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代科舉考試有作弊嗎 古人作弊手段有多高明

古代科舉考試有作弊嗎 古人作弊手段有多高明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3.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科舉考試有沒有人作弊?作弊手段高明嗎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中國封建王朝時代,一個最大的進步就是有了科舉考試,這是一個時代的進步,因爲這徹底的激活了平民進入上層社會的通道。

但你知道嗎?科舉並非一直存在,最早科舉制度是從隋朝開始的,隋文帝楊堅開創的科舉考試,用來選拔優秀人才,後來唐朝繼承了這個優秀的方法後,歷朝歷代一直沿用到清末。在科舉以前有着不一樣的考察手段,而且作弊範圍很大。

隋朝以前是九品中正制,這個制度是完全的壟斷了入世爲官的渠道,而在晉朝以前實行的是察舉制。這兩種制度其實都非常侷限,比如察舉制,如果你發現了 一個人才,那麼就向上級推薦,如果上級也覺得是位優秀人才,那麼就可以當官了。那個時候以孝治天下,所以唯一能考察的就是你孝順不孝順,但這個玩意兒是可以作假的,所以才冒出來了很多奇葩的騷操作,什麼臥冰求魚,大意是母親想吃魚,但是冬天河面凍上了,然後這哥們就脫了衣服趴在冰面上,把冰捂出一個冰窟窿好抓魚給母親吃。爲了母親吃魚能做出這樣的犧牲,這得多孝順,然後就能順利的被舉爲孝廉,等於就正式進入了仕途。至於爲什麼不用石頭砸個窟窿,或者用錘子這些工具,那就自動被忽略了。24孝裏面一大堆的這種奇葩操作,這其實就是作弊,而且是光明正大的作弊,人家爲了孝順顯得傻傻的,你管得着麼。

而九品中正制就已經是完全的作弊和壟斷了,你得在士人集團的組織裏面,如果不在,那麼你就是趴着暖化了整條長江的冰,也當不了官。因爲官僚系統的話語權都在整個貴族和士人集團的手中。比如,我家的孩子該當官了,你家的也該當官了,那麼我們就交換着推薦一下唄,我推薦你的孩子,你推薦我的孩子。而且這種作弊手段,就是大大方方的擺在你面前,你還不敢毛病。

古代科舉考試有作弊嗎 古人作弊手段有多高明

科舉考試算是這幾種方式當中相對公平的一種了,起初科舉並非只考四書五經,還有醫學,建築學等稱爲明經科。只是到了後來,士人集團的話語權越來越重,就逐漸以經學考試爲主了。而且我們知道的所謂武舉考試一開始也是沒有的。

科舉考試隨着時代的發展,逐漸完善,而且並不是我們看影視劇裏面的那樣,揹着書包去京城考試就行了,科舉沒有加考或者恩科的情況下每三年考一次,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合格的叫秀才,也叫茂才。鄉試,省級舉行考試,生員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爲舉人,第一名稱解元;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爲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應試者爲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中一甲三人,殿試後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按殿試、朝考名次,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

古代科舉考試有作弊嗎 古人作弊手段有多高明 第2張

一般來說,舉人就可以做官了,舉人是每個地方上的候補官吏,有職位缺口的時候,只要當地上報推薦了,一般舉人就可以上任了。進士也是候補官員,不同的是,進士經過殿試後等於算皇帝的學生,俗稱天子門生,地位要高於舉人,而且有極大可能可以在京城混個工作熬資歷。

對於普通讀書人來說,這已經是一步登天的途徑了。比我們現在的高考難度大了太多了,現在的高考僅僅是高等學府選拔學生的考試而已,科舉可是直接選拔官員的。而且三年一考,考不上又得等三年,在古代,那種白鬍子老爺爺參加考試的情況比比皆是。那麼有沒有作弊的呢?有,而且很多。唐代科舉最常見的作弊方式就是"行卷"和"通榜",所謂"行卷",就是請社會上有聲望的名人爲自己的作品製造聲譽,增加錄取的概率,我們熟知的大詩人白居易就因"行卷"而獲得主考官的賞識,在27歲的年紀就考中了進士。宋代以後,和現在一樣,打小抄是最常見的作弊手段了,問題的關鍵是怎麼把考試資料帶入考場,在這方面,古代的考生們最大限度的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在宋朝,考生們經常把物品藏在衣服和鞋帽內,有的人還把衣服做成了雙層,將資料縫進夾層,到了考場再拆開抄襲,到了明清時期,連硯臺都被開發出了夾層,在乾隆九年的順天鄉試中,有幾個考生甚至將資料夾帶在捲尺和內褲之中,真是令人歎爲觀止。

古代科舉考試有作弊嗎 古人作弊手段有多高明 第3張

到了清朝,這一現象更加普遍,文教發達的江南士子在本地面臨的考試競爭相當激烈,於是他們就經常跑到文教相對落後的北方地區參加考試,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弟、晚晴實業家張都曾經冒籍跨考過,可見冒籍跨考已經是當時科舉考試中難以根除的頑疾之一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