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萬曆皇帝是怎樣瘋狂斂財的?

萬曆皇帝是怎樣瘋狂斂財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古代,很多皇帝都很貪財,無疑就是最大的貪官。明朝也有這樣的幾位皇帝,其中萬曆帝就是極有代表性的一位。

有資料顯示,明朝萬曆皇帝可以稱得上中國歷史上對金銀最爲熱衷的皇帝,就好像當時許多歐洲國家帝王極爲熱衷黃金一樣。說到底,不過是貪財斂財的一種表象罷了。

雖然萬曆帝沒有認真推行老師張居正所制定的一條鞭法,但他對白銀的熱愛卻一天勝過一天。這位皇帝想盡一切辦法要把白銀收歸國庫。

故而,爲了斂財,萬曆皇帝想出了一個“奇招”,就是讓地方官吏定期向他進貢,還把進貢錢財的多少作爲考覈官員政績的主要標準。有了這樣一個愛錢的皇帝,朝廷各級官員的斂財之風可謂上行下效。不僅如此,萬曆皇帝還豢養了許多官宦到各地去橫徵暴斂,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即使是養一隻雞也要向皇帝繳納一定的稅金。

一般說愛財貪財的人,都比較吝嗇,法國巴爾扎克長篇小說《守財奴》中的葛朗臺就是著名的四大吝嗇鬼之一。我想,萬曆帝也好不到哪裏去。我們之所以這樣說,是基於他在小的時候,張居正對他進行了嚴格的教育,常常是衣服舊了也不許更換。張居正認爲,賢明的君主要厲行節儉,不能把珠玉之類的奢侈品看得太重。甚至逢年過節時,小皇帝給太監宮女們的賞賜都很寒酸。可惜,嚴厲的教育並沒有使得小皇帝養成良好習慣,反而暗生不滿。於是,張居正剛剛去世,萬曆帝就派人抄了張居正的家。尤其是當他從張居正家中抄出黃金萬兩、白銀十餘萬兩時,他頓覺老師言行不一,舊日的信念徹底崩潰,令他對錢財的愛好變得更不一般了。

萬曆皇帝是怎樣瘋狂斂財的?

萬曆帝

萬曆皇帝在20歲時,曾有一段時間勤於政務,後來因爲和大臣們的矛盾而罷朝,從此把朝政丟給大太監劉瑾,幾十年不上朝,致使很多大臣一輩子也不知道皇帝長的是什麼模樣。

深居宮中的萬曆皇帝既然沒有了上朝的負擔,乾脆自顧自地沉浸在“發財”的白日夢中。他把後宮的許多宮殿“裝修”成店鋪的式樣,然後命人從宮外買些商品回來,擺放在其中,自己則堂而皇之地坐在椅子上,以“掌櫃的”身份自居,命令太監召喚大臣進宮購物,商品價格則由自己定,既不準還價,也不準不買。這樣的“模擬市場”令皇帝樂此不疲。

因爲熱愛銀子,便想方設法多斂財。就這樣,萬曆皇帝瞄準了採礦業。從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起,明朝在銀禁、海禁之外,新增加了另一禁----礦禁。過去,民間是私自開採銀礦的。而到了萬曆時期,雖然允許個人開礦,但要交很高的“礦稅”。

好容易找到了新的斂財之道,當然不能輕易放過。每遇有奏報開礦的,皇帝就派宦官前往監督。這些公公們只顧奉旨搜刮金銀,有礦無礦他們根本不放在心上。見到礦主的良田美宅,就虛報地下有銀數量,藉此敲詐一番。到後來,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沒開礦,卻也強行把“應得收入”分攤到百姓身上,號稱是“包礦”。

如此大肆搜刮,自然“成果”豐厚。僅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一年,宦官們進獻給萬曆皇帝的白銀就達90餘萬兩、黃金1575兩,此外還有大量的珠寶。不過,進奉皇帝的其實只有十分之一,而十分之九的金銀卻落入了宦官們的中間攔截,被中飽私囊,只要鼓了個人腰包,哪管是否國家吃虧?

這種胡作非爲自然引起了民間的極大騷動。不但百姓反抗,朝中官員也紛紛給皇帝上書,勸他廢除民憤極大的礦稅。後來,萬曆皇帝因爲立太子的事又和大臣們鬧彆扭,他再次躲到深宮中“罷工”,不理朝政,卻唯獨有關礦稅的奏報都批覆得特別快。

有一次,萬曆皇帝生了大病,覺得自己快死了,這才準備廢除礦稅。可到了第二天,他的病竟然奇蹟般地好了,他第一個反應便是:馬上派太監傳令內閣,要追回那道廢除礦稅的諭旨。

萬曆皇帝搜刮了這麼多錢卻捨不得花,全都囤積在府庫裏。尤其令人稱奇的是,邊境四處發生戰事,朝臣們苦苦相求,他纔拿出一點無濟於事的小零頭,而自己收刮的銀子竟因窖藏太久已經變色十分難看了。

於是,上有皇帝“帶頭”藏銀而不用,列位大臣和百姓們也就有樣學樣,競相把銀子埋在地下了。曾有人笑侃,中國古代的富人習慣將銀子埋在地下,是否就是從明朝萬曆年間開始的?

萬曆皇帝是怎樣瘋狂斂財的? 第2張

直到萬曆皇帝死後,礦稅纔算宣告停止。而這幾十年的橫徵暴斂也將大明王朝推向了滅亡的邊緣。因而,很多歷史學家認爲,明朝的滅亡,與過度開採金銀也有着不可小視的干係。

其實,萬曆帝不顧百姓生計大肆斂財的做法,很早就有人極度反感,就連當時有些大臣也認爲這位“當今皇上”腦子不太正常,爲開採金銀,竟弄得民不聊生。對此,“言官”田大益在疏奏中曾經毫不客氣地說:“皇上嗜利心滋,佈滿狼虎,飛而食人,使百姓剝膚吸髓,剜肉刺骨,亡家喪身。”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如此作爲呢?曾有人撰文指出,萬曆皇帝的橫徵暴斂,或許正是幼年時的心理壓抑令他對張居正產生扭曲的報復心態,轉化成一種瘋狂的攫取慾望,令他一心要把更多的錢收歸國庫,卻絕不考慮百姓的疾苦。筆者以爲,這種觀點有些道理,但並不全面。

其一,萬曆帝的大肆斂財,首先是基於他個人本性的貪婪。從外因與內因關係看,內因纔是起決定性的因素。沒有他自身的貪婪無度,焉能有執政期間的瘋狂行徑?

其二,萬曆帝的大肆斂財,是國際國內大環境的影響。可以說,萬曆帝所表現出的那種狂熱的“白銀收藏癖”,正是當時全球“金銀崇拜”的一個縮影;而這個皇帝在紫禁城搞的“模擬市場”,正是跟隨了當時全世界“重商主義”的“時尚”。

其三,萬曆帝的大肆斂財,是明朝滅自萬曆始的明證。許多史家在談論明朝滅亡原因時,常常會針對萬曆年間的方方面面探討和追究過錯過失,錯誤的執政理念、錯誤的經濟政策、錯誤的統治方法,不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嗎?

萬曆皇帝是怎樣瘋狂斂財的? 第3張

可嘆,當歐洲人把“金銀崇拜”和“重商主義”化作發展的動力時,大明的皇宮內卻上演着最腐敗、最變態的鬧劇。明朝滅亡已經深深埋下了種子,在遇到適當時機適合環境怎會不生根發芽結出苦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