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清朝服飾之:清代男子服飾

清朝服飾之:清代男子服飾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王朝時段推行剃髮易服,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明朝的冠冕、禮服。明代男子一律蓄髮挽髻,着寬鬆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髮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一律涇渭分明。 清朝是以滿族統治者爲主的政權機構,滿族八旗服飾隨朝代的變更衝進關內。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着廣大的中原地區。從公服開始逐漸推向常服。

清代男裝主要是長袍和馬褂,袖端呈馬蹄形是歷代不曾見過的。長袍造型簡練,立領直身,偏大襟,前後衣身有接縫,下襬有兩開衩(古時稱“缺褲”),四開衩和無開衩幾種類型。皇室貴族爲便於騎射,着四面開衩長袍,即衣前後中縫和左右兩側均有開衩的式樣,平民則着左右兩側開衩或稱“一裹圓”的不開衩長袍。

在我國文學名著《紅樓夢》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賈母賞花妖”一節中,記述了一段內容“那日寶玉本來穿着”一裹圓的皮襖在家休息,忽聽賈母要來,便去換了一件狐腋箭袖,罩了一件玄狐腿外褂。這裏說明“一裹圓”,是休閒衣服,不可登大雅之堂,所以賈母的到來,必須換掉便裝,改着正式穿戴。滿清時期長袍外面的馬褂身長不過膝,袖寬且短。衣服上的佩飾比較瑣繁,一個金銀牌上垂掛着數十件小東西,如耳挖子、鑷子、牙籤,還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槍之類,佩掛飾物在清代已經形成風尚。

清朝服飾之:清代男子服飾

男裝中以褂最爲盛行,馬褂是旗人男子四種制服之一。四種制服爲禮服、常服、雨服和行服,馬褂即行服。馬褂自康熙年間進入富家後,軍服也用此制。史料《陔餘叢考·馬褂》記“凡扈從及出使,皆服短褂,缺襟袍及戰裾,短褂亦曰馬褂,馬上所服也”。馬褂做爲外用,有單、夾、棉幾種不同做法,一般採用石青、紺色、黑色等較素的顏色,習慣上不用亮紗原料。在乾隆年間,有翻毛皮馬褂,爲貴族服用,官職人員着褂在胸前背後綴有補子叫“補褂”。馬褂又名“德勝褂”。清初馬褂採用天藍色。乾隆時以玫瑰紫爲佳,清末深絳(赤、大紅)最流行,民國時期流行淺灰和淺駝顏色。

清朝服飾之:清代男子服飾 第2張

一張幾乎包含所有當時男裝款式的清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