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近代名人 > 季諾維也夫曾經力壓過斯大林 沒想到卻在關鍵時刻犯混

季諾維也夫曾經力壓過斯大林 沒想到卻在關鍵時刻犯混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23年,蘇聯的政治鬥爭到達了一個巔峯,雖然斯大林的權勢在一步步鞏固,但托洛茨基在鬥爭中接連受挫的情況下,聲望依舊非常高,大小權利集團林立,局勢尚不明朗,平靜的外表下可謂是暗流洶涌。當年的代表會議舉辦前後,部分高層實權派人物半祕密性地舉辦了一次會晤,商討在託派倒臺後如何分配權力。

季諾維也夫曾經力壓過斯大林 沒想到卻在關鍵時刻犯混

這次會議的主角之一是格里哥里·葉夫謝也維奇·季諾維也夫,他認爲雖然在斯大林戰勝託派的過程中自己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但一旦託派徹底倒臺,那麼他與加米涅夫等人一定會受到清算。因此,他要求取消政治局,改組書記處,並讓他與其若干心腹進入權力核心。其實,季諾維也夫的擔心不無道理,縱觀他的生涯,許多主張和做法令人難以理解。稍誇張一點地講,他能夠把自己的政治生命延續到1936年,運氣已經算是非常好了。

我們從“二月革命”那會兒講起:1917年2月,沙皇的統治被推翻,俄國出現了蘇維埃政權和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如何看待臨時政府,以及無產階級革命最終是否能在俄國國內取得完全的勝利,圍繞着這些問題,列寧與不少人發生了巨大分歧。在蘇維埃政權內部,不少孟什維克認爲俄國尚不具備社會主義土壤;在布爾什維克內部,加米涅夫等人又認爲列寧的做法太過極端和突然。

季諾維也夫曾經力壓過斯大林 沒想到卻在關鍵時刻犯混 第2張

原來,對於臨時政府,列寧的觀點是“絲毫不信任和支持新政府”,“要武裝起來,等待時機,消滅反動派。”列寧的主張最終代表絕大多數布爾什維克者的觀點,但在最初一段時間裏,這只是少數人的意願。當年3月17日,季諾維也夫同列寧共同提出:“革命無產階級應給自己提出繼續爲爭取民主共和國和社會主義而鬥爭的任務。”隨後,列寧通過報刊一連發表了5篇文章,提出“如果我們不能武裝奪取政權,歷史是不會饒恕我們的。”他的主張得到越來越多人支持。雖然在1917年4月21日,布爾什維克對列寧的主張進行投票,以2人同意、13人反對、1人棄權的結果暫時畫上了句號,但最終,布爾什維克漸漸形成了兩大派:以列寧爲代表的一夥人支持要武裝推翻臨時政府,以加米涅夫爲代表的另一夥人則反對武裝奪權,認爲蘇維埃政權應當向監督臨時政府的機構這一方向發展,這也得到了斯大林等人的支持。

季諾維也夫曾經力壓過斯大林 沒想到卻在關鍵時刻犯混 第3張

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雖然列寧的觀點遭到否決,但僅僅在半年多時間裏,臨時政府就三次遭遇信任危機,加上對蘇維埃政權的敵對態度,列寧的主張又再一次被提了出來。1917年10月20日,列寧、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托洛茨基、斯大林、索柯里尼柯夫和布勃諾夫7人成爲政治局委員,從這個排名中我們能夠看出,雖然加米涅夫與列寧分歧很大,但在當時,季加二人在當時的蘇維埃政權中地位還是很高的。大會又對列寧的武裝起義方案進行了投票,最終10人贊成,2人反對,投反對票的正是季、加二人。10月29日,布爾什維克的主要領導者們又在大會上討論武裝奪權的問題,這一次,他們以19人同意、2人反對、4人棄權的結果再次肯定了列寧的方案。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身爲核心領導的季諾維也夫卻犯了個混,他同加米涅夫在高爾基主辦的《新生活》上刊發了布爾什維克者要發動武裝起義的聲明。這相當於將組織的機密直接拱手送人,可謂是大錯特錯。然而,當時蘇維埃內部的政治氣氛還比較輕鬆,季、加二人僅僅是在會議上遭到嚴厲批評,加米涅夫提出辭職,季諾維也夫也被要求不準再胡亂發表聲明,列寧要求將二人開除出黨的建議並沒有被採納。

季諾維也夫曾經力壓過斯大林 沒想到卻在關鍵時刻犯混 第4張

“十月革命”前夕,季、加二人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季諾維也夫公開承認:“和平消除危機的最後希望已經消失了。”但兩人仍對建立無產階級政權時機是否合適、俄國是否具備革命勝利的條件等問題感到擔憂,並提出一旦起義失敗,革命很可能被顛覆的擔憂。此時,完全佔據主動的列寧強硬地迴應:“強迫我黨放棄政權的任何企圖都是對無產階級事業的背叛。”隨後,以列寧爲代表的蘇維埃發表聲明,要求少數派做出保證,服從黨的紀律,否則請他們自己離開,去找他們的盟友建立自己的政黨。

列寧的態度使矛盾激化,有點弄巧成拙的意思:1917年11月17日,在季、加二人的帶頭下,一大批所謂的“少數派”一怒之下宣佈退出中央委員會,不少人辭職,退出蘇維埃政府。不過,此時的列寧在革命羣體中的地位已經相當鞏固,即便是季、加二人不斷髮表聲明,呼籲革命人士加入他們,但影響力實在有限。僅3天后,季諾維也夫又帶頭請求“歸隊”。衆所周知,蘇聯政治氛圍一向嚴酷壓抑,季諾維也夫的玩法實在是讓人捏了一把汗。不過,他並沒有因此斷送政治生涯,反而在1919年3月重新回到權力核心。不過,從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看出,作爲政治家的他其實並不成熟,這也爲其後來的悲劇埋下了隱患。

季諾維也夫曾經力壓過斯大林 沒想到卻在關鍵時刻犯混 第5張

正如我們文章開頭所說,在1923年的代表會議前後的半祕密會議上,季諾維也夫公開提出要取消政治局,改組書記處。這樣的提議幾乎得到了全部入會者的贊成,只有伏羅希洛夫強烈反對。很明顯,季諾維也夫當時將矛頭指向了斯大林。原來在當時,被視爲列寧政治遺囑的《給大會代表的信》中批評了斯大林的一些做法,這封信流傳很廣,在蘇聯引發了巨大轟動。季諾維也夫希望藉着這股風頭鞏固自己的權勢,削弱斯大林的影響力,在會議後,他還抓住斯大林未經組織批准就任免幹部的做法無限放大,甚至公然宣稱:“我們不能再忍受斯大林的專制統治了……看來我們如果找不到一個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就將不可避免的進行一場鬥爭了。”

最初,斯大林對季諾維也夫的做法嗤之以鼻,回信中提到:“你們不把問題明確地提出來,卻在圍着問題繞圈子,竭力用拐彎抹角的方式來達到目的,大概以爲別人都很蠢。”然而,季、加二人隨後便開始大肆尋找政治盟友,這終於引起了斯大林的注意。隨後,斯大林就釋放出了一個重要的政治訊號:列寧逝世後,人民委員會主席一職出現空缺。按照蘇聯高層權利分配原則,擔任副主席的加米涅夫應當順理成章地擔任主席,但斯大林卻橫插一手,將自己的心腹李可夫扶正。隨後,斯大林藉助自己的影響,在各個層位上安排自己人,對季、加等“新反對派”形成對峙。一時間,蘇聯高層形成了斯大林、托洛茨基、季加二人爲代表的三大勢力。

季諾維也夫曾經力壓過斯大林 沒想到卻在關鍵時刻犯混 第6張

在1925年12月18日的代表會議上,以季、加二人爲首的“新反對派”對斯大林展開猛擊,加米涅夫誇大斯大林的“獨裁作風”,而季諾維也夫則明確提出,他們的目標就是要“推翻斯大林”。形勢一度對斯大林十分不利,好在在布哈林等人的幫助下,新反對派的陰謀並未得逞。值得一提的是,會議進行到後來,每當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講話時,他們每句話幾乎都會被“我們需要斯大林同志”、“讓斯大林同志講話”這樣的呼聲打斷。這次會議,季、加二人弄巧成拙,他們非但沒能撬動斯大林的地位,反而害慘了自己。從1926年開始,季諾維也夫等人試圖另立領導中央,另收黨費;1927年“十月革命節”前夕,他們又組織起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但這不但沒能拯救他們,反而加速了他們的毀滅。

季諾維也夫曾經力壓過斯大林 沒想到卻在關鍵時刻犯混 第7張

1927年11月14日,季諾維也夫被開除出黨,雖然他隨後承認了錯誤,恢復黨籍,但權勢一落千丈。接下來的大多數時間裏,季諾維也夫被打發分管教育和經濟工作。1932年10月9日,季諾維也夫因爲又試圖搞派別活動再次被開除,1933年5月承認錯誤後再次恢復黨籍。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在列寧格勒遇刺身亡,有“證據”表明,兇手是受到季諾維也夫等人指使。1935年1月,季諾維也夫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但在次年重新審理後,他以“賣身投靠法西斯間諜機關”和領導“暗藏的白衛組織”等罪名被判處死刑,並於8月25日被槍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