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他和馮太后吵了一跤 最後竟然選擇出家了

他和馮太后吵了一跤 最後竟然選擇出家了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7.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獻文帝爲什麼要出家,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獻文帝不管不顧殺了馮太后的情人李奕,哪怕是親生母親,這馮太后能輕易原諒了他嗎?當然不能,從此之後,獻文帝和馮太后之間的感情便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裂痕,這不僅影響着二人之間的關係,甚至導致皇帝做出了一個異乎尋常的決定,那就是出家、禪位。獻文帝真的想皈依佛門嗎,他打算禪位給誰?這個決定跟他與馮太后之間的矛盾有沒有關係?答案是,有。公元471年,年方十八歲的獻文帝拓跋弘突然提出,說因爲自己篤信佛教,對朝政事務不感興趣,一心圖個清靜,不想當皇帝了,決定禪位於皇叔京兆王拓跋子推。

他和馮太后吵了一跤 最後竟然選擇出家了

信佛教竟然信到連皇帝都不想當了?司馬光《資治通鑑·宋紀》說:拓跋弘聰明睿智,少年老成,性格剛毅果斷,喜歡黃帝、老子的學說和佛教,經常找一些文人學士跟和尚來,一起談論佛理和玄學。他還不喜歡富貴,常常流露出想要脫離塵事甚至出家的念頭。魏晉時期,一些文人把黃老之學和儒學結合起來,發展成爲玄學,其中有些人偏重黃老之學,有些人則偏重儒學或者佛學。獻文帝拓跋弘顯然是黃老、玄學、佛學都喜歡,更加偏愛佛學一些。拓跋弘要是光跟文人雅士以及和尚們談談玄學佛學也就罷了,問題是他已經遠遠不止於一般人的清談、玄談,而是徹底付諸實踐,索性連皇帝都不想當了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是真心的嗎?

他和馮太后吵了一跤 最後竟然選擇出家了 第2張

佛教在三國兩晉時期得到了迅速傳播。它在北魏有特別大的發展,就和皇室成員的篤信有密切關係。大名鼎鼎的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和著名的龍門石窟就是分別在北魏前期和後期開鑿的,裏面的精美石雕佛像,已經成爲世界聞名的文化遺產。拓跋弘當皇帝之後,信得更加虔誠。京師平城本來已經有許多大廟,爲了慶賀皇長子拓跋宏,就是後來的孝文帝誕生,拓跋弘下令在平城建立了一座規模宏大的永寧寺,造了一座底座非常寬大,高三百多尺相當於現在七十多米的七層寶塔,時稱天下第一高塔。又在天宮寺建造了一座相當於現在十米高的釋迦牟尼像,“用赤金十萬斤,黃金六百斤。”佛教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個“浮屠”也作“浮圖”,就是寶塔。由於建造高層建築技術難度大的關係,不少七級浮屠只是外觀七層,實際上裏面是五層。不過這永寧寺確確實實是七層。七十多米相當於現在一座二十層樓,在沒有起重、提升機械之設備的古代,其難度之巨大可以想見。

他和馮太后吵了一跤 最後竟然選擇出家了 第3張

拓跋弘也沒有白信佛教,他確實比較善良。就在殺害李奕兄弟之前的一年,正月裏一些州發生饑荒,他降詔“開倉賑恤”。他在此前的公元470年三月降詔說,百姓因病而苦,常常死於非命,使他痛心疾首,夜不能眠。獻文帝要求各地廣泛召集好醫生,想盡辦法多采好藥,救護衆多患病的老百姓。可以向全國宣佈,老百姓凡是有病的,當地官府要派醫生到家診治,該用什麼藥,一律供給。不但免費看病吃藥,官府還要派醫生出診,只要病情需要,用多少藥統統公費!這種醫療保障的廣泛性和徹底性已經超過了今天,在當時自然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不論北魏各地是不是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做到多少,至少獻文帝這個想法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小編相信一定有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執行了。

他和馮太后吵了一跤 最後竟然選擇出家了 第4張

皇帝篤信佛教到了甚至不想當皇帝的地步的古怪事,歷史上也不是完全沒有。比拓跋弘晚四五十年的南朝梁的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就信得不得了。拓跋弘還只是想想而已,後來並沒有堅持實行。即使實行了,不當皇帝,也不至於真的出家當和尚,估計是弄個什麼閒散的“王”,在宮裏成天跟文人雅士和尚們談玄論佛而已。梁武帝可是來真的了,用咱們現在的話來說,那是真正付諸實踐了。他曾經於公元527、529、546、547年四次到寺廟捨身,說是非要當和尚不可。其實他知道肯定有大臣和太監會千方百計把他從廟裏弄回宮裏來,一天都不會耽誤。他也知道,宗室裏、大臣中不會有哪個敢趁皇帝捨身到廟裏當和尚的時候出來爭奪皇位,那是找死。誰都明白六十三歲的皇帝鬧出家是爲了向佛爺表明自己的虔誠心跡,再有就是皇帝年事已高,希望佛爺多賜給若干年陽壽。皇帝是頂層集團的總頭目,許多貴族、大臣、太監以及各色人等都是纏繞在皇帝這棵參天大樹上的藤蔓,或者大樹庇廕下的小草。所以這棵大樹萬萬不能倒,否則他們的利益都會受到嚴重損害。

他和馮太后吵了一跤 最後竟然選擇出家了 第5張

梁武帝第一次待了四天就被接回宮來,這次朝廷沒花錢。從第二次起,也不知是誰出的主意估計廟裏還沒有人擁有如今已經普及了的商業頭腦—都是朝廷花大價錢把梁武帝從廟裏贖出來的。當然哪個廟也不會說,你們拿錢來,我們才能把皇帝放了。誰敢說這話他有幾個腦袋?當然都是大臣、太監們自覺自願恭恭敬敬送上去的。錢還不能花少了,要不然皇上面子不好看。皇帝值多少錢?那是無價的!少了拿不出手,連太監也臉上無光。反正花的又不是他們自己的錢。樣子總要做得好看點,越真誠越好。做樣子有時候也挺要緊的,也算得上是一門學問或者藝術,因爲有助於樹立皇帝的光輝形象。廟裏也不能馬上就收錢。佛門清淨之地,即使真心想要,也總要擺擺聖潔的樣子,等大臣、太監們一而再再而三地請求,最後才勉爲其難地收下。皇帝也不會大臣拿錢一贖就出來,說不定還要訓斥太監幾句,多少還要再待幾天表示誠心誠意。最後實在是被大臣、太監勸得沒法子了,爲江山社稷、天下蒼生計,只好回去繼續當皇帝。

他和馮太后吵了一跤 最後竟然選擇出家了 第6張

第四次出家時間最長,當了三十七天和尚。這後三次的贖金總計花了四萬萬個錢,就是修個巨大的金菩薩像也足夠了。蕭衍第四次重新回到皇帝寶座之後就不再鬧騰出家的把戲了。大概由於當時已經八十三歲在廟裏當和尚身子骨有點吃不消,反正意思也到了。世上許多事情其實就是這麼個意思,究竟那是什麼意思,那就看當事人到底是什麼意思,當然旁人其實也明白這究竟他是什麼意思。反正大家都心照不宣就是,這也是一種意思到了的意思。

他和馮太后吵了一跤 最後竟然選擇出家了 第7張

可拓跋弘確實是真想禪位。他雖然不是非要出家當和尚,可是真的不想當皇帝了。信佛教怎麼會弄到真的不想當皇帝了?拓跋弘可才只有十八歲呢。還有沒有別的原因?和馮太后有關係嗎?雖然史書上沒一丁點明確的記載,連暗示、傳聞都沒有絲毫提及,但是從後來發生的一連串事件的生活邏輯來看,應該與馮太后有關。

他和馮太后吵了一跤 最後竟然選擇出家了 第8張

獻文帝拓跋弘殺李奕之後和母后之間感情出現裂痕,他這個篤信佛教的人內心肯定會感到十分痛苦。因爲他打小就以爲她就是自己的親孃,感情十分融洽。從《魏書·皇后傳》拓跋弘之母李氏“後諡曰元皇后”等文字來看,拓跋弘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是誰應該是長大了以後的事。他明白殺李奕對不起把自己像親兒子一樣帶大的馮太后,他也肯定會看出來表面上只是“不得已”的母后其實心中壓抑着巨大的悲憤。拓跋弘在處理朝政時雖然一言九鼎,但是他仍然能夠看到太后在朝臣中的威望和影響力。處於種種矛盾之中的拓跋弘既想擺脫這種無盡的煩惱,又要確保自己的安全和清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做出了一個異乎尋常的決定:自己不再當皇帝了,要禪位。他打算將皇位禪讓給皇叔拓跋子推。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