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士燮執政期間,有哪些爲政舉措?

士燮執政期間,有哪些爲政舉措?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彥,蒼梧廣信人,漢末至三國時期割據交州一帶的軍閥。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士燮年少時師事學者劉陶,其後逐漸升任交趾太守。後被朝廷加職綏南中郎將,遷安遠將軍,封龍度亭侯。在步騭接管交州時積極配合,歸附孫權,被孫權加爲左將軍;此後又因誘降益州豪族雍闓而遷任衛將軍,進封龍編侯。任交趾太守四十年。黃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享年九十歲。有《士燮集》《春秋經注》《公羊注》《穀梁注》等傳世,今多已佚失。

爲政舉措

在士燮執政交州前夕,交州的經濟、文化相對中原來說還是非常落後。

士燮執政期間,有哪些爲政舉措?

而士燮爲政開明,在他的統治下,交州爲當時的世外桃源,居民富庶,安享太平四十餘年。許多中原人也紛紛南下交州避難,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學文化,促進了交州的繁榮發展。

士燮熱愛學術,治學精微,而且胸懷若谷,寬厚待人,禮賢下士,所以數以百計的中原名士前來投靠他,其中名望較大的有劉熙、薛琮、程秉、許慈、劉巴、許靖、桓曄、袁徽、牟子、康僧會等人。牟子便是在這個時期,寫成佛教要籍《牟子理惑論》。

士燮喜愛儒學研究,重視儒學傳播,與前來交州避難的儒家學者一起交流儒家學術,著書立傳,掀起了交州儒學興旺發達的局面,造就了嶺南文化史上的黃金時代。正是士燮的統治和他對教育文化的重視,使得儒學在交趾地區的傳播得到了一次歷史性的飛躍,交趾成爲當時南方的學術文化中心。

交州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陸交通使其在漢代三國時期成爲中外文化交流的樞紐,它既是中原文明對外交流的窗口,又是瞭解引進外來文化的南大門。士燮掀起的儒學熱深深地影響了越南等周邊國家,受到了越南民衆的高度讚賞,士燮被越南統治者和學者尊奉爲“士王”、“南交學祖”,先入帝王廟,後入文廟,至今祭祀不絕。

士燮不僅將儒學傳入交州,而且對越南文字的創造也作出了貢獻。明代嚴從簡《殊域周咨錄》說士燮“取中夏經傳翻譯音義,教本國人,始知習學之業。然中夏則說喉聲,本國話舌聲,字與中華同,而音不同。”士燮爲越人創作‘喃’字,假借漢字形聲演爲越字,爲古越文字之嚆矢。士燮並將漢字音韻譯作越聲,平仄都有一定方式,越人之所以能吟詩聊對,都是因此。正由於此,越南人至今懷念、歌頌士燮的功績。

士燮執政期間,有哪些爲政舉措? 第2張

軼事典故

死而復生

士燮曾經病死,而且已過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藥與士燮服下,再把水含在他口中,手捧其頭不住搖動以消融丸藥,服後不久,士燮即能開目動手,臉上漸復人色,半日而能起坐,四日更復能說話,終於恢復常態。

墓旁靈異

據《異苑》記載:士燮在漢末死於交趾(事實上已經是三國時期),於是葬在南邊而墓旁常常有不規律的靈異事件發生。多次遭遇戰亂,而沒有人敢發掘。東晉興寧年間,交州刺史溫放之騎馬前往,想要打開察看,結果在歸途中上墜馬而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