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18到19世紀有哪些炮彈?不同的炮彈有什麼樣的作用?

18到19世紀有哪些炮彈?不同的炮彈有什麼樣的作用?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到19世紀有哪些炮彈?不同的炮彈有什麼樣的作用?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隨着歐洲航海時代的來領,火炮也開始慢慢進入到了歐洲人的視野當中。隨着科技、技術、戰術、組織結構等不斷的進步,炮兵在戰爭中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了。到了18世紀末期,人們已經不再將火炮視爲只有君王才能玩得起的玩物。炮兵擺脫了中世紀行會般的角色,變得越發正規化、專業化,對戰爭進程的影響也愈發重要。當時有人甚至假借拿破崙之口宣稱:“上帝爲擁有最好炮兵的一方而戰。”

18到19世紀有哪些炮彈?不同的炮彈有什麼樣的作用?

實心彈

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炮彈是由鑄鐵製成的實心彈。在各類炮彈中,實心彈的製造最爲簡單,對包括野戰工事在內的多數戰場目標均有良好的殺傷效果,因而一般佔炮兵攜行炮彈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左右。重達數千克的實心鐵球是可怕的人馬殺傷利器,炮兵通常喜歡用實心彈正面射擊縱隊和方陣,或是側面射擊橫隊。如果入射角度和高度適宜,一發實心彈往往能夠像保齡球撞飛瓶柱一樣連續擊倒幾十名士兵。俄國炮兵拉多日茨基描述的“一名士兵被削了頭,另一名士兵的腹部被撕裂,第三名士兵沒了腿”是實心彈肆虐過後再正常不過的景象。

對馬匹而言,實心彈的威力同樣可怕。撒丁王國軍隊曾進行過一次“活馬實驗”, 軍中退役的老馬被驅趕到一起模擬人類陣形,以1 馬相當於2 人來計算傷亡,測試實心彈的射擊效果。馬兒們的悲慘死亡再次證明了實心彈在密集隊列中的可怕威力。

活馬實驗推算所得人員死亡數量

較爲“愛護動物”的法軍則採用木板穿深作爲人員殺傷效力的依據,根據穿透1 米厚橡木板相當於穿透46 人折算,其結果同樣駭人。

18到19世紀有哪些炮彈?不同的炮彈有什麼樣的作用? 第2張

跳彈

當時,使用實心彈展開跳彈攻擊是炮兵最青睞的戰法之一。一般而言,跳彈射擊時火炮仰角相對較小,有時也會配備較少的裝藥,所以跳彈第一次落地時距離較近,但在乾燥堅實的地面上,動能依然十分強勁的實心彈會再次飛起,形成多次高度較低的跳躍,造成長距離上的連環殺傷。沙恩霍斯特認爲,跳彈射擊適用於草地、沙石地面和土地相對平整的農田,沼澤、凹路、溝渠縱橫或高低不平的農田則是不利地形。

跳彈同樣具備強大的殺傷力,哪怕經過三四次反彈後也足以致命。即便是看似緩慢的、“像板球一樣滾動”的實心彈,其威脅也不可小視。在1801 年的埃及爭奪戰中, 英軍第92 步兵團的一名裁縫發覺法軍打來的一發實心彈正在緩慢運動。他不知輕重地伸出腳,想讓這個鐵球停下,最終因爲自己的好奇心而丟掉了一整條小腿。在拿破崙戰爭中,此類悲劇可謂層出不窮。

18到19世紀有哪些炮彈?不同的炮彈有什麼樣的作用? 第3張

榴彈

榴彈是榴彈炮與臼炮的主要彈種。它實際上是內部裝滿了火藥的空心鐵球。由於身管較長的加農炮膛壓過高,容易導致榴彈提前破裂,通常情況下它只能由身管較短的榴彈炮和臼炮發射。炮手在射擊前需要預判好飛行時間,確定引信長度,而後引燃裝藥,在發射的同時點燃引信。榴彈爆裂後產生的碎片對堅固目標影響有限,因此主要用於殺傷人員或馬匹。

德魯奧在瓦格拉姆。此役中法軍動用了102門火炮集中轟擊奧軍

榴彈的理想目標是位於開闊地帶的部隊陣列,如果飛行時間拿捏準確, 榴彈在目標頭頂前方不遠處炸裂,其殺傷效果最爲顯著。當攻擊目標爲騎兵時,榴彈不僅會造成相當的破片殺傷,爆炸聲也會對馬匹造成驚嚇。不過,在實際操作中,炮手切割導火管時經常出現誤差,榴彈可能會在空中炸裂,或者落地後仍未爆炸,這無疑會導致殺傷效果降低——各國都不乏奮勇熄滅未炸榴彈引信的勇士。此外,如果在空心鐵球中灌入一些松節油、樹脂、動物脂、硫、硝之類的易燃物及助燃物,便可製成用於縱火的燃燒彈。它常用於攻打城市、村落據點,可以破壞房屋、造成人員財產損失。在攻城炮兵落在後方時,燃燒彈和加熱到紅熱狀態的實心彈是少數能夠給城市造成嚴重威脅的野戰炮兵彈種。它們在腓特烈攻打德累斯頓、拿破崙攻取斯摩棱斯克的戰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8到19世紀有哪些炮彈?不同的炮彈有什麼樣的作用? 第4張

霰彈

霰彈則堪稱絕大多數炮兵的最後一道防線,它的目的在於殺傷接近炮兵的敵軍人員。加農炮與榴彈炮都可以發射霰彈,但後者的威力相對較弱。霰彈一般最外層是圓柱形的薄錫罐,錫罐底部則爲鐵製,內部包括20—200 發直徑在10—50 毫米之間的子彈。彈體離開炮膛的瞬間,火炮內外壓差巨大,錫制外殼隨即破裂,子彈崩裂出去,在空間中形成圓餅狀彈幕。顯然,這樣的火力覆蓋會給近距離上的密集隊形敵軍造成可怕的損失,但霰彈的構造也使得它在發射期間對炮膛傷害較大,奧軍炮兵名將斯莫拉在《奧地利皇家與王家炮兵軍官手冊》中指出,嶄新的6 磅青銅加農炮可以經受5404 次實心彈射擊,卻只能承受208 次霰彈射擊。在18 世紀下半葉,許多歐洲國家用鐵彈取代了霰彈裏原有的鉛彈,鐵質子彈反彈能力較強,易於造成跳彈,有效增加了殺傷效力。由於子彈大小不同,霰彈可分爲重霰彈①與輕霰彈兩種:前者子彈數目較少,重量較大,能夠實現較遠距離上的有效殺傷;後者子彈數目較多,短距內效果更佳,但射程僅有前者的三分之二。

法軍曾就霰彈射擊效果進行測試,面對長35米(18法尋)、高5.8米(18法尺)的標靶,輕重霰彈分別交出瞭如下答案:

18到19世紀有哪些炮彈?不同的炮彈有什麼樣的作用? 第5張

通常情況下,當炮兵也進入敵方步兵有效射程時,輕霰彈便能夠達到最佳殺傷效果。在極近距離上,炮手往往也會採取雙份霰彈或一份霰彈加一發實心彈(實心彈居後)的裝填方式。這雖然會嚴重降低炮膛的使用壽命,但其殺傷效果卻會大大增強。在奧斯特利茨會戰中,蒂埃博就不顧炮兵軍官的反對,採用霰彈加實心彈的裝填方式,有效殺傷了奧軍尤爾奇克旅。

當時的戰術家一般認爲,霰彈散佈直徑爲其飛行距離的十分之一左右,並最終會形成一個類似弓形的四邊形殺傷區域。英王德意志軍團工兵軍官米勒在他的《戰爭科學要素》中援引他人數據指出,奧地利霰彈每飛行91米(100碼),其子彈的散佈直徑就要擴大6.1米(20英尺)。英國霰彈在飛行同樣距離後,子彈的散佈直徑則會擴大9.7米(32英尺)。沙恩霍斯特則一如既往地提供了堅實的測試數據②:220米(300普步)距離上霰彈子彈散佈直徑爲23米(75普尺),439米(600普步)距離上霰彈子彈散佈直徑爲53米(170 普尺)。倘若120 人規模的連橫隊在150 米距離上遭遇炮兵射擊,通過簡單的計算便可以發現, 霰彈幾乎可以將其完全覆蓋。不過,霰彈的穿透力遠不如實心彈,對縱隊的殺傷效果自然也略遜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