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俞通淵是誰?藍玉案他爲何沒有被清算?

俞通淵是誰?藍玉案他爲何沒有被清算?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藍玉案爲明初四大案之一,是指明洪武帝朱元璋誅殺大將藍玉,繼而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歷史事件。“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下面和本站小編一起走進了解。

朱元璋性格如何,是豪放大度還是小肚雞腸?我們先來欣賞一首他寫的詩:

天爲羅帳地爲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

所謂言爲心聲,你也許已經從這首詩中“看”出朱元璋的性格了。他確有海納百川的胸襟肚量,能把天下英豪收爲己用,頗有明君氣象。

但翻閱歷史我們知道,明太祖朱元璋似乎又並不是那種謙謙君子,非但如此,從他整個的執政生涯裏可以看出,老朱是屬於疑心特大的那類人。開國之後,曾經跟隨他鞍前馬後效力疆場的功臣宿將,幾乎被他屠戮一空。

《管子》:

兵者外以除暴,內以禁邪。

歷經15年的摸爬滾打,朱元璋南京稱帝時,已年逾40了,爲了這得來不易的大明王朝,他治理國家的手段很毒辣,措施也很強硬。因爲是草根出身,所以朱元璋開國後,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對自己產生威脅的人,他都不會放過。

古代很多帝王都有屠戮功臣的先例,但像明朝這樣規模之大、涉及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長,確實非常罕見。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朱元璋下旨賜死德慶侯廖永忠,以此爲肇始,一直持續到他去世,明朝第一批開國宿將幾乎在一輪又一輪的大清洗中屠戮殆盡。

有明一朝能叫得上名號的開國大將,除了早死的徐達、常遇春、鄧愈等人少數幾個,其他絕大部分都身敗名裂。到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時,明朝第一批開國功臣六公二十八侯,倖存者只有郭英、耿炳文等寥寥數人。

而在這些朱元璋親手炮製的慘案中,有四件大案舉國震驚,即“洪武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以及藍玉案。這4起案件中被殺之人,至少10萬。

單說這“藍玉案”,被牽連誅殺的就多達1.5萬人,可見老朱的手段毒辣,正應了“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這句話。但凡事都有例外,讓我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睚眥必報”的人,在株連了1.5萬餘人的藍玉案中,老朱卻親自放過了藍玉的一個親信,並讓他回家安享晚年。那麼,此人是誰,他爲何能絕處逢生?這還得從藍玉案說起。

俞通淵是誰?藍玉案他爲何沒有被清算?

01

藍玉案的背後,朱元璋爲皇孫擼去“尖刺”

在古代422位帝王中,像朱元璋這般出身布衣,開局全憑一雙手起家的,也就屬劉邦了,除此而外,你很難找出第三個人。隋末天下大亂,豪傑並起,朱元璋經歷了一段暗黑的日子,他窮得連埋葬親人的墓地都買不起。爲了一口飯,他不得不棲身在皇覺寺,當了一個和尚。可是好景不長,寺廟也鬧了饑荒,朱重八又不得不淪落天涯,靠四處化緣(乞討)生活。

後經好友湯和引薦,朱元璋投身綠林,參加了紅巾軍。在紅巾軍頭領郭子興的提攜下,朱元璋靠着自己的努力,逐漸嶄露頭角。娶了馬秀英(日後的馬皇后)後,事業如日中天,順利接棒岳父的紅巾軍,成了大當家的。

經過十幾年的東征西戰,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也許是3年的流浪生活,讓朱元璋嚐遍了人情冷暖,他對底層百姓的生活疾苦感同身受,這段經歷更塑造出老朱堅強隱忍的性格。

有明一朝跟老朱的身世一樣,充滿傳奇和魔幻。

有句古話叫: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難。朱元璋建立明朝實屬不易,要想守住這一片江山,更要小心翼翼。老朱40歲當上皇帝,第一件事毫無疑問,也是立儲。嫡長子朱標毫無疑問成了朱元璋立儲的不二人選,而且朝廷內外都很服氣朱標的爲人和做法。

只是太子朱標命運不濟,還沒等到坐上皇位的那一天,37歲時便英年早逝了。白髮人送黑髮人,老朱自然老淚縱橫、痛心不已,但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下一任“接班人”老朱該選誰來接任?

我們知道,朱元璋善戰,但他心裏也清楚,治國不能僅憑武功,還要文治,尤其是承平年代,更需要的是文治。在權衡利弊之後,老朱作出了一個選擇,那就是饒過其他兒子(包括燕王朱棣),而選擇了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當接班人,也就是日後的建文帝。

據史料記載,朱允炆當太子的時候,不過15歲,那麼問題來了,年少的朱允炆要如何坐穩太孫之位,又將如何把控時局呢,沒關係,爺爺朱元璋還健在,他接下來的一波操作,準備爲皇孫鋪平道路。

02

藍玉案

在跟爺爺的一次談話時,朱允炆被爺爺的舉動驚嚇到了。在一次交談中,說到興起時,朱元璋隨手摺斷路邊的荊棘條,徒手將上面的尖刺,一擼到底。朱元璋不顧疼痛,對朱允炆說,放心當你的太孫,通往皇帝路上的荊棘,爺爺會全部幫你剷除。雖然朱允炆當時不太明白爺爺的意思,但看到爺爺堅毅的眼神,朱允炆覺得此事非同小可。

俞通淵是誰?藍玉案他爲何沒有被清算? 第2張

朱元璋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一件大案,一場浩劫。1393年,臭名昭著的“藍玉案”爆發,而在此案件過程中一共涉嫌超過1.5萬人,而這1.5萬人全部被誅殺的原因就在於朱元璋當時心愛的長子朱標英年早逝,所以朱元璋作爲爺爺,想讓王孫朱允炆繼承皇位,必須要爲年少的孫子掃清一切政治仇敵的障礙,於是朱元璋以藍玉爲中心,對所有能夠危及到年幼朱允炆握緊朝中政權的一切危害,他都要剷除。

藍玉爲何會成爲老朱下手的目標呢?藍玉是朱元璋打天下時的將領之一,能力出衆,多次率軍北伐戰功顯赫,在軍中也是極有威望的,帶領的部隊個個都是驍勇善戰的精兵。自古以來,皇帝最怕的就是部下擁兵自重,或者是權力過大,當年的趙匡胤不就是黃袍加身,帶領部隊起義建立了宋朝嗎。這時間一長,藍玉居功自傲,甚至目無皇權,朱元璋這時候就起了疑心,正好拿他殺雞儆猴。

其實藍玉也是自取滅亡。後來錦衣衛告發藍玉謀反,朱元璋立馬找了個由頭,誅了藍玉的家族,而平常和藍玉關係走得近的將領也都被扣上了"逆黨"的帽子,全部被抄家滅族,因爲這樣一件事情,導致朝中那些驍勇善戰的將軍們都差不多被殺光。

雖然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朱元璋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封建王朝皇權至上,而欲加之罪又何患無辭呢!

在這一波“清洗”中,朱元璋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剷除了一幫功高震主的臣子,也震懾了一些人。但據史料記載,在藍玉案中,有一人卻倖免於難,非但如此,朱元璋還厚遇於他,此人便是俞通淵。

03

一門三忠烈,老朱這次大發慈悲

俞通淵,河間郡公俞廷玉幼子,他也是明王朝著名的開國將領,在他上面還有兩個哥哥,都爲明王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戰場上出生入死。

至正十四年,俞通淵父子四人入巢湖結水寨,生擒元將趙牛兒。與此同時,朱元璋攻克滁州,準備渡江,但是他和他的部下都沒有船,也沒有擅長水軍的人。就在朱元璋發愁的時候,俞通淵和他的父親正帶着一些兵來投,而這些人都是水軍,諳熟水性,這對朱元璋來說簡直就是神兵天降、雪中送炭。

在此後的戰事中,俞氏一族不斷立下大功,其中俞廷玉之子俞通海爲了保護朱元璋撤退,戰死沙場,俞廷玉本人,以及次子俞通源亦戰死沙場,就此,俞氏父子4人,3人戰死,只剩俞通淵一人,朱元璋對他自然無比重視。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立刻特贈俞廷玉河間郡公,俞通海虢國公,仍封爾俞通源爲南安侯,以報俞氏一族之功。而俞通淵則被封爲越嶲侯,食祿二千五百石,子孫世襲。

俞通淵是誰?藍玉案他爲何沒有被清算? 第3張

雖說俞通淵的父親和哥哥們都在沙場中死去,而俞通淵並未因此而消極生活,一直爲朱元璋掌管着水軍,可以說是進一步壯大了朱元璋的兵營。

當朱元璋因藍玉案大肆屠殺功臣的時候,俞通淵也想過一了百了,因爲他也是藍玉的親信。而就在此時,朱元璋傳來口諭,原來,他念及俞氏一族東擋西殺、十勞九勳,便決定放過俞通淵:“汝家所置宅已成,賜汝與家人還鄉終老去吧。”不難看出,有的時候不經意間的小小善舉,往往能產生巨大的正能量。

俞通淵估計也沒有想到,自己當初一家人對朱元璋的幫助和效力,能夠換來今天的倖免一死,由此也能看出朱元璋是一個知恩圖報之人,雖然他害怕武將擁兵自重起了反心,但是對於他落寞的時候,幫助過他的人,仍然還會銘記於心。

突然想起了一則寓言:農夫與蛇。雪中送炭很容易,但我們卻不知道對方是什麼心思,或心懷感恩,或是另有企圖而慾壑難填。《增廣賢文》裏說得好,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藍玉案中,俞通淵一家對朱元璋有恩而免遭一難,不正是最好的解釋嗎?

誠然,朱元璋心狠手辣、誅殺功臣、大興文字獄等讓他飽受詬病,但不可否認,從草根逆襲,到坐擁大明江山,朱元璋的雄才大略,他的知人善任、他的疾惡如仇,又讓人嘖嘖稱奇。所以客觀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還是要把他放回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考量,你說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