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曹操和劉備在臨死之前 兩人的遺言爲何都如此感人

曹操和劉備在臨死之前 兩人的遺言爲何都如此感人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6.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曹操和劉備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劉備的遺言爲何那麼感人?

一、曹操的遺言。

曹操一生雄才大略,打下了北方的半壁江山。一輩子擊敗了袁紹、袁術、呂布、張繡、張魯、馬超等對手,完成了北方的一統工作。

誰也想不到,這位雄才大略的明君,到了去世之前,會說出如此令人感動的話,這是《三國志》的原文:

遺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三國志》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天下還沒有安定,沒有完成大一統工作。所以他的喪事不需要驚動所有人,大家該幹嘛就幹嘛。下葬的時候,只需要穿一般的衣服就好了,不要藏太多金銀珠寶。

曹操的遺言居然如此樸素?這好像跟我們耳聞的一些故事不一樣啊!傳說中曹操不是搞了72個疑冢嗎?難道這不是鋪張浪費。

曹操和劉備在臨死之前 兩人的遺言爲何都如此感人

關於72疑冢的說法,其實是沒有準確根據的。曹操自己盜墓一生,擔心別人盜他的墓,所以設置了72疑冢。但是如果曹操真的是藏了許多錢在自己的墓裏,難道盜墓集團不會分成72處去尋找嗎?

所以說72疑冢,壓根就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那怎麼才能解決被盜掘的根本問題呢?曹操的辦法是很合適的,他不允許兒子將大量金銀珠寶用來陪葬,而且把這件事給公開了。

一旦盜墓賊們得知曹操的墓中沒什麼財寶,那麼他們自然也就不會冒着那麼大的風險去盜墓了。畢竟曹操是曹魏的創始人,在當時盜掘他的陵墓,成本似乎有點高。

除了對自己的陵墓做了妥善安排,曹操對自己的姬妾們也有了一定的安排。他希望這些姬妾能夠自給自足,不要給國家添亂。

此外他還有一段非常感人的遺言:我到了地下,我兒子曹昂跟我要媽媽,這該怎麼辦呢?這句話的確感動到我了。

原來曹操在霸佔了張繡的嬸孃後,被張繡反水,結果導致長子曹昂被張繡給宰了。一切都是風流債,曹操回來以後,沒把兒子曹昂帶回來,使得曹昂的養母、曹操的夫人丁夫人選擇與曹操離婚。

這件事一直都是曹操心中一輩子的痛,即使後來曹操讓曹丕的母親卞夫人做了嫡妻,但是始終沒有忘記丁夫人。

小結:我們會發現,曹操這樣的一代雄主,到了人生的盡頭,所考慮的,不是家國天下的大事,而是家裏的人和事。這是否給我們一點啓發呢?人這一輩子是爲了家國天下而活,還是爲了家人而活呢?

曹操和劉備在臨死之前 兩人的遺言爲何都如此感人 第2張

二、劉備的遺言,情真意切。

同樣是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貨郎,成長爲一國之君,這期間所走的路,常人難以想象。絕不是我們普通人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劉備這個人一輩子是個實幹家,在《三國志》中從來沒有落過淚,反倒是曹操在《三國志》中哭了足足6次!所以說《三國演義》在這方面可把梟雄劉備給黑慘了,一代梟雄咋就成了一個愛哭鼻子的可憐蟲呢?

曹操和劉備在臨死之前 兩人的遺言爲何都如此感人 第3張

1、給劉禪的遺言。劉備在帶領軍隊進攻東吳的時候,被陸遜的一把火給燒了回來。他退回到白帝城以後,這人就不行了。在這裏呆了半年時間,感覺熬不下去了,這才把劉禪和諸葛亮給請來,發表他的臨終遺言:

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三國志》

這是劉備給兒子劉禪的遺言,這裏面的話實在是有些感人。不要因爲壞事小就去做,不要因爲好事小就不去做,只有賢德才能服人。這是老父親用一生的經歷,在最後一刻教導着自己的兒子,就問你感人不?

就算是自己要死了,劉備還想着劉禪將來要讀哪些書,還給他推薦了六韜、商君書、漢書、禮記等等,可見劉備對於劉禪的教育問題,是充滿愧疚的。

劉備的起點太低了,他這輩子幾乎用盡了所有的力氣,才爬到了皇帝的寶座之上。所以壓根就沒有曹操那樣的閒情逸致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因此劉禪從小其實就缺少教育,才能上跟曹丕、孫權這一類人,壓根就比不了。所以他在臨終前,纔會說一些教育劉禪的話,實際上是在跟兒子說抱歉,對不起了阿斗,父親這輩子沒時間教育你,以後只能靠你自己了。

曹操和劉備在臨死之前 兩人的遺言爲何都如此感人 第4張

2、給諸葛亮的遺言。此外,劉備還給諸葛亮留下了一段傳唱千古的遺言,也正是這樣一段遺言,使得他們的君臣關係,堪稱千古表率: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國志》

這是啥意思呢?就是說你諸葛亮太牛了,才能超過曹丕是10倍都不止。一定可以帶領蜀漢完成一統天下的大事。在這種情況下呢,如果劉禪還可以教育,那你就輔佐他,要是實在教育不成了,那你就可以取而代之。

這話可把諸葛亮給感動壞了,連忙跪在地上磕頭。劉備是真心讓位給諸葛亮嗎?當然不是,這是一個垂死之人,臨終前的無可奈何選擇。

但是他相信諸葛亮,無論是能力還是人品,他都相信。因此他說這番話,還是給兒子劉禪鋪好了一條光明大道。

說了這句話以後,劉備相信,只要諸葛亮活着,他就一定會竭盡全力輔佐劉禪。提起底還是劉備捨不得兒子。當然了,也是對諸葛亮的一種器重。

曹操和劉備在臨死之前 兩人的遺言爲何都如此感人 第5張

總結:不管什麼人,到了最後所想的,或許都是家人。

李斯被趙高弄去腰斬的時候,看到了自己的小兒子也在被殺的人之中。於是他也發表了臨終遺言:很想和小兒子再牽着黃狗去城外打獵,惋惜現在不能了。

他可是大秦丞相,被趙高給誣陷了,可以說是榮譽到了極點的一個人,遭受了名譽上巨大的玷污,可他對這些毫無怨言。到了人生的盡頭,他所想的,卻是無法和小兒子去打獵,你說諷刺不諷刺?

所以說這些偉大的人物,其實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在決定歷史走向的同時,也有家人,也有感情。而這些家人和親情,似乎比那些宏圖大業顯得更加重要。

參考資料:《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