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在秦國同時封君和侯爵的人有多少?到底有多難?

在秦國同時封君和侯爵的人有多少?到底有多難?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在秦國同時封君和侯爵的人有多少,接下來本站小編爲您講解

公元前362年,那位結束“四代亂政”,帶領秦國從混亂中走出來的秦獻公嬴師隰病逝,太子渠樑即位,是爲秦孝公。

秦孝公即位之初,秦國因此前“四代亂政”而大損的國力尚未恢復,而且因秦獻公晚年爲收復河西故土,多次發動對魏國的大戰,秦國國內困頓,在這種情況之下,秦孝公又受到了各國的輕慢,年輕氣盛的秦孝公咽不下這口氣,便向天下廣發《求賢令》,等來了商鞅入秦。

在此後的十餘年時間裏,君臣二人勠力同心,積極推動變法,爲秦國的強盛奠定堅實基礎。在這場變法推行的舉措之中,便有使秦國軍事實力大增的“十七級爵制”(而後經過秦惠文王等人的進一步改革,這才成爲了後世聞名的“二十等爵制”)。

在秦國同時封君和侯爵的人有多少?到底有多難?

我們都知道,王翦在滅楚之戰前夕,曾向秦王政傾訴說到:“爲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爲子孫業耳!”

雖然,這句話是王翦爲了打消秦王政的顧忌而說,可這也從另一面襯托出了作爲“二十等爵制”中最高等的“徹侯”是有多麼難以取得!

在這裏特別說明一下,大家或許在很多資料上看到的“二十等爵制”中最高等是“列侯”或者是“通侯”,而非“徹侯”,這是漢代史學家們爲了避漢武帝劉徹的名諱而改寫的。

那麼,我們今天的#歷史小問題#就是,在軍功爵制影響下的秦國,同時成爲封君和侯爵,這到底有多難?

答案是很難,自商鞅變法後,到秦朝滅亡之前,獲此殊榮的僅有一人……

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是張儀?

是范雎?

在秦國同時封君和侯爵的人有多少?到底有多難? 第2張

是魏冉?

還是白起?

都不是!

張儀,魏國安邑人士,戰國時期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因在魏國不受重用,而後周遊列國,最後留在了秦國。在那個亂世之中,張儀與秦惠文王君臣攜手,縱橫捭闔,攪動戰國風雲,爲秦國宰割三晉、力壓楚國創造了條件。可就是此等功勳,張儀也不過是被封爲了“武信君”。

范雎,魏國芮城人士,戰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起初在魏國出仕,而後遭人陷害,險些被魏相魏齊折磨致死,幾經周折,范雎來到了秦國,語激秦昭襄王,使得秦昭襄王剷除國內“四貴”及其政治集團,官拜秦相。而後,范雎又爲秦昭襄王規劃了一系列的滅國策略,因而被拜爲了“應侯”。

魏冉,戰國時期秦國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是秦宣太后胞弟,早年加入秦軍,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蕩在洛邑扛鼎,不幸絕臏而亡,而後,秦國陷入內亂,魏冉憑藉着手中的權力協助姐姐秦宣太后取得了這場內亂的勝利。不久,因趙武靈王的干涉,秦宣太后與魏冉姐弟不得不立公子稷爲王,是爲秦昭襄王。在此後的數年時間裏,魏冉戡平內亂,被秦昭襄王封爲“穰侯”。

在秦國同時封君和侯爵的人有多少?到底有多難? 第3張

白起,戰國時期秦國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早年因與秦宣太后姐弟關係極好而得以嶄露頭角,在此後的二十餘年時間裏,白起先後取得了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以及長平之戰的大捷,爲秦國立下赫赫功勳。可就是這樣的功勞,也不過只得了一個“武安君”的封號。

那麼,這個同時擁有封君與侯爵殊榮的人是誰呢?

相信很多同學已經猜到了,那就是商鞅。

在《史記·秦本紀》中曾寫到“(秦孝公)二十二年,衛鞅擊魏,虜魏公子昂。封鞅爲列侯,號商君”。

關於商鞅的功勳,大家可能只知道他對秦國有變法之功,或許,你該瞭解一下秦魏之間的那場長達百年的“河西之戰”。

自秦靈公即位以來,晉國魏氏(當時尚未建國)多次出兵攻打秦國,秦簡公更是丟掉了河西之地,而後秦惠公調集五十萬大軍,卻被吳起指揮五萬魏武卒擊敗,此後,秦國的河西故地落入魏國之手。到了秦孝公商鞅變法取得成效之時,河西之地已經納入魏國版圖將近百年。在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的主題曲之中,曾唱到“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桑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寧!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在秦國同時封君和侯爵的人有多少?到底有多難? 第4張

其中提到的“百年國恨”便就是指的是河西之地的丟失,而商鞅指揮秦軍大敗魏國河西駐軍,這正是使得秦國將壓在心頭百年的國恨,從此一朝洗盡。

秦孝公大喜過望,以河西之戰的大捷,加上當年的變法之功,這纔將商鞅封爲了“商君”、“徹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