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和諸葛亮關係後人稱之爲最佳君臣關係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劉備和諸葛亮關係後人稱之爲最佳君臣關係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諸葛亮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三國演義,劉備與諸葛亮關係到底怎樣?

在《三國演義》以及《三國志》中,諸葛亮和劉備這一對君臣關係,一直備受後人的稱讚,君主放下身段,三顧茅廬請其出山後,信任臣子大方放權,臣子殫精竭慮地協助君主成就偉業,而後,君主有白帝城託孤,賦予臣子無限信任,因此,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就被後人形容成最佳君臣關係。

劉備和諸葛亮關係後人稱之爲最佳君臣關係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但是劉備和諸葛亮真實的關係,真的像《三國演義》那般脣齒相依嗎?實質上並沒有那麼簡單。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這兩人真正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模樣?

劉備逃到荊州後,藉助漢室後裔的身份擡高自己

劉備從袁紹那裏逃到荊州後,就一直以歸附的身份留在荊州協助劉表,因此在那個時間階段裏,劉備的成就和職位其實並不高;不過即便如此,當時的劉備,還是一個很有身份的皇族人物,就憑他漢室後裔這層身份,劉備就比一般人有更高的威望。

後來,劉備在荊州期間除了每天幫劉表守荊州北門戶之外,其他的時間都是在搞自己的副業種菜、編草鞋。那麼,劉備當初爲什麼這麼做?歷史上不是說他是一個有志之君嗎?白白浪費自己的時間去搞這些沒用的興趣,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我們應該從人的角度看待這些亂世中的英雄,劉備在逃離袁紹之後,他投奔劉表實質上就是謀得一個生存的機會,在遭遇多次失敗後,劉備對自己未來十分擔憂,感覺機會十分渺茫,換句話說,他不瞭解自己該如何建立直接的事業。

雖然,劉備頂着一個皇室後裔的稱號,但其實這層身份對他而言,可有可無,因爲他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後代,而中山靖王的血脈實在是太多了,從嚴格意義上,劉備的皇室血統已經十分單薄了,但是劉備除了能找出這點優勢外,他一沒錢,二沒兵,又沒領地,爲了事業他必須利用自己這層身份。

劉表雖然接納劉備,但依然提防他

因此,綜上所述,劉備進入荊州後,雖然他還是一個君主,但是在身份上已經低了劉表一頭,劉表能夠接納劉備就是看重了他的皇室血脈,如果劉表拒絕了劉備,那麼世人就會說劉表這個皇族後裔不近人情。

劉備和諸葛亮關係後人稱之爲最佳君臣關係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因而,劉表是不得已而接納劉備,但是接納不等於肯定,劉表還是一直在提防劉備,所以,劉備在荊州的處境和地位還是很尷尬的;不過再怎麼樣,劉備都有着一個諸侯和皇室後裔的身份。

諸葛亮和劉備,最開始彼此之間存在互補關係

我們再說說諸葛亮,諸葛亮就不簡單了,自己的家族在荊州地區算是望族,叔叔在荊州有威望,而自己老婆又是荊州大士族的金枝玉葉,因而,諸葛亮在荊州本地是很有社會地位的一類人。

我們別看諸葛亮喜歡往山裏居住,其實,諸葛亮很多時間都是在過着自己喜歡的生活,而且還不用爲金錢擔憂;而隨着劉備來到荊州,諸葛亮爲什麼要跟隨劉備?很簡單的原因,諸葛亮想成就一番事業來青史留名。

而當時的劉備身份高貴,而且還通過南征北戰,積攢了很多威望;不僅是這些,劉備還擁有諸侯的身份,麾下名將多,但是謀臣少,而且這時候正是劉備落魄的時候,如果這時候跟隨劉備,那麼諸葛亮可以很快地成爲劉備團隊的核心力量。

劉備和諸葛亮關係後人稱之爲最佳君臣關係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3張

而劉備呢?他想在荊州站穩腳跟,因此,他需要和荊州士族人士打好關係,並且還想在荊州招攬人才,而諸葛亮的出現恰恰就是雪中送炭,因而,兩人之間最初的關係就是互補關係,諸葛亮需要劉備的威望和信任,而劉備需要諸葛亮的才能和地位。

諸葛亮想找一個平臺建功立業,而劉備正好缺一個謀士,因而,其實這兩人最初的關係,其實就是利益互補關係,並沒有所謂真正的“求賢若渴”和“禮賢下士”,像劉備這種身份的人,按理說,是不會放下身段,去專門求見一個居住在山野的書生;即使有,也只不過是一種表面上的禮節而已。

劉備與諸葛亮多是君臣關係,並非互相完全信任

很多人都認爲,劉備和諸葛亮兩人無話不談、彼此信賴;其實並不是,像諸葛亮這種擁有逆天智慧的人才,劉備作爲君主,他是要考慮自己的權力穩固問題,還要考慮下屬之間的權力均衡問題,否則,工作很難開展下去。

劉備爲了保證之間君主的地位,就勢必無法全身心地把信任都賦予諸葛亮;而諸葛亮也是一樣,他加入劉備陣營就是爲了成就功名和青史留名,劉備對他而言是主公,但並不是朋友,他們無法成爲朋友,因爲君臣有別。

劉備和諸葛亮關係後人稱之爲最佳君臣關係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4張

同時,諸葛亮也清楚,關羽、張飛在劉備心中的地位是非常的高,因而,諸葛亮是無法取代關羽、張飛兩人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也無法得到劉備全部的信任;從劉備進入荊州到劉備佔據荊州,諸葛亮扮演的角色就是謀士。

但是到了劉備出征益州的時候,諸葛亮扮演的角色卻是後勤供給以及防守荊州,不僅如此,劉備還把關羽、張飛留到荊州,由此可見,劉備對諸葛亮其實並不放心,他擔心諸葛亮會趁他出兵益州的時候直接把荊州奪走了,因爲諸葛亮本身就在荊州士族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如果諸葛亮要想直接和劉備反目成仇,他還是有可能策反荊州。

諸葛亮城府比龐統深,在軍中威望也比龐統高

那麼,劉備去益州爲什麼寧可用龐統,也不用諸葛亮呢?這就是龐統和諸葛亮之間的差別,龐統不僅長相對不起人民,他雖然在才華上與諸葛亮不相上下,但卻是一個性格耿直的人,換句話說,劉備掌控住龐統,因爲龐統這個人好對付。

但是,諸葛亮不一樣,諸葛亮這個人非常有城府心機,而且做事滴水不漏,讓你找不到任何破綻,在爲人處世方面,諸葛亮做的也是很完美;然而就君臣關係來講,諸葛亮太過耀眼卓越了,耀眼到那種已經蓋過劉備的地步。不僅如此,諸葛亮在劉備招募的荊州人才和士兵中,擁有非常高的威望,這是君主極爲忌憚的地方。

劉備和諸葛亮關係後人稱之爲最佳君臣關係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5張

而龐統就不一樣,首先他在劉備軍中的威望和地位一點都不高,另外,龐統雖然厲害但是不會做人,他得罪了不少劉備麾下的將領和文臣;龐統是典型的人品差、智商高、情商低的謀士,無法在軍中形成自己的小團隊;但是諸葛亮卻不同,他是人品好、智商高的完美謀士,容易在軍中一呼百應,這一下比較,劉備肯定會用龐統,而防着諸葛亮。

劉備白帝城託孤,卻讓李嚴監視

而在關羽和張飛殞命後,劉備下定決心要帶着益州軍隊討伐孫權,最終,卻在夷陵地區被陸遜一把火給滅掉了,劉備自己僥倖逃到白帝城;經過夷陵之戰的失敗,劉備那時候的年紀也不小了,承受不來這麼大的精神壓力,於是身染重兵奄奄一息。

而在託孤問題上,劉備雖然說出那句:“若阿斗可扶,則扶,不可扶,就取而代之”。這句話如果是劉備單獨召見諸葛亮,那麼,這句話就說得很有情誼,惋惜的是,在場的還有李嚴等人,劉備不止是把阿斗託付給諸葛亮,同時也把蜀漢的權力分給了李嚴一部分。

由此可見,劉備就是想利用李嚴這個益州本土派人士,來制衡諸葛亮,或者說,如果當時諸葛亮有不臣之心,李嚴或許就當場除掉他,其實李嚴就是監視諸葛亮的;也因此,劉備到臨死之前他都沒有完全信任諸葛亮,原因就是因爲諸葛亮太過完美、太過聰明瞭或者說,隱藏的太深了,太不好控制了。

劉備和諸葛亮關係後人稱之爲最佳君臣關係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6張

結尾

雖然說,劉備之後,諸葛亮依舊是以臣子的身份盡心盡力地扶持阿斗以及匡扶漢室;但其實全蜀漢政權權力幾乎都落到了諸葛亮的手裏,諸葛亮用了很多年的時間,才收回李嚴手中的權力;而收完權力之後,諸葛亮爲什麼不直接推翻阿斗,這個原因同樣非常簡單。

諸葛亮沒推翻阿斗還有基於當時的局勢考量,曹操那麼厲害,當時也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敢稱“帝”,魏蜀吳三國鼎立時,蜀漢力量最薄弱,若諸葛亮推倒阿斗,當時還是漢家的天下,肯定會造成曹操、孫權的聯合攻擊的。

除此之外,無論是蜀漢的內部條件,還是外部壓力,都不允許諸葛亮稱“帝”,他作爲丞相或許有很多人臣服他,如果他要是造反,那就是另一番情景了;況且,歷史上文人造反成功的機率是非常小的,諸葛亮不會不瞭解;而諸葛亮最初的目的,就是青史留名,他不喜歡有任何污點讓自己被後人辱罵,而他做的所有一切都是爲了營造出一個完美、忠誠的臣子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