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何說西晉的八王之亂是必然?

爲何說西晉的八王之亂是必然?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何說西晉的八王之亂是必然?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西晉爆發八王之亂,既有制度的毛病,但最關鍵的還是人的問題。

不過這裏的“制度毛病”,並不單純是指分封制,畢竟之前的曹魏與西晉反其道而行之、對宗室施行刻薄無情的圈養制,存活的時間竟然比西晉還少了5年。

實際上,傳統史家對分封制普遍持有正面態度。在一個大型王朝成立初期,適當的分封有助於統治的鞏固、避免大權旁落,人們習慣於用周朝、秦朝作爲鮮明對比:

周朝之所以延續近八百年,分封起到了很大作用:“泊乎周室,粲焉可觀,封建親賢,併爲列國”。當王朝處在蓬勃向上期間,有“周召贊其昇平”;而當它走向下坡路時,有“桓文輔其危亂”;

秦朝則被視爲負面模板,它“枝葉微弱,宗祏孤危,內無社稷之臣,外闕藩維之助”。所以“陳項一呼,海內沸騰,隕身於望夷,繫頸於軹道”,慘遭二世而滅。

作爲被西晉取代的政權,曹魏的教訓就更加深刻了,這個在亂世中打拼而立、武力強盛的王朝,由於嚴格排斥分封制,“功臣無立錐之地,子弟君不使之人”,強幹弱枝的政策,導致了“本根無所庇廕,遂乃三葉而亡”。

結合西漢初年郡縣、封國並立的成功經驗,在許多古代政治家眼裏,分封制並非一無是處,它甚至是保護王權不流入他姓之手、保證王朝長治久安的重要祕訣。

所以,當司馬炎稱帝后,做的第一件政治大事,就是分封藩王。當年,他一口氣把27個宗室男性封爲王爵,對象涵蓋面極廣,上至皇叔祖父司馬孚爲安平王,下到司馬睦這種史書中極少記載的遠親。後來,司馬炎那些陸續出生的兒子們,自然更是雨露均沾、一個都沒拉下。

由此可見,司馬炎一定是鑑於曹魏宗室受控過嚴、皇權孤立無援,輕易被自家篡奪,所以才刻意注重血緣宗親對自己王朝的支撐作用。

爲何說西晉的八王之亂是必然?

到了後世,唐朝開國期間也曾採取了這種大規模分封藩王、派他們在外帶兵的模式,增加初創王朝的安全感;李世民在位時還曾經爲此與一些大臣起了爭執,最後力排衆議,堅決推行這一政策。

因此,單純看分封這一動作,咱們並不能就此給司馬炎扣上愚蠢的帽子。那問題出在哪裏?它是多種機制矛盾爆發的產物,更是人的問題的集中反射。

西漢初年分封,前提是枝節弱於軀幹——齊燕楚舊地的同姓諸侯國,實力上無法與中央朝廷相抗衡;唐朝分封,原則是李世民一再強調的“衆建諸侯而少力”,諸侯數量雖多,但單個的能量無法成爲威脅,只能成爲中央政權的輔助。

同時,漢唐分封,原則是不觸動帝國統一的軍事制度。無論漢朝的全民皆兵制,還是初唐府兵制,前提都是強化中央政權對軍事力量的直接掌控。

但司馬炎在這個環節出了問題。爲了加強封國的實力,司馬炎還推行了封國領兵制:將所封的藩國分三等,大國置上、中、下三軍,共5000人;中國置上、下二軍,共3000人;小國置一軍,1500人。但在實際上,各個諸侯的真實兵力遠遠超過了上述限制,八王之亂時,單個地方藩王竟能組織起超過十萬的兵力。

更爲要命的是,司馬炎還撤銷了州郡兵,將地方軍事指揮權,完全從州刺史(州將)、郡太守(郡將)這些“職業打工仔”手裏剝奪,完完全全歸於司馬家族,宗室藩王、功臣被授予都督諸軍、監諸軍、督諸軍等職務鎮守地方,手握各地軍事大權。

這種分封、都督兩大制度的結合,使得西晉王朝的主體軍事力量幾乎完全歸於藩王手中。因此,一旦這些人心存不軌、結成勢力,朝廷很難對其進行壓制;中央與藩王的實力對比,就如同戰國時周天子面對秦、楚等諸侯國,結果不言而喻。

人才選拔制度進一步加劇了上述不可控性。

東漢後期以來,隨着徵辟、察舉制逐漸淪爲小部分既得利益羣體掌控,世家大族在王朝政治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到了曹魏時期,“九品中正制”的推行,越發加劇了階級固化局面。原本的察舉制好歹還是“鄉邑清議,不拘爵位,褒貶所加,足勸勵,尤有鄉論餘風”,多少會考量第三方意見;在新的制度下,則變成了“唯以居位爲貴”,從而形成“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的局面,士族有“世及之榮”,寒門無“寸進之路”。至於西晉的建立,正是豪門望族勾結的成果。

爲了改變人生,那些被排擠在仕途之外的寒族士人則選擇投靠管理所在區域的藩王。可以想象,他們對中央朝廷並沒有多少感恩、忠誠之心;反之,爲了邁上更高的人生臺階、實現自我人生抱負,他們往往會鼓勵、幫助自己服務的司馬氏宗室向更高的權力發起衝擊。

因此,在分封制、都督制、人才選舉制的共同作用下,西晉王朝迅速形成了與中央政權離心離德的政治利益集團,八王之亂這一皇族內亂就此埋下了導火索。而這一引線之所以被點燃,則歸咎於世家大族的墮落。

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任何一個豪門望族,無論家底有多麼殷實、祖先有多麼英武,但如果沒有良好的家風傳承、系統的教育體系,再加上缺少新鮮血液的注入,頂多經過三代人的傳遞,後代一定會墮落、昏庸、無能。

在家天下時代,上述規律同樣適用於統治集團。梳理下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任何大一統帝國都很難連續出現多位明君,只有首個成功的大一統帝國西漢是個例外——從漢高祖到漢宣帝,連續五六任帝王都可圈可點、共同接力下帶領西漢走上巔峯狀態。

究其原因,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從劉邦到劉恆(文帝),這幾任君主都出自民間;漢武帝雖出自深宮,但他的後室則刻意從民間挑選,由此汲取了新鮮力量的注入(衛青、霍去病);至於將西漢帶向全面強盛的漢宣帝,則更是出自牢獄、長於市井。

不斷有新鮮血液的注入,就是西漢前半期蓬勃向上、鬥志昂揚的重要原因。至於西漢後期、東漢,則正是缺少了這一特質而逐漸平庸。

至於西晉皇室,則是負面典型的極致狀態。

司馬家族世代勳貴,他們祖上乃楚漢戰爭期間的殷王司馬卬,後代世居河內,形成了大名鼎鼎的名門司馬氏;東漢時期,司馬儁曾任潁川太守,兒子司馬防歷任洛陽令、京兆尹,與年輕時的曹操交往頗深;司馬防生有八子,人稱“司馬八達”,司馬懿就是老二。

我們可以看到,從司馬防,到司馬懿,再到司馬師、司馬昭,司馬家族可謂人才濟濟、王侯滿門,強大的勢力、盤根錯節的關係網,是他們成功篡奪曹魏政權的力量所在。

但隨着頂峯狀態的到來,司馬家族的頹勢盡顯。雖然是西晉的建立者,但晉武帝司馬炎本質上是坐享其成而已,所以他的身上帶有明顯的豪門子弟習氣:平吳之後,他後宮嬪妃上萬,每天坐着羊車隨機翻牌子、直至被掏空身體而死。

開國者尚且如此,司馬氏後人更是越發不堪。“何不食肉糜”的司馬衷顯然沒有什麼正常的智力、教育必然缺失;貴族圈的聯姻,選擇了雖聰明但惡毒的賈氏,最高統治者層面首先敗壞。司馬氏諸王中,則沒有一位胸懷大局、足以力挽狂瀾的俊傑,他們各逞其欲、手足相殘,不惜把國家變成個人權力的角逐場,跟如今一些豪門的敗家子沒啥兩樣。

因此,八王之亂的產生可謂歷史的必然。一個王朝,就像一個擴大化的家族,當它到達一定高度後,由於缺少自我更新機制,大多會腐化墮落,導致各類矛盾逐漸惡化,隨之而來的是一定是內部問題的總爆發,其結果足以摧毀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