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爲何選擇退位?原因是什麼

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爲何選擇退位?原因是什麼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4.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的開國帝王中,李淵一直不被人們所重視,這是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兄弟相殺在古代帝王之家是十分平常之時,在封建制度之下,歷朝歷代的君主即位幾乎都要經歷手足反目的過程。有甚者,親父子之間也是避免不了有一死傷,唯有勝者方能爲王。

提起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便不得不說,而這位文治武功出衆、奠定了李唐江山的帝王,也是曾經經歷過最爲殘酷的奪位之爭。以他和太子李建成、趙王李元吉爲主角的玄武門政變更是衆所周知。

政變的背景很簡單,秦王府和東宮摩擦不斷,而東宮恐懼秦王府的強大,想要把秦王除去,在多次受害之後,李世民終於爆發了,率人在玄武門設下埋伏殺了太子和趙王及其子嗣。

這場政變的唯一獲勝者秦王也就成爲了新的皇太子,且於626年9月3日,唐高祖頒佈詔書,宣告天下人,將皇帝位傳給太子李世民,自己則居太上皇之位。

第二天,太子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位,是爲唐太宗,並從此開始了他輝煌的政治生涯。而他在位期間文治武功出衆,四方來朝,開創貞觀之治。

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爲何選擇退位?原因是什麼

《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傳贊》曰:“建成、元吉,實爲二兇。中外交構,人神不容。用晦而明,殷憂啓聖。運屬文皇,功成守正。善惡既分,社稷乃定。”

可見這位太宗皇帝的政績確實是十分之大的,他雖在玄武門一事上做得不夠好,但後世人大多還是對他持同情和支持態度的。

不過話所回來,當時在李世民發動宮門政變,殺了太子和趙王以後,李淵若是沒有主動將皇位讓出來,李世民會不會做出玄武門一般的事來呢?

這個答案應該是肯定的,若是李淵阻撓他登上皇位,依照李世民的性格和當時的形勢來看,他是極有可能殺了自己的父親的,而原因有二。

其一是秦王的手段殘忍。從他發動玄武之變,殺害自己的兄弟來看,他就不是一個會心慈手軟的人。之前太子一夥人屢次在高祖面前陷害他,還多次派人下毒手害他,他一旦發起狠來,又如何會顧這淡薄的親情呢?

其而便是他對父親心中有怨念。李淵雖是他的父親,但卻十分偏心,父親更加重視身爲長子的李建成,無論他如何做,也總是無法做到不偏心。之前太子等人陷害他,李淵又怎會不知道呢?只不過是不願意爲了二兒子教訓自己最爲看重的長子罷了。

不過好在李淵最後主動將皇位交給了他,才避免了一場父子相殺的局面出現。不過話說,李淵明明知道他殺了自己重視的兩個兒子,又爲何沒有采取措施而是甘願讓位呢?

道理很簡單,因爲他害怕這個過於優秀且手段狠辣的兒子。就如同太子一樣不希望秦王太過出色,以蓋住其威名,李淵的心思亦是如此。

他一方面想要藉助秦王的力量擴張李唐江山,坐擁天下霸主的地位,但另一方面秦王戰神的威名卻讓他有了危機感。

秦王的盛名還要從他打下的江山說起。公元618年,李世民掛帥出征,經過淺水原一戰後,一舉擊敗了薛仁杲父子,奪取隴西。

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爲何選擇退位?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平定隴西后隨即便揮師東渡黃河,討伐劉武周。在與其對峙了5個多月後,使得對方銳氣喪失,而且糧草耗盡。而他則是率軍追擊,消滅了劉武周的勢力,收復了所有的山西失地。

而他與王世充的搏鬥亦是突顯出了他的非凡才能。雙方在洛陽展開了一場激戰,秦王更是殺掉了敵軍的將領,打得敵軍傷亡加上被俘的人數達6000有餘。

李世民從出關東征開始到成功奪取洛陽,前後不過是用了10個月時間,就除掉了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大勢力,爲唐王朝的建立和統一立下輝煌的戰功。

而這個時候的李世民不過才年僅22歲,就顯示出了驚人的膽略和軍事指揮才能,在民間百姓心目中那更是英勇善戰的戰神人物。加之他賢明仁善,很是得百姓喜愛,名聲極盛一度勝過了高祖。

他如此盛名一方面是引來了李淵對他的忌憚,而另一方面則是畏懼於他,面對手段和謀略過人的的兒子,李淵也不願意再去玩些別的。

畢竟他在幾個兄弟中可謂是獨領風騷,取得了很是顯赫的威望和權力。他自然是主動讓位了,安心當上了他的太上皇,避免了這場父子之間的爭鬥,也爲自己留下了好名聲,可謂是一舉兩得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