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失街亭後潛逃 歷史上馬謖沒被諸葛亮“斬”

失街亭後潛逃 歷史上馬謖沒被諸葛亮“斬”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謖,字幼常,襄樊宜城人,生於公元190年,死於公元228年。馬謖在歷史上算不上是大人物,可是知名度卻很高,一部《三國演義》的小說,一出《空城計》的戲曲,使他以紙上談兵的形象定格在歷史的天幕上。說起馬謖的死,歷來人們都認爲馬謖是在街亭之敗後回到諸葛亮大營負荊請罪,最後被諸葛亮揮淚斬于軍門。

失街亭後潛逃 歷史上馬謖沒被諸葛亮“斬”

網絡配圖

人們有這種印象,乃是來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其中95回描寫馬謖立下軍令狀,以王平爲副將,率兵25000人出守街亭。抵達街亭後,以兵法雲:“居高臨下,勢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後生”等理由,拒絕遵守諸葛亮於路口紮營的吩咐,並置王平的“魏軍斷我水源”的警告於耳後,屯兵山頭。後來禁不住王平苦諫,分5000兵與王平,讓其于山下紮寨。魏名將司馬懿及張郃率軍到達後,一面敵住王平,一面圍馬謖而不攻,並斷其水源,馬謖不戰自亂,司馬懿最後發動火攻,馬謖慘敗而回。王平此時兵少力薄,抵不住張郃的猛攻,也與馬謖一起退兵了。

街亭失守後,使前方蜀軍進無據點、退無可守之地,不得已放棄已攻佔的隴右三郡,退守漢中。爲此,諸葛亮上表請後主自貶三等,馬謖於大營自首領死。斬首之時,全軍落淚,諸葛亮亦失聲痛哭,這就是所謂的“孔明揮淚斬馬謖”。

但是,史實與以上說法有很大的出入。西晉時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及後來裴松之爲其作的註釋中,對此事的描寫散落在諸列傳中,我們不妨將其綜合起來,看看史書上的“斬馬謖”真相。

首先是《向朗傳》中的記述,當時向朗爲丞相長史,隨軍征戰,而向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顯,就是街亭之戰後,馬謖並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潛逃,而向朗知情不報,被諸葛亮免去官職。

第二個是《馬謖傳》中裴松之注,有提及《襄陽記》中的記載說馬謖臨死前曾寫信給諸葛亮,大意是:“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兒子一樣,我也把丞相當做自己父親。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後,丞相能夠像舜殺了鯀還用禹一樣,對待我的兒子,我死了也沒牽掛了。”後諸葛亮待其遺孤如同己出。看這一段,就知道馬謖死前未曾有機會再與諸葛亮謀面,否則也無必要寫這麼一封信,要諸葛亮效仿殺鯀而用禹的故事,將遺孤託付於諸葛亮了。

失街亭後潛逃 歷史上馬謖沒被諸葛亮“斬” 第2張

網絡配圖

而後又稱“十萬之衆爲垂涕。亮自臨祭,待其遺孤若平生”,馬謖的確是死了,但以上均未提及馬謖是如何死的。在《諸葛亮傳》中只稱諸葛亮“戮謖以謝衆”,《王平傳》中又載:“丞相亮即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從這兩傳來看,馬謖確實是被諸葛亮下令處死的,但到底有沒有付諸實施呢?答案是沒有。因爲在《馬謖傳》中有明確記載:“謖下獄物故”,即病死獄中。

綜合以上史料,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馬謖在街亭由於不遵諸葛亮的指示,慘敗而歸,導致隴右三郡得而復失,蜀軍退回漢中。馬謖深知後果嚴重,因此便畏罪潛逃,而身爲丞相長史的向朗礙於情面或出於愛才之心,知情不報,事泄後導致他也在家賦閒達20年之久,而馬謖最終被緝拿歸案,並被諸葛亮處以極刑,然而還未及行刑,馬謖便於獄中病故(編者注:此處說病故不確,“物故”即指死,而並非病故。但其死在獄中,並非被諸葛亮名正典刑或說“斬馬謖”則確定無疑)了。這便是史書的馬謖之死。

 延伸閱讀:

《三國志》卷41《向朗傳》:向朗字巨達,襄陽宜城人也……後主踐阼,爲步兵校尉,代王連領丞相長史。丞相亮南征,朗留統後事。五年,隨亮漢中。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三國志》卷39《馬良附馬謖傳》: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亮違衆拔謖,統大衆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爲郃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爲之流涕。

失街亭後潛逃 歷史上馬謖沒被諸葛亮“斬” 第3張

網絡配圖

《三國志》卷35《諸葛亮傳》: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魏大將軍曹真舉衆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爲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衆。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

《三國志》卷43《王平傳》:“建興六年,屬參軍馬謖先鋒。謖舍水上山,舉措煩擾,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衆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疑其伏兵,不往偪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

編者注:參考上述記載可知,除馬謖本傳外,對於馬謖之死的記述都是“誅”、“戮”,那是不是上文結論有誤呢?其實如果我們假設所有的記載都是正確的,那麼可以這麼理解,即:馬謖確實是死於獄中,但諸葛亮上報蜀漢朝廷的死因則是被“誅”,這也是與諸葛亮同時採取的自貶三級的舉措一脈相承的。核心目的就是示人以公正。當然,馬謖的死法究竟是被逼自盡或是急病身故,則未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