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蜀漢滅亡之後,關羽和張飛的後人過的怎麼樣?

蜀漢滅亡之後,關羽和張飛的後人過的怎麼樣?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麼蜀漢滅亡之後,關羽和張飛的後人過的怎麼樣?事實就是,張飛一家安然無恙,但關羽後代卻被殺害。究其原因,這其中着實存在些許齟齬之事和隱晦之意。

桃園結義情,共擁知己義

儘管劉備常被人稱爲“劉皇叔”,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早年的他生活並不發達,只是以“織蓆販履”爲生,放到今天看,其實就是製作席子和草鞋來出售的小商販。當然,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多爲善於韜光養晦之人,劉備亦如是。

而關羽和張飛二人就是在劉備尚未發跡的時候與之相遇,當時的關、張皆無名無祿,無功無爵,但身爲白衣的他們皆心懷遠大志向。三人一見如故,於是決定結拜爲異姓兄弟,勿論出身、職業,只在於三人心中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蜀漢滅亡之後,關羽和張飛的後人過的怎麼樣?

爲何“桃園結義”的典故能如此流傳併爲人所稱頌呢?實是劉關張三人只爲情義的結拜舉動頗具有進步意義。

適逢亂世,民生流離,各方勢力爭權奪利,更有甚者如呂布般罔顧仁德傷害親眷,“反覆無義,志在逆亂”。在這般動盪之時,情義、仁善就顯得尤爲珍貴且突出了。劉關張三人出身不同,但能夠衝破門第等級之別而結義,實爲可貴。

三人結爲兄弟後,曾致力於施展抱負、建功立業,在他們一路奮鬥的過程中,三兄弟之間的情誼也在愈加深厚。根據《三國演義》記載,關羽曾以溫酒斬華雄一戰而頗負盛名,此後他又與劉備、張飛聯合與呂布對戰,最終大敗呂布。

且不論“三英戰呂布”的故事是否具有歷史真實性,它的確體現了劉關張兄弟之間的默契配合。呂布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稱,雄武非常人可及,張飛和關羽與其纏鬥已久,劉備的忽然加入使得戰局扭轉,呂布終不敵三人而逃。

關羽失荊州——個人及蜀漢的悲劇

作爲桃園結義的兄弟之一,同時也身爲“五虎上將”的一員,關羽對劉備和所在陣營的忠誠和貢獻自是不必說,在整個蜀漢政治集團的發展歷史中,若說有誰人可堪關羽之地位,那恐怕也是寥寥。

不過,關羽雖然爲劉備集團衝鋒陷陣、建功卓著,但他曾犯下的一大錯誤於蜀漢集團來說,代價和教訓也是不可估量的。這便是“關羽大意失荊州”,此次失敗於義薄雲天、英勇無匹的關羽個人來說是敗筆,於蜀漢來說,更是一場悲劇。

荊州,此爲軍事戰略必守之要地,正是“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對於當時的蜀漢和東吳,荊州都是十分重要的,赤壁之戰時該城實爲吳蜀兩大集團聯合抗曹之地理位置依託。赤壁之後,荊州就被蜀漢長久掌握。

彼時,劉備派駐關羽鎮守荊州,也正是出於看重關羽這一兄弟兼下屬戰將的心理,把荊州這樣一處關鍵位置交予關羽,焉能不說是劉玄德器重他呢?

根據蜀漢的軍事行動,劉備正在奮力出擊漢中攻打曹操,而關羽亦遠在荊州出兵配合。不過,關羽還是忽視了孫權方的行動,陷於東吳呂蒙和曹魏軍團的雙重攻擊圈內,關公大敗,不得不鎩羽而歸,後在敗逃途中被東吳擒住處死。

荊州一城自此被東吳重新收入囊中,而蜀漢政權失去的又何止一座荊州城啊,放眼整個三國曆史,蜀漢丟失的還有能夠突破困境的關鍵,此後,吳蜀的戰略聯盟瓦解,蜀漢政權只能困於一隅,乃至於北伐數年也無所起勢。

個人性格是造成悲劇的重要原因

陳壽在《三國志》中曾這般評價關羽其人,“稱萬人敵,爲世虎臣。然剛而自矜”。

蜀漢滅亡之後,關羽和張飛的後人過的怎麼樣? 第2張

關羽無疑是勇猛的,斬顏良,誅文丑,於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但他也是驕矜自傲的,他的這種高傲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他及他後代家族的悲劇。

孫權曾經提出要和關羽結爲親家,但傲慢如關雲長,根本看不上孫權的兒子,不僅直接拒絕了孫權結親的建議,甚至還直言“我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如此行事,也難保孫權不記恨他,這也爲之後孫權殺關羽埋下了伏筆。

同爲結親一事,張飛的做法或許更有利於家族的存續,他的兩個女兒先後皆嫁與劉禪,劉禪本人如何我們暫且不評價,但蜀國滅國後,張飛後代確實憑藉着這層婚嫁關係,在曹魏也得到了優待,張飛的女兒在劉禪旁也得以善終。

根據《蜀記》所述,蜀國破滅後,“盡滅關氏家”,也就是說關羽後代家族在蜀漢滅國後也盡數被殺了,這與張飛後人在魏國封侯安度的境遇確實大相徑庭。史載滅了關羽後代的是龐德的兒子,這還是要回到關羽當初拼殺衝陣的事蹟。

樊城之戰時,龐德射傷了關羽,關羽刮骨療傷的典故便是因此而產生。後來關羽採取水攻的戰略,使得魏國軍隊淪陷於一片汪洋之中,龐德戰敗被俘後寧死不降,關羽殺了他。

而在蜀漢亡國後,龐德的後代想要爲父報仇也合情合理,畢竟在以儒家思想爲主的古代社會,“父之仇弗與共戴天”,父母親人之仇不應該也不能夠輕易釋懷。爲了替已逝的父親報仇,龐德的兒子便斬殺了關羽的家族。

人們常說,內因是根本,外因是關鍵。將此種道理放在關羽張飛二人家族命運上來看,他們各自的內在性格也確實對其後人的不同命運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關羽剛愎自用,看不起他人,有時爲人處事容易與人生隙和結怨,在他失去荊州敗走麥城被殺後,他本人在世時所行之事的影響便被他的後代所承受。而張飛雖然魯莽粗獷,但其爲人還是比較現實且靈活的,也知道屈從於權勢威壓。

當年桃花灼灼,劉關張三人於天地間結爲“生不能同寢”、但希望“死同穴”的異性兄弟。後來,劉備於白帝城溘然長逝,關羽和張飛也先後去世,桃園結義的三人皆於歷史的長河中相繼凋零。而關張二人的後代,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命運。

關羽的後代在蜀漢政權覆滅後被滿門誅殺,張飛的後代隨着投降的劉禪在魏國得以善終,而關於造成這截然不同的結果的原因,我們不能不提的便是關張二人的不同性格。誠然,關雲長是一位留名青史的英雄將領,但他也確實過於自矜自傲。

從這些歷史故事和情節中,我們或許也能知曉一些爲人處世的道理。比如無論面對怎樣的人,我們都應該不卑不亢,既不過分貶低自我或者俯首帖耳、阿臾他人,也不應當倨傲自矜,養成一個平穩自適的心性,於我們是很重要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