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在選擇託孤大臣的時候 劉備爲什麼選李嚴而不是趙雲

劉備在選擇託孤大臣的時候 劉備爲什麼選李嚴而不是趙雲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劉備選擇託孤大臣,在一文一武的情況下,爲何選李嚴而不是趙雲?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引言

在封建王朝時期,君主在去世之前,一般會指定一些自己信得過的大臣,讓他們輔佐新皇帝順利登基,那些輔佐新皇帝登基的大臣也被稱爲託孤大臣。古代的託孤大臣很多,比如唐太宗的託孤大臣長孫無忌,順治帝的託孤大臣鰲拜等人,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在漢末三國時期,一般君主去世之前,也會指定一些託孤大臣來輔佐新王登基。在一般條件下,漢末三國時期的託孤大臣一般都不止一位,其目的是防止權力過於集中,日後新皇帝難以應對,再加上文武兩大人才本來就是相互獨立的,因此帝王在去世後,選擇一文一武作爲託孤大臣也是合情合理的。

劉備的託孤大臣

劉備率軍東征失敗逃回白帝城,此時的劉備已經是油盡燈枯了,他此生再也沒有能力領兵作戰,因此在他僅剩的那點時間裏,他要爲劉禪選擇託孤大臣,來應對劉備自己去世後劉禪繼承自己的問題。

劉備的託孤大臣大家都知道,一共有兩個人,分別是諸葛亮和李嚴。諸葛亮能作爲劉備的託孤大臣,自然是非常適合的人選,因爲諸葛亮善於治理國政,而且各方面能力頗佳,同時對自己也很忠心。劉備有識人的能力,諸葛亮這麼好的一位託孤大臣,他豈能錯過?

劉備在選擇託孤大臣的時候 劉備爲什麼選李嚴而不是趙雲

問題的關鍵在於,劉備在選擇另一位託孤大臣的時候,選擇了李嚴這麼一位在當時貌似並不是非常起眼的人,要知道當時跟隨劉備的趙雲,魏延,陳到等人均在,而且能力都還十分不錯,爲什麼會選擇李嚴,而不是趙雲,魏延等人呢?

趙雲等人爲何無法勝任託孤大臣?

劉備雖然在當時已經失去了荊州,地盤僅僅佔據了益州和漢中這一片,但劉備集團的派系還真不少,比如荊州派,益州派,東州派,各大派系之間需要平衡,不能過度偏袒一方。諸葛亮是荊州派,因此荊州的其他人如魏延,陳到等人已經被排除了。

趙雲是劉備起兵時期的嫡系人物了,他的劉備身邊的資歷比諸葛亮還要大很多,按理來說,作爲武將的首選人物,劉備應該讓趙雲爲託孤大臣。趙雲不僅忠誠,而且爲人十分正直,在品格方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趙雲有一個缺點十分明顯,就是他的年齡。

趙雲自從公孫瓚起兵時期就已經跟隨他了,他的年齡應該比劉備小不了幾歲,與張飛類似。託孤大臣的年齡太大,有點起不到託孤大臣的作用,因此趙雲從年齡上來講已經被排除了。再者,趙雲與諸葛亮等人的關係較好,起不到權力制衡的作用,這會讓東州派與益州派有想法,因此立趙雲爲託孤大臣是不妥的選擇。

劉備在選擇託孤大臣的時候 劉備爲什麼選李嚴而不是趙雲 第2張

劉備找第二名託孤大臣其實是比較難的,因爲當時益州派的吳懿是實權將領,但劉備忌憚外戚實力太大導致劉禪無法應對,因此吳懿吳班等一幫實權武將被排除了。就在劉備找不到第二位合適的接班人的時候,李嚴出現在劉備的視野中。

李嚴憑什麼能成爲託孤大臣?

李嚴,南陽人,早年在荊州牧劉表手下做過官,主政秭歸。曹操攻打荊州的時候,荊州大多數名士都歸順了曹操,但李嚴除外,他看不上曹操,選擇逃到了西蜀地區,劉璋因爲他的才能任他爲成都縣令。

劉備在選擇託孤大臣的時候 劉備爲什麼選李嚴而不是趙雲 第3張

劉備攻打益州期間,李嚴率衆投降劉備,這讓劉備非常高興,劉備主政益州後,李嚴被重用。李嚴多才,他參與了《蜀科》的的制定,懂得朝廷律法,是難得一見的大才。

最爲重要的是李嚴能帶兵打仗,在劉備與曹操在漢中決戰的時候,劉備的後方出現了叛亂,馬秦、高勝起兵造反,聚集了數萬人之衆,此時的劉備已經無暇顧及後方了,李嚴主動爲劉備分憂,只率本部人馬前往平叛,以五千部曲大勝叛賊幾萬人之衆,平定了叛亂。

劉備在選擇託孤大臣的時候 劉備爲什麼選李嚴而不是趙雲 第4張

李嚴平叛成功後,劉備更加器重他了,加封了李嚴爲輔漢將軍。輔漢將軍並不是什麼重號將軍,但在劉備的官職中,有個“漢”字的將軍基本上都是劉備所信任的嫡系人物,因爲劉備打着“興復漢室”的旗號,“漢”字在劉備那裏意義很大。

結語

其實,自從劉備兵敗夷陵後,在永安入住後,就立馬徵召李嚴進永安宮,並且拜他爲尚書。從這一點看出,劉備已經把李嚴作爲自己的託孤大臣之一了,並且給予了李嚴兵權,劉備對他已經是十分信任了。

總的來說,李嚴被劉備選爲託孤大臣,其主要原因在於李嚴能文能武,是一個全面型人才,這點與《三國演義》中李嚴的形象不太一樣。再者劉備考慮到益州各個派系之間的權力需要平衡,或許還考慮到大臣之間權力要互相制約,不能讓諸葛亮一人獨大,這樣不利於劉禪在日後管理朝政大臣,劉備在選託孤大臣這方面,可謂是苦心孤詣。

參考資料:《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