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吳鉤是一種什麼樣的兵器?吳鉤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吳鉤是一種什麼樣的兵器?吳鉤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吳鉤的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很多人應該都在一些古詩當中看到過這樣一個詞“吳鉤”,這個詞的一般解釋指的是一種兵器,而且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很多人都認同吳鉤就是一種兵器。只是,這種吳鉤到底長的是什麼樣子,一種鉤是如何成爲兵器的,當時的人會用鉤上陣殺敵嗎?吳鉤又有什麼樣的含義,爲什麼後來會變成一種兵器的代稱呢?

吳鉤是一種什麼樣的兵器?吳鉤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1.吳鉤是什麼

吳鉤是春秋時期流行的一種彎刀,它以青銅鑄成,是冷兵器裏的典範,充滿傳奇色彩,後又被歷代文人寫入詩篇,成爲馳騁疆場,勵志報國的精神象徵。

相傳的“吳鉤”,是刀身呈曲翹狀(按其形狀可總稱爲曲刀或彎刀),具有適合劈砍的構造。曲刀由刀首、刀身、護手(格)和刀柄所構成。單側有刃,呈曲線狀,沒有鋒刃的一側,稱之爲刀背。柳葉刀即是曲刀的標準刀型。全長約1m,刀柄20cm左右。因刀刃形狀似柳葉,故此得名柳葉刀。

刀的製作材料,刀刃部分使用經過硬化處理的優質銅,刀背部分用韌性好的金屬製成。

刀的長度和重量,雖然根據使用者而定,但是也有一個大致的標準。長度是在持刀的手自然下垂,手握手柄,刀尖朝上狀態下,以刀尖不過耳、刀重0.7kg以上爲標準。

刀的一般使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一隻手只使用一把刀的單刀式,另一中是把兩把刀作爲一組(副)的雙刀式。單刀時,有時用另一隻手使用盾、鉤、拐等防禦力較強的兵器。

刀的變化種類(即形態)有很多,這裏很難一一介紹。但是變化較大的刀刃爲鋸齒狀的鋸齒刀和刀背栓鐵環的環刀等。

吳鉤是一種什麼樣的兵器?吳鉤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第2張

2.吳鉤真的是兵器嗎

在出土的吳國、越國青銅器中,包括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農具、生活用具等,而又以兵器最多,反映吳越兩國尚武的傳統。在大量的兵器裏,又有戈、矛、戟、劍和箭簇等,而沒有一件是“鉤”形狀的兵器!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吳越春秋》中吳鉤很常見,那爲什麼出土文物裏沒有一件鉤狀器具呢?於是有人主張,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兩件青銅器就是吳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官網就持此觀點。這種青銅器比較少見,形狀像彎刀,由身柄兩部分組成,長度65.2cm,寬2.2—3.5cm,柄長11.1cm,重1.045kg。但是,這兩件所謂的“吳鉤”既沒有鋒、也沒有中脊這種劍的特徵,無法達到鉤殺人的效果。與其說是一件兵器,不如說只是一種工具。

總體來看,秦陵這兩件青銅器稱爲“吳鉤”還是大膽了點,那麼,吳鉤存在的證據確實就非常薄弱了。《吳越春秋》作爲東漢越地野史小說,本身就有不少神話傳說的內容,那麼,這個故事是否就完全虛構呢?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但其實我們只要轉變思路,就會很輕易探索出另一個更靠譜的答案,那就是:所謂的“吳鉤”確實存在,但根本不是兵器,而是帶鉤!

帶鉤是什麼?大家知道,管仲射中齊桓公帶鉤,齊桓公裝死瞞過了管仲。這個帶鉤,相當於是今天的衣帶扣、皮帶扣,是把衣帶系在腰間的生活用具,先秦文獻中非常常見。比如《荀子·禮論》說:“縉紳而無鉤帶。”“鉤帶”明顯就是衣帶和衣鉤。《莊子·胠篋》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侯。”這句話也很有名,但大家是否有想過,爲什麼竊取“鉤”會成爲案例,難道偷竊兵器成了普遍現象?如果說盜竊的是一種日常用具,那就明顯更有說服力。

吳鉤是一種什麼樣的兵器?吳鉤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第3張

實際上在《吳越春秋》裏,也根本沒有提到“金鉤”是兵器,反而很像是某種生活用品,如雙鉤“俱飛着父之胸”,闔閭“舉衆鉤以示之”“遂服而不離身”都不像是一種體積較大的物品。只不過,《闔閭內傳》緊接雙劍之後敘述雙鉤,也都帶有一種神奇色彩,所以給讀者的印象大概一類物品,而後世恰恰又有一種叫“鉤”的兵器,所以誤會就此產生!這種觀點絕不只是在開腦洞,而是的確被考古證明了的。

吳王闔閭名光,大約闔閭是尊號,光是私名,而在青銅銘文裏一般以“吳王光”稱之。關於“吳王光”的帶鉤有很多,曹錦炎先生在《吳王光銅帶鉤小考》一文中公佈了近年新建三件紹興西施山出土的銅帶鉤,這三件銅帶鉤一件在紹興越文化博物館、一件在紹興古越閣、一件在某收藏家手中,而三件銅帶鉤銘文完全一致,內容是:“工吾(吳)王光初得,其鑄乍(作)用句(鉤)。”很明顯,這三件帶鉤,都是吳王闔閭的器物。

今天出土帶鉤的西施山,據說就是《越絕書》《吳越春秋》的土城,得名於勾踐曾在此訓練美女西施、鄭旦。但考古發現西施山應該是一處越國青銅冶鑄作坊遺址,1959年就出土過不少青銅農具、兵器,之後又出土不少青銅帶鉤,但大多都流入民間,僅紹興博物館一次徵集就多達45件,這些帶鉤一般長2—8cm左右。紹興是春秋越國都城,吳越兩國是死敵,吳王闔閭、夫差父子先後喪命于越王勾踐之手,期間勾踐一度臣服於夫差過。

那麼,這三件吳王闔閭的帶鉤,爲什麼會流入越國的手工作坊?從越國青銅器多有學習吳國看,這三件帶鉤應該不是越人爲吳王生產的貢

品,而是越人制作帶鉤時參考的吳人樣品。作爲吳王闔閭的器具,夫差不太可能送給越人做樣品,那麼最有可能的還是勾踐滅吳之後的戰利品。其形制、銘文完全相同,可以印證“王鉤甚多,形體相類”的說法。

吳鉤是一種什麼樣的兵器?吳鉤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第4張

3.歷史與發展

所謂“吳鉤”,意思是指刀刃爲曲線形的刀。這種刀刃呈曲線狀的曲刀,是春秋時代由吳王下令製造的。因其鋒利無比,所以留下這個美稱。據說,曲刀在青銅時代就已經出現了。由此可見,曲刀的歷史悠久,很早以前就在中國的南方廣爲使用。這是南方的特殊環境所決定的。衆所周知,中國南方山嶽連綿,植物繁茂,還有很多適於艦船水戰的江河湖泊,在這種地理環境下,曲刀還可以作爲採伐和船上作業的工具。

在中國,曲刀的鼎盛時期是在唐代以後。當時一些唐朝的文人賦予曲刀一個雅稱,稱之爲吳鉤。這種吳鉤是模仿寶物的吳鉤製作而成,也是一種對名刀的文學表現。隋統一了南北朝,以及後來的唐朝,這種曲刀一直久盛不衰,爲文人騷客廣爲歌詠,廣爲流傳。

在唐代復興起來的曲刀,到了宋朝就更加流行了。在宋代《武經總要》中,已經看不到直刀的圖樣,但是仍完整地保留着手刀這一曲刀的流派圖形。雖然當時的軍隊也裝備有直刀,但是,從《武經總要》的記述來看,曲刀的裝備率仍佔明顯優勢。由於宋朝的法律沒有把這種曲刀列爲民間禁用的兵器,所以,不僅軍隊,就是在民間也極爲普遍。

從明末到清朝,雖然是日本刀的全盛時期,但是,傳統的中國曲刀仍然被廣泛使用着,特別是在民間和武術界,就更爲盛行。即使在今天的武術界,說起刀,就是指這種中國傳統的曲刀,或由曲刀所演變的各種刀。

在銘文裏,並沒有“帶鉤”“金鉤”的稱呼,只是一個簡單的“句(鉤)”字。可見,“鉤”在當時就是帶鉤的普遍稱呼,而作爲兵器的“鉤”此時根本還未出現。直到西漢時期出現了這種兵器“鉤”,才與周代以來被稱爲“鉤”的帶鉤產生混淆,於是“吳鉤”也被大衆誤解成了一種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