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最委屈的首輔 兩年中向皇帝遞交了十二封辭呈

最委屈的首輔 兩年中向皇帝遞交了十二封辭呈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東陽是明代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也是一位爭議很大的政治風雲人物。他少有神童之譽,年僅四歲就能寫出一尺見方的大字,景帝朱祁鈺慕其名曾三次召見。李東陽考中進士之後仕途一帆風順,官至文淵閣大學士,進入內閣參預機要。

明孝宗在臨終之際時,將他與劉健、謝遷召入宮中接受顧命。正德時期,宦官劉謹把持朝政,他與劉健、謝遷同時上疏乞休,結果劉健、謝遷獲准,而獨留下了李東陽。因此,有人贊他爲“潛移默奪”的賢相,也有人貶之爲依附宦黨的“伴食宰相”。

最委屈的首輔 兩年中向皇帝遞交了十二封辭呈

網絡配圖

李東陽的爲官之道,如果僅從道德觀念出發,的確有可指責的地方。如果以氣節爲尚,他就不能留在首輔位上與惡人爲伍。

但是,正是因爲他與狼共舞,許多道德至上的君之纔得到了保護。換句話說,正是因爲他下了地獄,才讓一些君之上到了天堂。

官場非常複雜,僅有操守氣節,在某種特定時期,是做不成事的。但是,一幫奉道德爲信念的清流卻藉此攻擊李東陽。在當時,有一首四句詩很能體現李東陽的處境:

清高名位斗南齊,

伴食中書日已西。

回首湘江春水綠,

子規啼罷鷓鴣啼。

很明顯,這首匿名詩譏刺李東陽貪戀祿位,不能像劉健、謝遷那樣拍案而起,掛冠而去。鷓鴣啼“行不得也,哥哥”,實際上的意思是“哥哥,你快走吧”。

據說,李東陽看到這首詩後,臉色沮喪,卻照舊吩咐起轎,前往內閣上班。而這首詩也不脛而走,數日裏傳遍兩京。

不久,又發生了一件事,對李東陽的刺激更大。

最委屈的首輔 兩年中向皇帝遞交了十二封辭呈 第2張

網絡配圖

一個叫羅玘的侍郎,是李東陽的門生。所謂門生,即李東陽擔任會試主考官時錄取的進士。在明代,座主與門生的關係,是各種人際關係中最爲重要的一環。門生視座主爲再生父母,終身恭敬。

可是,羅玘覺得李東陽骨頭太軟,要他辭官保持名節,李東陽不置可否。羅玘惱怒之下,竟寫了一封公開信給李東陽,聲明從此斷絕師生關係,自請削籍,李東陽看了這份信後,俯首長嘆不已。

試想一下,當上首輔的李東陽,處境何其艱難。一方面,他要與劉謹、焦芳等一幫惡人爲伍,即不能同流合污,又要操勞國事,彌縫艱難;另一方面,他還要忍受來自同類的誤解和傷害,既不能辯解又不能報復。事實上,來自同類的傷害讓他更傷心。

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在三邊總督楊一清與太監張永的聯手下,劉謹被武宗下令逮捕並最終誅除。據說劉謹被凌遲處死時,怨恨劉謹的人家,都爭先恐後地上前購買劉謹的肉,不等肉煮熟,便都吃了下去,以此發泄壓抑太久的憤怒。

劉謹雖死,但朝政仍把持在宦官手中。八虎中的張永、馬永成等,依然深受武宗信任。內閣仍是影子內閣,輔臣縮手縮腳,不敢有所作爲。

李東陽備嘗心力交瘁的滋味,加之已六十四歲高齡,真正地萌生了退意。從正德五年十一月八日向武宗呈上《奏爲陳請乞恩,懇求修致事》這篇奏疏開始,到正德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呈上《奏爲老病乞休事》爲止,短短兩年間,李東陽給武宗一共寫了十二篇退休報告。

最委屈的首輔 兩年中向皇帝遞交了十二封辭呈 第3張

網絡配圖

算下來,平均兩個月一篇,可見求去心切。武宗開頭是一味挽留,後來看到李東陽確實老病力不從心,遂於正德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下旨准予離職,並按照以往的慣例,賞賜敕書,給予獎勵,並恩准留居北京,這一年,李東陽六十六歲。

正德十一年,七十歲的李東陽在北京的寓所去世,死後武宗下旨贈太師,並諡文正。李東陽雖然身後倍及哀榮,但此時的大明朝政,在武宗的胡鬧下,正一步步滑向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