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鰲拜當初那麼囂張跋扈 康熙爲何沒有殺他

鰲拜當初那麼囂張跋扈 康熙爲何沒有殺他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鰲拜那麼囂張,康熙爲何不敢殺他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鰲拜這個人,名氣很大,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

在當年,他是滿洲第一勇士,巴圖魯,功勳卓著,是順治留下的四大輔政大臣之一,在現在,他是自媒體中的熱點人物,被一羣摔跤小孩擒拿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康熙雖然非常痛恨他,給他羅列了30大罪狀,但是最終也沒有判他的死刑,而是把他囚禁了起來,只是鰲拜受不了這種巨大的身份落差,在獄中鬱悶死了。

康熙爲什麼不敢殺鰲拜?

一方面,是康熙的仁慈,他看到鰲拜身上的無數疤痕,這些都是爲了大清留下來的,是鰲拜曾經的榮耀,不禁心軟了。

另一方面,當年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和豪格展開皇位大戰,是鰲拜率領兩黃旗和多爾袞正面硬剛,才促成了順治的繼位,康熙才能當上這個皇帝,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鰲拜絕對是康熙的大恩人。

鰲拜當初那麼囂張跋扈 康熙爲何沒有殺他

不過,這種所謂的“正面硬剛”,只是鰲拜的想法,在多爾袞眼中,鰲拜算個屁啊,還硬剛,一個小指頭都捏死你了。

兩個人都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鰲拜,頂天了算是一個“大院子弟”,而多爾袞,那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在今天,就是“神祕人物”。

多爾袞執掌大權的時候,鰲拜,索尼這些人,哪有拔份兒的資格,能活着就不錯了,看看豪格,皇太極的親兒子,還不照樣被多爾袞玩死了。

皇位大戰,鰲拜誓死效忠兩黃旗

1643年,皇太極去世,此時的鰲拜和索尼都還不是什麼大官。

鰲拜是鑲黃旗副都統,相當於地方大員裏的二把手,索尼是甲喇章京,相當於朝廷裏的一箇中層領導。

但是,這兩個人都是皇太極的死忠粉。

鰲拜不說了,很早就跟着皇太極東征西討,打過察哈爾,打過朝鮮,打過皮島,打過鬆錦之戰,被譽爲滿洲第一勇士。

索尼一開始是文臣,他們原本屬於海西女真,拖家帶口的投奔了努爾哈赤,因爲他和他爸爸倆人精通滿,蒙,漢三種文字,所以皇太極讓他到弘文館任職,授予“巴克什”,就是“博士”的意思。

1629年,皇太極借道蒙古突襲明朝京師,眼瞅着就打到北京城了,崇禎急調袁崇煥回師救援,在戰爭中,皇太極長子豪格突入陣地,被明軍包圍,是索尼拼死進入,把豪格給救了出來。

由於皇太極死的突然,沒有留下任何遺詔,因此,皇位由誰繼承,成爲最大的一個問題,八旗內部爆發了皇位爭奪戰。

當時,清軍尚未入關,還在瀋陽那嘎達,而且,大清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嫡長子繼承製,前兩個皇帝,努爾哈赤是自己打出來的,皇太極是八旗推舉的,因此,皇太極死後,八旗沿用了推舉制度。

當時有資格被推舉的只有兩個人,分別是皇太極長子豪格和努爾哈赤十四子多爾袞。

論實力,倆人真的是不相上下,豪格手握兩黃旗,是皇太極的長子,而且也是戰功赫赫,多爾袞三兄弟手握兩白旗,是努爾哈赤的親兒子,兄終弟及,在女真人眼裏,也是合理合法的。

爲了推舉豪格上位,索尼、鰲拜、圖賴、圖爾格、拜音圖、何洛會、譚泰、冷僧機這8個人結成了同盟,在豪格的府裏進行祕密商議,並一起發誓,堅決擁護豪格繼位。

鰲拜當初那麼囂張跋扈 康熙爲何沒有殺他 第2張

8月14日,八旗會議在崇政殿舉行,會議的唯一事項,就是推舉出新的皇帝繼承人。

會議一開始,索尼就迫不及待的提出立豪格爲繼承人,多爾袞用眼神冷冷的掃射了他一眼:“你算什麼東西,狗奴才,這是我們愛新覺羅的家事,也輪到到你說話,滾出去”。

索尼和鰲拜等人悻悻的從崇政殿裏走出來,鰲拜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他早就密令兩黃旗士兵包圍了崇政殿,大有一種魚死網破的態度,他對兩黃旗士兵說:

“吾輩食於帝,衣於帝,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則寧死從帝於地下。”

看見沒,這態度,今天如果不立豪格,鰲拜就要跟他們玩命。

崇政殿內,也是火藥味十足,畢竟是皇位啊,太誘人了,不僅僅是豪格和多爾袞,皇太極的其他幾個兄弟們,也眼巴巴的看着呢。

多爾袞的同母親弟弟多鐸首先發言,他說:“太祖遺詔裏有我的名字,所以,我有資格繼承皇位”,豪格當然也不能認慫,他針鋒相對的說:“太祖遺詔裏,也有我的名字,憑什麼是你”。

多鐸其實是虛晃一槍,他轉頭又說:“那我們兩個都不當,按長幼來論,應該是二哥代善來當”。代善年齡大了,當個好事佬主持一下局面還行,讓他當皇帝,他沒有這個能力,所以趕緊推辭。

這時候,多鐸才說出他的真實想法:“既然大哥不當,那就讓十四哥多爾袞來當,他有這個能力和威望”。

豪格再次反對:“父死子繼,我是先帝的長子,論資格,我纔是第一繼承人”。這個時候,鰲拜帶領的兩黃旗士兵,在門口山呼海嘯的喊:“支持豪格,支持豪格”。

多爾袞見狀,知道今天是討論不出來結果了,於是就提議休會。第一次皇位繼承人大會就這樣不歡而散。

當天夜裏,皇太極的莊妃(就是後來的孝莊太后)找到了多爾袞,她是要給自己的兒子謀劃一個好前途的。

彼時的莊妃,還不是後來威風八面的孝莊太后,只是一個受氣小媳婦,在皇太極衆多妃嬪中,她是最不得寵的一個,和皇太極之間並沒有太多感情。

在波瀾詭譎的皇宮中,妃嬪一旦不被皇帝寵愛,兒子又沒有當上皇帝,那她的一輩子就完蛋了,只能在後宮孤獨終老,甚至還會被其他妃嬪欺負。

皇太極死後,皇位大戰,硝煙四起,莊妃反而嗅到了一絲反擊的機會。

她對多爾袞說:“目前,你和豪格倆人相持不下,爭奪到最後一定是兩敗俱傷,弄不好,還會讓大清國四分五裂,先帝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會毀於一旦。不如立我的兒子福臨爲帝,你當攝政王,大權還在你的手裏,這樣也能讓豪格主動退出競爭,你會成爲最大的收益者”。

而且,莊妃還向多爾袞暗示,她已經做通了兩紅旗旗主代善和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的工作,三比一,豪格已經基本出局了。

鰲拜當初那麼囂張跋扈 康熙爲何沒有殺他 第3張

送走莊妃後,多爾袞仔細的思考了一下,退出皇位競爭,立福臨爲帝,自己當攝政王,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和豪格競爭,真的有可能導致大清國的分裂,這是多爾袞不願意看到的。大明已經岌岌可危,只差一個機會,女真人就可以入關統治中原,獲得更大的領土和資源。

這是多爾袞和皇太極努力多年的結果,他不能因小失大。況且,福臨才6歲,自己這個攝政王,就相當於皇帝,只是一個名義的區別。

其次,多爾袞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兒子,而且他在打仗的時候傷了要害,以後也生不出兒子了,即便是他當了皇帝,也不能傳下去了,到時候, 還會引起皇位大戰,於江山不利。

第二天,八旗會議重新召開,濟爾哈朗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立福臨爲新帝,由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共同當攝政王。

這個方案,出乎豪格的意料,他沒想到自己突然之間成爲了棋子,而且,代善也是默許的,豪格突然明白,自己被拋棄了,兩黃旗選擇了新的代言人,而且似乎和兩白旗,兩紅旗,鑲藍旗達成了一致意見。

就這樣,豪格也被迫退出了競爭,八旗會議一致通過,立6歲的福臨爲新帝,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

對於鰲拜和索尼等大臣來說,這個結果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無論是豪格還是福臨,都是先帝皇太子的兒子,他們總算是做到了維護先帝一脈的責任。

原本以爲是自己的勝利,沒想到,這纔是他們噩夢的開始,鰲拜,索尼被多爾袞一頓狂虐,按在地上使勁兒的摩擦,摩擦,再摩擦。

多爾袞執政的6年時間裏,鰲拜和索尼的主要任務就是,想辦法活着!

多爾袞上位,鰲拜被處處打壓

多爾袞當上了攝政王,雖然他大權在握,與皇帝無異,但是,畢竟不是名正言順的皇帝,因此,他心中是有氣的,給他帶來這種氣的,就是鰲拜,索尼,豪格,另外就是濟爾哈朗。

於是,多爾袞展開一些列手段,對這些人進行了無情的報復。

鰲拜當初那麼囂張跋扈 康熙爲何沒有殺他 第4張

先來說一下濟爾哈朗。

他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但是,從小就跟隨努爾哈赤生活,和皇太極的關係非常好,也深受努爾哈赤的喜愛,是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中,唯一一個不是皇室直系子孫的人。

1644年,跟隨多爾袞入關,被封爲“信義輔政叔王”,是大清朝除了多爾袞以外,唯一被稱爲“叔王”的人。

1647年,濟爾哈朗修建自己的府邸,一不小心超了規格,擅自使用了銅獅、銅龜、銅鶴,因此,被多爾袞罷免了輔政王之職。

從此以後,多爾袞就是成了唯一的攝政王,再也沒有人能制約他了。

他把皇帝的玉璽拿到自己的府上,大臣們朝拜完順治後,還要到多爾袞的府上朝拜,甚至,多爾袞還一再提升自己的封號,從皇叔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最後變成“皇父攝政王”。儼然以皇帝自居。

1648年,貝子屯齊、尚善、屯齊喀等誣告濟爾哈朗,說他當年明知道兩黃旗擁立豪格,而不進行舉報,而且,清軍入關的時候,居然讓鑲藍旗走在隊伍的前面,明顯違反了規定,於是,多爾袞削去了的親王爵位,改爲郡王。

濟爾哈朗,再也沒有能力與多爾袞抗衡,只能唯命是從。

再來說一下豪格。

豪格就比較慘了,現在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是因爲他死的比較早。

在清軍還沒有入關前,豪格就因爲“言語中傷攝政王”,被多爾袞削去了爵位,這個罪名,簡直是小題大做,所謂“言語中傷”,估計也就是在背地裏對多爾袞罵罵咧咧。

都被你給擠兌下去了,背後罵幾句,再正常不過了,是個人都會這麼幹,即便是當面罵了,也是很有可能的,要不然還是個爺們嗎?

1644年,清軍入關後,多爾袞大肆封賞,又重新恢復了豪格肅親王的爵位,並給他派了一個差事,去追剿張獻忠部。

豪格二話不說,帶着鰲拜就上了戰場,一路追剿,斬殺張獻忠上萬人,並親自射死了張獻忠。

這麼大的戰功,本來應該嘉獎,但是,多爾袞又找到了豪格的毛病,說他的部下有人冒領軍功,把豪格給打入了大牢。

這事兒整的,一看就是針對豪格,手下犯錯,豪格頂多是負有領導責任,給個記過處分就行,真正應該處死的,是冒領軍功的人。

豪格也是太憋屈啊,死在了獄中,年僅40歲。更讓她憋屈的是,他死後,他的大老婆,小老婆們都被多爾袞給霸佔了。

鰲拜當初那麼囂張跋扈 康熙爲何沒有殺他 第5張

再來說說一下索尼。

清軍入關後,索尼晉封爲二等昂邦章京,仍然是一箇中層幹部,不過,他處處和多爾袞作對。

此時,當年一起發誓擁護豪格的八個人已經分道揚鑣,圖賴、圖爾格、拜音圖、何洛會、譚泰等人投靠了多爾袞。

索尼揭發譚泰私自隱藏聖旨,被捕下獄,譚泰也反咬索尼一口,說他私自把內庫的漆琴贈與他人,於是,索尼被削去了爵位。

1648年,濟爾哈朗被人誣告的時候,也連帶着把索尼處理了,罷了他的官職,把他打發去給皇太極守陵去了。

最後說一下鰲拜。

鰲拜是滿洲第一勇士,打仗是一把好手,因此,多爾袞繼續留用鰲拜,讓他爲自己衝鋒陷陣,但是,打擊是不可避免的。

1644年,清軍入關後,阿濟格帶領鰲拜等人去追擊李自成,大獲全勝。阿濟格狂妄的不行,私下裏稱呼順治皇帝爲“這個小子”,被人舉報。多爾袞讓鰲拜和譚泰召集部隊,然後,讓阿濟格當着全體將士的面進行“深刻檢討”。

此時,譚泰已經投靠了多爾袞,他覺得這樣做會讓阿濟格很沒面子,畢竟,多爾袞,阿濟格,多鐸三人是一奶同胞,是真正的親兄弟。

於是,譚泰就沒有召集部隊,鰲拜也沒有多想,同意了譚泰的意見,結果,因爲這事兒,鰲拜被罰了100兩銀子。

你說,這上哪兒說理,明明是阿濟格犯錯誤了,最後受到懲罰的卻是鰲拜。在譚泰舉報索尼的時候,鰲拜也多次爲索尼說話,也被處罰幾次。

1648年,鰲拜帶兵追剿張獻忠,大獲全勝回來,手下有個參領希爾良,冒領軍功,又被罰了100兩銀子,這還不算完,4月,又有人翻舊賬,說他當年爲了擁立豪格,帶兵包圍崇政殿,是大不敬,被革職爲民。

濟爾哈朗被誣陷的時候,鰲拜也沒有跑的了,不過,他最後交了罰款,被免於處罰了。

可以說,在多爾袞執政的6年中,鰲拜無論立多大的功,都不會得到獎賞,反而是不斷的被打壓,哪怕是一點點小事,都會扣到他的頭上。

好在,鰲拜和索尼倆人終於熬了出來,1650年,多爾袞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

守得雲開,鰲拜成爲輔政大臣

多爾袞死後,那些他曾經打壓過的人,都開始反攻倒算了。

首先跳出來的就是濟爾哈朗,這幾年,濟爾哈朗是被壓的死死地,他早就憋屈壞了,與三位親王一起聯名,歷數多爾袞的罪狀。

甚至連多爾袞曾經的手下,蘇克薩哈,也跳出來揭發自己的前老闆,真是有一種牆倒衆人推的感覺。

最高興的人,還有順治皇帝,當了6年的傀儡,堂堂大清皇帝,活在攝政王的陰影下,更讓他不能忍受的是,多爾袞居然搞自己的母親孝莊太后。

鰲拜當初那麼囂張跋扈 康熙爲何沒有殺他 第6張

於是,順治將多爾袞開棺鞭屍,削去爵位。這位大清第一攝政王,生前有多風光,死後就有多悲慘。

1661年,順治去世,臨死前,他任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爲四大輔政大臣。

多爾袞死了,順治死了,鰲拜,才迎來了他人生中的巔峯時刻。

這四位輔政大臣中,索尼位居首位,但是,他已經年齡大了,他是努爾哈赤時代的人,歷經四朝,已經不怎麼過問政事了。

蘇克薩哈是“投誠”過來的,原來是多爾袞的人,靠着出賣前老闆,獲得了順治的信任,因此,鰲拜從來沒有把他放在眼裏。遏必隆是個騎牆派,對鰲拜沒有什麼威脅。

因此,鰲拜雖然位居四大輔政大臣之末,但是,他卻是妥妥的實權派。

鰲拜是鑲黃旗人,多爾袞是正白旗,當年清軍入關的時候,多爾袞把大量的良田都給了正白旗,給鑲黃旗的都是一些不太好的地,鰲拜掌權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和正白旗換地。

原本,鰲拜以爲憑藉自己的地位,這件事應該辦的很順利,沒想到,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三人聯名反對,鰲拜氣憤極了,想要把這三個人給處死。

這件事驚動了小康熙,他心裏明白,這三個人只是秉公執法而已,並沒有什麼大錯,因此不同意處死他們,但是,鰲拜還是揹着康熙,處死了這三個人。

康熙留下了眼淚:“沒想到,我和我爸爸一樣,也成了傀儡”。

抗命處死這三個人,康熙居然連個屁都不敢放,鰲拜更囂張了,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狂奔。

索尼雖然老了,但是還沒有糊塗,他看見鰲拜不可一世的樣子,知道他已經忘記了初心,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誓死擁護先帝的熱血青年了,變成了一個擅權專政的大老虎了。

於是,在索尼臨時前,他建議康熙儘快親政,一旦親政,鰲拜就要還權於皇帝,就能對他形成制約。

1667年,康熙14歲了,他按照順治的慣例,也宣佈親政。

蘇克薩哈其實早就看不慣鰲拜了,趁着這個機會,他主動宣佈辭去輔政大臣的職務,因爲皇帝已經親政,就不需要輔政大臣了。

蘇克薩哈辭職,其實是對鰲拜的一種逼迫,既然排名第二的蘇克薩哈都辭職了,你鰲拜又有什麼理由賴着輔政大臣的位置不走。

沒想到,鰲拜居然連蘇克薩哈都敢整,而且,是直接把蘇克薩哈給處死了,身爲四大輔政大臣最末的鰲拜,居然把排名第二的輔政大臣給處死了,這絕對是驚人之舉。

但是,康熙依然不敢把鰲拜怎麼樣,因爲他剛剛親政,還沒有掌握大權,朝堂之上,到處都是鰲拜的人,康熙也是舉步維艱,他只能忍耐。

1669年,康熙召鰲拜過來商量事情,鰲拜全無防備,在他眼裏,康熙就是整天和一幫小屁孩玩摔跤,不務正業的皇帝,沒什麼好擔心的。

沒想到,就這這一幫玩摔跤的布庫少年,擒拿住了滿洲第一勇士鰲拜,康熙定下他30大罪狀,打入大牢。

康熙去牢中看鰲拜的時候,鰲拜掀起了自己的上衣,露出了一刀刀疤痕,他說:“這些,全部都是爲了大清國而挨,其中一個刀疤,還是爲了救皇太極才留下,我是大清的功臣啊”。

康熙心軟了,他也知道,鰲拜是功臣,沒有他出生入死,沒有他當年立挺豪格,皇位就不會落到順治手裏,也輪不到他康熙來當皇帝。

因此,康熙並沒有處死鰲拜,只是把他囚禁了起來。

但是,從擁有絕對權力的輔政大臣,到低落人間的大牢,這種巨大的差距,讓鰲拜接受不了,沒多久,他就病死在了大牢裏。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索尼做到了,鰲拜卻忘了初心,這也是他最終落得囚禁之死的原因。

原本,他是可以留名千古的,可惜,一念之差,錯誤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