣的存在?

噶爾家族的掌權史!祿東贊和兒子們在吐蕃是怎麼樣的存在?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噶爾家族的掌權史!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吐蕃王朝二百餘年的歷史上,如果噶爾家族自稱權臣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

作爲出過5任大相的世家豪門,噶爾一門的弄權歲月,由祿東贊(噶爾·東贊宇鬆)而起。

祿東贊去世後,其二子贊悉若(噶爾·贊聶多布)、論欽陵(噶爾·欽陵贊卓)相繼擔任大相,掌控朝政長達五十年(649~698年)。

以至於,有學者乾脆將噶爾家族掌權的歷史時期,稱之爲“噶爾政權時期”或“噶爾專國時期”。

噶爾家族的掌權史!祿東贊和兒子們在吐蕃是怎麼樣的存在?

一、文治武功集於一身的祿東贊

祿東贊作爲松贊干布最重要的大臣,在吐蕃的政治、經濟、軍事、法制、外交等方面,都做出重要的貢獻。

甚至,在出使唐朝的過程中,李世民也發現他的才能,一度想以公主許婚的方式留下他。

《論公神道碑》記載:“時戎王遣相東贊來迎,不忒其儀,不愆[qiān]於素,召見顧問,進退合旨。詔以琅琊公主外孫女妻之。東贊自陳以本國有妻,又以贊普未謁公主,陪臣不敢先受殊寵。太宗嘉之,又奇其對,撫以厚恩,遂有歸化之心。”

不過,即便此時祿東贊風頭甚勁,但松贊干布尚在,他也不過只是帳下之臣。

如果不是松贊干布英年早逝,祿東贊也迎不來權臣歲月。

公元649年,松贊干布逝世,其子貢日貢贊先於父親亡故,其孫芒鬆芒贊於繼位。

當時,芒鬆芒贊尚在襁褓之中,自然不能處理國事,整個國家的大權便落入祿東贊之手。

《舊唐書·吐蕃傳》載:“弄贊子早死,其孫繼立,復號贊普,時年幼,國事皆委祿東贊”。

噶爾家族的掌權史!祿東贊和兒子們在吐蕃是怎麼樣的存在? 第2張

祿東贊也確實沒辜負,松贊干布的託付。

他先是順利幫助吐蕃王室,完成了贊普權位的交接。

要知道,每到贊普交替之時,吐蕃國內幾乎都要亂上一陣子,但松贊干布身後的王位交接,卻出奇的順利。

這說明,祿東贊對國內的各大勢力,都擁有極高的控制能力。

而後,在其擔任大相的18年裏,他對吐蕃進行了一系列政策調整,完美繼承了松贊干布的帝國戰略,甚至有所延展。

祿東贊任內政治建樹太多,無法一一詳談,此處只簡單羅列一些史料證據。

在內政方面:

藏文史料《大事記年》記載:“(唐永徽四年,653),大論東贊於“枯”定牛腿稅”。(吐蕃王朝牧業稅徵收的開始)

(永徽五年,654),大論東贊於蒙布賽拉宗集會,區分“桂”(軍戶)、“庸”(民戶),爲大料集而始作戶口清查。”(吐蕃王朝第一次人口和經濟普查)

(永徽六年,655),大論東贊於“高爾地”寫定法律條文。

656年(唐高宗顯慶元年),大論東贊於“仄木”之瑪爾地方徵收牛腿稅。(瑪爾地方在今日喀則與阿里之間的西部邊境,阿里地區第一次徵收牧業稅)

噶爾家族的掌權史!祿東贊和兒子們在吐蕃是怎麼樣的存在? 第3張

在軍事方面:

祿東贊延續了松贊干布,“先取吐谷渾”的大戰略。

他通過一系列精巧的外交手段,成功的矇蔽了唐朝,導致唐高宗李治錯誤的將戰略資源,投入遙遠的遼東高句麗戰場。

而祿東贊則趁唐朝,東西不能兼顧之機,將吐蕃王朝的第一塊帝國拼板,收入囊中。

爲達到併吞吐谷渾的國家戰略,(唐永徽三年,652)祿東贊首先征服了,鄰近的“洛沃”(今阿里地區)和“藏爾夏”(今後藏地區)兩個地方。

656年(唐高宗顯慶元年)十二月,“祿東贊揮兵一十二萬擊白蘭羌,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冊府元龜·外臣部·交侵》

白蘭羌位居今青海南部及四川西部一帶,爲吐谷渾西南的屏障。

祿東贊對白蘭羌征伐,顯然是爲進攻吐谷渾掃清障礙。

隨後兩年,祿東贊“屯軍境上以侵掠之”,正是爲吐谷渾之徵做戰前準備。

從659年(顯慶四年)開始,祿東贊對吐谷渾展開了長達三年的攻伐。

一開始,吐谷渾王慕容·諾曷鉢的軍隊,頂住了吐蕃的進攻,雙方互有勝敗。

直到龍朔三年(663),吐谷渾大臣素和貴投向了吐蕃,“盡道吐谷渾虛實”,諾曷鉢才兵敗如山倒,逃入唐境。

而在此期間,爲了迷惑唐朝,祿東贊分別於永徽五年(659)、顯慶二年(657)、顯慶三年(658),連續遣使入貢,併爲吐蕃贊普求親。(《資治通鑑》卷二零零)

龍朔三年(663),諾曷鉢與弘化公主率殘部逃奔涼州後,祿東贊一直留住在吐谷渾故地,招撫吐谷渾舊部,處理善後事宜。

至此,青藏高原大部處於吐蕃的統治下,再沒有政權可與其抗衡。

噶爾家族的掌權史!祿東贊和兒子們在吐蕃是怎麼樣的存在? 第4張

就在祿東贊縱橫捭闔期間,吐蕃王室也不是沒想跟他比劃一下。

662(龍朔二年),藏文史料《贊普傳記》記載這樣一個變故:

“域宋(祿東贊)年髦,由樓美岱類贊繼任。不久,彼以心懷逆二見殺。其後,東贊重新出任(大相)”。

這段只有三句話的記述,寫了一段血淋淋的權利輪迴。

662年,祿東贊突然以年老爲由離職,繼任大相是樓美岱類贊。

新任大相還沒坐穩位置,就因謀逆被殺。祿東贊復起,重新擔任大相,又幹了6年,直到頸部患病而死。

要知道,662年正是吐谷渾之戰的僵持期,祿東贊不但忙於督戰,還曾奔赴象雄(阿里地區)徵集軍資物品,以解戰爭之需。

哪裏有半點“年髦”的跡象?

此事極有可能是,吐蕃王室趁其長期不在拉薩,而發動的異位手段。可惜王室青睞的接班人選,根本無法撼動噶爾家族的根基。

等祿東贊緩過手來,新任大相便成了政治犧牲品,被人一刀兩斷。

以祿東讚的權勢,都沒想過謀朝篡位,別人想篡位就是個冷笑話。

藏文史料《大事記年》記載:(666年),“大論東贊自吐谷渾境還,於悉立山谷頸部患癰疽”。

同樣保存於敦煌的,另一本藏文史料《大事記年》裏記載:兔年(高宗乾封二年,667),大論東贊薨於“日布”。

同年五月,唐將蘇定方逝於隴右軍中,網文所寫“祿東贊與蘇定方作戰時死於軍中”,乃是謠傳

噶爾家族的掌權史!祿東贊和兒子們在吐蕃是怎麼樣的存在? 第5張

二、能文能武的雙子星

祿東贊去世時,吐蕃贊普芒鬆芒贊至少已滿18歲,要是按照其祖父的標準,親政都5年多了。

可現在吐蕃王朝的大小政事,根本沒有他發言的餘地。

祿東贊倒是死了,可他的五個兒子,個個都是人中龍鳳。

尤其是長子贊悉若(噶爾·贊聶多布)和次子論欽陵(噶爾·欽陵贊卓)一文一武,早早都在老爸的鍛鍊下成了人傑。

《舊唐書·吐蕃傳》:“祿東贊有子五人,贊悉若、欽陵、贊婆、悉多幹、勃論。及東贊死,欽陵兄弟復專其國。”

尤其是次子論欽陵,確爲吐蕃不世出的將才,縱橫沙場三十年,未嘗一敗。

噶爾家族的掌權史!祿東贊和兒子們在吐蕃是怎麼樣的存在? 第6張

作爲曾入學國子監的蕃夷留學生,論欽陵不但精通漢語,還對通過“質子宿衛”的制度,瞭解唐軍的運作方式。

因此他的出道之戰,便在670年(咸亨元年)四月,出其不意的率軍穿越崑崙山入南疆,陷西域白州等十八州(羈縻州)。而後又聯合于闐周邊的突厥部落,攻陷了龜茲拔換城(故址在今新疆阿克蘇)。

西域遽起的敗局,逼得唐朝黯然罷黜龜茲(今新疆庫車)、于闐(今新疆和田)、焉耆(今新疆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四鎮,撤安西都護府迴天山北麓的西州(今新疆吐魯番交河城)。

而後在唐朝大舉反擊時,論欽陵又在青海草原,充分發動吐蕃騎兵的機動能力。

先以二十萬軍,圍殲唐將郭待封部(“待封軍大敗,還走,悉棄輜重”),再傾全國之力,以四十萬大軍圍攻唐軍主力,“仁貴退軍大非川,吐蕃益兵四十萬來戰,王師大敗。仁貴與吐蕃將論欽陵約和,乃得還。”(《舊唐書·薜仁貴傳》)

大非川之戰是唐開國以來,對外戰爭中的首次慘敗。

吐蕃不但以此戰,徹底打碎了唐朝恢復吐谷渾故地的信心,還憑此一擊,在周邊諸羌中奠定了與大唐分庭抗禮的霸主身份。

同時在佔據青海牧場後,吐蕃控制了東通隴右、北控河西、西向天山的十字路口,爲之後的百年戰爭贏得了先機。

反觀唐朝則因失去吐谷渾,導致連接關中與西域的河西走廊,喪失了戰略緩衝區,將“天下之富莫過河隴”的膏貽之地,暴露在吐蕃軍隊的刀鋒之下。

詳見拙作《從國家戰略的角度,分析“大非川之戰”的必敗結局》。

噶爾家族的掌權史!祿東贊和兒子們在吐蕃是怎麼樣的存在? 第7張

隨後,唐朝又趁吐蕃贊普更迭,國內爆發叛亂之機,命李敬玄率十八萬唐軍再入青海。

可早有防備的論欽陵,於儀鳳三年(678)九月,再次以機動性的優勢痛擊了唐軍。

若不是黑齒常之率五百死士,趁夜色拼死劫營,唐軍幾近覆沒。

詳見拙作《救唐軍十萬,擎河西半壁,終含冤自縊——大唐名將黑齒常之》

論欽陵能在戰場上打得如魚得水,跟哥哥在國內的鼎力相助分不開。贊悉若雖沒有論欽陵驚人的軍事天賦,但也是能帶兵之人。

高宗儀鳳元年(676),他曾親自領兵攻佔“克若木”地方(今新疆哈密地區)。

藏文《大事記年》記載:“論贊聶(贊悉若)領兵赴突厥,躬自收克若木。”

深諳前線所需的贊悉若,對弟弟自然是傾力相助。

673年(唐高宗咸亨四年)、675年(上元二年)贊悉若連續主持議盟和大料集,爲論欽陵籌集兵員物資。

而676年,攻佔“克若木”的軍事行動,則是在兩個弟弟(欽陵、贊婆)各領一軍威壓河西、隴右時,入西域以分唐軍的相互呼應。

隨後,在680年(唐高宗永隆元年)至684的五年中,每年都有贊悉若奔走各地召集會盟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