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衛子夫最後選擇自縊而亡,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衛子夫最後選擇自縊而亡,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衛子夫,一個無名歌女一路走到漢朝後位的傳奇女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跟着小編一起探尋。

有句話叫“哀莫大於心死”,衛子夫最後之所以選擇自縊,主要是因爲她的心已經死了。受野史和一些影視劇的影響,說衛子夫受寵幾十年是不準確的,事實上,衛子夫不過得寵15年。在其之後,劉徹寵愛的女人特別多,像我們所熟知的李夫人和鉤戈夫人。

在漢朝,除了高祖劉邦之外,若論文治武功,就當屬漢武帝劉徹的名字最爲響亮。僅就成就而言,他甚至超過了先輩,歷史上有"漢唐盛世"之說,其中的"漢"就是指漢武帝時期。

“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女人”,一代梟雄劉徹的身邊自然也少不了“賢內助”。顯然,衛子夫當屬後宮衆多嬪妃中最爲耀眼的一位。那麼問題來了,這樣一個好女人,劉徹爲什麼會讓她自縊而亡,莫不是衛子夫步了呂后的後塵,搞起了外戚干政,抑或是她觸犯了“逆鱗”?都不是!衛子夫的命運是由兒子決定的,她因兒子封后,又因兒子喪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帝、後初遇:這是姐姐平陽公主設的一個局

司馬遷《史記》: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莫不是都爲了一個“利”字?這真不好說,至少發生在平陽公主身上就給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當年,漢景帝劉啓還是太子的時候,納了平民妃王姪,之後幾年陸續生了3個女兒,其中之一便是後來的平陽公主(衛青之妻)。

這麼算起來,平陽公主就是漢武帝劉徹的親姐姐。當時的衛子夫是平陽公主家的歌女,其母是平陽府的家奴。這麼看來漢武帝根本不會跟衛子夫有交集,但恰恰是姐姐平陽公主的苦心經營,才讓弟弟劉徹與衛子夫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

平陽公主之所以設這個局,也是爲了“權利”二字。說道這,我們先引入另外一個人——陳阿嬌。沒錯,就是“金屋藏嬌”的女主角。

陳阿嬌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兩人青梅竹馬,屬於表姐弟的關係。漢武帝能繼承皇位,陳阿嬌的作用不能忽視。陳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劉嫖是漢景帝姐姐,一個在皇帝面前說話很有分量的女人。劉嫖爲了讓女兒將來成爲皇后,與劉徹母親王姪聯手,將慄姬母子扳倒,促成了劉徹的太子之位。

衛子夫最後選擇自縊而亡,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公元前141年,劉徹登基,陳阿嬌被封爲皇后,很明顯,這是一場政治聯姻。但不管怎麼說,劉嫖的願望得以實現。可是讓長公主劉嫖沒有想到的是,女兒的肚子不爭氣,一直沒有懷上孩子,再上養尊處優與居功自傲的態度,讓漢武帝很不爽,甚至漸漸影響到了夫妻感情。

在那樣一個“母憑子貴”的封建時代,陳阿嬌的懊惱自然無處訴說,漢武帝也逐漸頻繁出入於其他嬪妃寢宮,這纔有了劉徹與衛子夫的“邂逅”。

很巧,平陽公主的這個做法,像極了前輩劉嫖的做法。當年劉嫖頻繁敬獻美女給漢景帝劉啓,就是爲了博得弟弟的好感,爲了自己能在權力面前呼風喚雨,能有享不盡的富貴榮華,所以劉啓身邊的慄姬對這位姑姐恨之入骨。反觀平陽公主,她將衛子夫推薦給弟弟劉徹的做法,簡直就是劉嫖“成功經驗”的升級版。

弟、甥居功至偉:衛子夫格外受寵

衛子夫能與漢武帝有一面之緣,平陽公主功不可沒。但除了平陽公主,陳阿嬌的“推波助瀾”也不可忽視。

陳阿嬌沒有給漢武帝產下一男半女,以至於夫妻倆的關係到了冰點。陳阿嬌爲了自己的皇后之位更是不擇手段,採用所謂的“婦人媚道”來博取漢武帝的歡心,不成想,這招邪門歪道不但沒有起作用,反而引火燒身。元光五年(前130年),漢武帝以“皇后失序,惑於巫祝”罪名廢黜陳阿嬌。這位可憐的皇后自此退居長門宮。

從公元前138年衛子夫入宮,到前128年,衛子夫生下皇長子劉據,這10年間,是衛子夫最爲受寵的時光。隨着皇子劉據的誕生,加上陳阿嬌被打入冷宮,衛子夫很快被立爲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

前122年,劉據被立爲皇太子,衛子夫的地位也因此達到了頂峯。

在後宮,衛子夫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可以說是風生水起,但若提起宮外兩個人,則更讓這位太后風光無限。這兩個人就是她的弟弟和外甥,就是大名鼎鼎的衛青、霍去病。

衛青和霍去病都是衛子夫的孃家人,但請不要誤會,衛青、霍去病可沒有沾皇后的光,嚴格意義上說,是衛子夫沾了衛青和霍去病的光。

衆所周知,漢武帝雄才大略,他樂意步履不停開疆擴土,所以人才對他尤爲重要,而衛子夫的孃家人在這方面表現得就很突出。

從公元前133年,馬邑之謀開啓了漢朝對匈奴戰爭的序幕,到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漢匈戰爭暫告一段落,在這十多年中,漢武帝對匈奴發動了數次大規模、高強度的戰爭,而讓漢軍立於不敗之地的就是衛子夫的兩位家人,一位是她的弟弟衛青,一位是她的外甥霍去病。最終,二人因功受封,衛青拜大將軍,霍去病拜大司馬、驃騎將軍。

衆所周知,衛青、霍去病,帝國的兩位鐵血青年,尤其是19歲的霍去病,在千里大漠中閃電奔襲,在當時堪稱傳奇,讓大漢帝國威名遠揚。

由於弟甥兩人於漢朝居功至偉,這讓衛子夫在宮中倍兒有面,當然,對於鞏固衛子夫母子在宮中的地位,的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衛子夫最後選擇自縊而亡,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第2張

無情帝王家:一代賢后香消玉殞

自古君王多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

衛子夫身爲漢武帝的皇后,弟弟衛青爲漢武帝的大將軍,侄子霍去病也是名震天下的冠軍後,兒子則是當今太子,可是衛子夫最後的結局卻是自殺而死。這不免讓人心生疑惑。

前文有述,衛子夫的死,與兒子劉據有關。晚年的漢武帝受到巫蠱之禍的影響,疑心很重,從來忌諱巫術的他從阿嬌時期就被牽扯進去,一直沒有脫身,到晚年更加篤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他也步上了秦始皇的後塵,一個希望長生不老,一個懼怕巫術詛咒,只是漢武帝表現得更爲偏執。

劉據出生時,漢武帝已經29歲,不出意外,劉據就是未來的接班人。但後續一些新情況的出現,讓劉據的太子之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太子劉據之後,漢武帝又分別得了劉閎、劉胥、劉旦、劉髆及劉弗陵五個兒子。可以想象,如果太子劉據一個不是,漢武帝換太子那是分分鐘的事。事實上,當了30多年太子的劉據,最終還是被小弟劉弗陵給替了。此外,漢武帝對太子劉據的種種表現也是“差強人意”,大有“子不類父”的刻板印象,例如漢武帝好動,喜歡改制、用法、興利,而劉據性格好靜,仁恕溫謹,政舉與漢武帝正好相背,這很難討漢武帝歡心。

當權者喜歡什麼,就會有心懷鬼胎的人鑽研什麼。漢武帝對太子劉據態度的悄悄變化,導致朝中勢力暗中分化,有擁護太子的一幫人,也有奉迎漢武帝的一類,當然後一類人還另有所圖,比如按道侯韓悅、水衡都尉江充、黃門蘇文、丞相劉屈氂、貳師將軍李廣利等等。

早在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牽頭與衆大臣就奏請漢武帝做了一個重大的舉措,讓其他皇子到外地就藩,於是齊王劉閎、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就成了第一批就藩的諸侯王。再後來就是昌邑王劉髆。劉弗陵出生於公元前94年,兩年之後巫蠱之禍爆發,所以也就沒有成爲諸侯王。不難看出,霍去病是在維護劉據的利益。

況且這個舉措還規定藩王不得私自入京,這等於是剝奪了他們參與嗣位之爭的資格。但是,霍去病於當年去世,衛青於前106年去世,這就意味着劉據先後失去了兩大靠山。再加上漢武帝與劉據關係的日漸疏離,一些平時對劉據有所忌憚的人,也沒有了敬畏,這就是後來江充敢於與劉據對抗的原因。

小人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收斂,懼怕將來太子降罪的江充,乘漢武帝重病之際先發制人。公元前91年,江充以“巫蠱”陷害劉據,太子恐懼,起兵誅殺江充。這引來丞相劉屈氂攻打太子。劉據與正規軍激戰數日,衛子夫派人動用皇后的印璽和權力協助太子,最後太子喋血京師,兵敗逃亡,最終被追殺於湖縣。此時,正在甘泉宮靜養的漢武帝趕回長安。

漢武帝問責的時候,衛子夫成了罪魁禍首。

劉徹不由分說,直接派人收走衛子夫象徵皇后權力身份的璽綬。其實早在漢武帝跟劉據產生間隙的時候,衛子夫就已經失寵,而面對此時太子的“謀逆”大罪,漢武帝追究責任,當然要拿衛子夫說是。衛子夫對於這一切百口莫辯,她此時也不想多費口舌。

衛子夫最後選擇自縊而亡,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第3張

細分析不難看出,衛子夫以死明志的原因就是絕望。在兒子劉據起兵的前一年,衛氏家族就遭受了重創。姐姐衛君孺舉家被誅,稍後又株連了自己的兩個女兒陽石公主與諸邑公主,還有侄子衛亢等人。劉據兵敗被誅之後,其他三個兒子也被追殺,衛子夫唯一的親人就是尚在襁褓之中的曾孫劉病已(漢宣帝)及對她冷眼相看的漢武帝。所以,此時的衛子夫萬念俱灰,生無可戀,和漢武帝過了一輩子的她很清楚丈夫的爲人,知道事情根本沒有迴旋的餘地,所以她沒有給漢武帝治罪的機會,也沒有給自己辯解的機會。

“高山未盡海未平,願我身死子還生。”女子本弱,爲母則剛。如果能換得兒子的性命,衛子夫肯定能豁得出去,只是她始終未能實現這個願望。

“苟富貴無相忘”,仔細想來,值得玩味。衛子夫做了38年的皇后,其受寵程度可見一斑,但是就在衛子夫死去的那一刻,漢武帝也沒有後悔,因爲那麼多家人被他誅殺,足見他的無情。何況,他還將衛子夫用一口薄棺,草葬於桐柏亭,連陪葬皇帝的資格都不給。不難想象,即便衛子夫以死“謝罪”,也未能波動漢武帝心中那根曾經付出真愛的心絃。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