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斯是個極爲精明的人,爲何晚年會身敗名裂?

李斯是個極爲精明的人,爲何晚年會身敗名裂?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斯是秦朝時期著名宰相,秦始皇駕崩後,與趙高一同扶立胡亥稱帝,但最後卻被趙高誣告謀反, 夷滅三族。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斯像東漢時期的荀彧,也像清朝末期的李鴻章。人生的前半部分是勵志篇,中間部分是發光發熱的階段,但到了晚年卻突然來了個大轉折。李斯一生爲秦國的統一和經濟發展而努力,那他爲什麼如此精明晚年卻名節不保呢?難道僅僅只是因爲趙高的手段過於毒辣,拖累了李斯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李斯是那個時代下的縮影,可以說李斯沒有一個好的結局,是因爲他沒有拿到一個好的命運劇本。

井存上蔡南門外,置此井時來相秦

人們瞭解的關於李斯最多的知識點,無非就是兩個。一個是老鼠哲學,一個是《諫逐客書》。這都反映了李斯人生前半部分的優秀。

李斯是個極爲精明的人,爲何晚年會身敗名裂?

先看老鼠哲學。老鼠哲學講的是李斯有一次上廁所,發現了在髒亂差環境下的老鼠見到人過來就顯得非常的慌張。但在糧倉裏面的老鼠卻很慵懶,環境相對而言更加乾燥安靜,糧食充足。明顯這兩個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鼠的狀態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李斯將這一現象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於是推出了老鼠哲學。這裏的啓示是,人們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有不同的心態,人們要重視自己身處的環境。因爲環境會影響到自己,如果人生活在非常髒亂差的環境中,內心會有一種恐慌感。如果生活在質量更好的環境下,心態會得到改變。

要知道李斯的出生條件不好,既不是王公貴族後代也不是地主階級的後生。他只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李斯離開了老家,離開了村莊,離開了李斯自己認爲環境並不是很好的地方。他要去城鎮,他要去皇城,他要去環境更加優質的地方,去迎接自己更富有光明的未來。

當時李斯剛好又遇到了一個機會,秦國的呂不韋在招幕僚,擴充自己的智慧團隊。這一消息對於李斯來講是致命的誘惑,一方面呂不韋如果能夠認同自己的話,李斯就可以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了,同時也可以獲得向上走的機會。所以李斯不僅選擇了在秦國發展,更選擇優先跟隨呂不韋。

李斯聰慧過人的特點慢慢被人們發現,呂不韋也將李斯引薦給了秦王嬴政。後來他就成爲了嬴政身邊的一個郎,就相當於是貼身祕書一樣的職位。與後來的千古一帝走得如此近,自然爲李斯後面的傳奇故事埋下了伏筆。

李斯是個極爲精明的人,爲何晚年會身敗名裂? 第2張

然後我們再說《諫逐客書》,這是一封屬下寫給上級領導的一封建議書。這篇文章創造的時代背景是自秦穆公以來,秦國以剋制強的歷史成了國內的傳統。到了嬴政時代時,嬴政就想要將他們逐出國內。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斯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但是李斯和嬴政的身份不一樣高,於是李斯就放低姿態說,現在我要給您寫一封建議書,您有空的話就看一看吧。

嬴政一看李斯的態度非常誠懇,也就給了李斯一個機會。翻開文章一看,文章全篇理足詞善雄辯滔滔,通過正反舉例的方式和嬴政說明了利害關係。並且李斯在文章中一再強調,秦國應該以大統一爲目標,綜合考慮國內大小事宜。秦王作爲這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更不應該重物而輕人。

這份建議書打動了嬴政。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個老闆發現自己身邊有一個下屬的最高理想和自己的目標達成一致,那肯定會在心底給對方加分。所以李斯的官職不僅得到了拔高,最重要的是李斯憑藉這封建議書,讓嬴政看到了自己願意忠誠跟隨領導的決心。而且最重要的是兩人的政治觀點一樣,都想將秦國打造成大統一的大國。

從以上兩個角度來看,李斯是一個非常精明之人。年輕階段時就能夠推出老鼠哲學,再到走近嬴政,幫助秦王嬴政成爲歷史上第一個皇帝。

公元221年六國統一之後,嬴政也沒有忘記李斯。國內還有很多需要往大一統方向籌備的事情,這些籌備工作,嬴政也基本上都交給了李斯。比如統一官道、道路的綠化也要進行統一處理、使用的錢幣、書寫的文字、推行郡縣制等等,這些事全部都有一個標籤,那就是統一。

李斯是個極爲精明的人,爲何晚年會身敗名裂? 第3張

所以從這個進程來看,不論是人生前半部分的李斯,還是李斯人生的中間部分,都因爲得到了嬴政的重用而變得發光發熱,已是人們心中一再肯定的歷史功臣了。

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但精明一世的李斯卻沒能夠迎來一個光榮的結局,而是在後期於秦王生命垂危之際,與趙高選擇同一聯盟。最後導致自己迎來了一個身敗名裂,株連三族,自己也被腰斬的結局。那麼這一切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李斯在晚年期間沒有被秦始皇帶走到另一個世界,留給了很多歷史學家遺憾。有很多專家認爲,李斯最後勾結了趙高,踩低了扶蘇,擡高了一無是處的胡亥,導致秦國加速滅亡。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大家可以從李斯的三觀以及他命運的走向,得到這一問題的答案。

第一種可能是,晚年時期的李斯的確有名利作祟的可能。

李斯一直對自己的生存環境有着更高的追求,在年輕時期李斯已經在老家有了穩定的工作,已經娶了妻子,生了兒子。如果按照現代人的生活觀念來看,屬於成家立業的狀態。如果安穩一生,雖平淡一點但也足夠幸福了。但是李斯並不滿足於現狀,跑到了秦國都城。最後通過呂不韋認識了嬴政走得越來越遠,走得越來越高,這也證明了李斯有更高追求。

而在秦始皇去世之後,李斯如果因爲名利心作祟有更高追求。這一個解釋似乎也能夠說得過去,但是這一解釋過於狹隘,是否還有更高方面的追求呢?

第二個可能就是,李斯晚年時期不得不爲自己的後代子孫去做考慮。李斯自己有輝煌的一生,但如果在晚年時期沒有爲子孫後代做好考慮,根據大勢所趨的情況去選擇勢力更高、發展狀態更好的趙高那一派的話,很有可能李斯的子孫後代不會像自己過的那般好。如何保證子孫後代衣食無憂,能有一個好的未來?作爲長輩的李斯,也有可能會爲了討好趙高,而走近趙高。

李斯是個極爲精明的人,爲何晚年會身敗名裂? 第4張

但仔細想來,這一點似乎可能性也不高。因爲李斯被腰斬之後,趙高以謀反罪誅了李斯三族。趙高如此心狠手辣,也許在李斯與其共事之前就已經猜測到了。如果從這一角度出發,李斯勾結趙高並不一定是爲了後代子孫考慮,那還有別的可能嗎?

第三個可能也許是,李斯出於思想派別而考慮了這個結果。這裏所涉及到的就是諸子百家爭論的一個時代背景,李斯生存在百家爭鳴的環境之下。而李斯所代表的就是法家思想,但是人們更喜歡的扶蘇是較爲典型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兩個人處於不同的思想派別,在秦始皇生前時就因爲思想派別而做出的政治主張,有過強烈的衝突。

就拿焚書坑儒這一事件來說,李斯極其贊同並且鼓勵秦王嬴政焚書坑儒。但作爲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扶蘇被牽扯到了這場儒法之爭的事故中來,他跪在地上請求父親不要焚燒相關書籍,但卻遭到了拒絕。

兩人從這一件事情上就已經結下了樑子。人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扶蘇代表的儒家學派坐上了皇位,法家代表的李斯是否能夠有好的發展空間?李斯的後代是否能夠保證未來衣食無憂的生活?這一切有太多賭的成分,李斯賭不起,他不能扶持扶蘇上位。

第四個可能是因爲,李斯或許想試着輔佐胡亥。

胡亥在歷史中被評價是一個傀儡皇帝,的確是這樣。胡亥從小生活在深宮大院裏,秦始皇對其也並不是十分嚴厲。在溺愛環境下成長,身邊所有的宮人太監對胡亥又百依百順。所以即便年齡在長大,但胡亥的心智依然幼稚。面對這樣一張如同白紙的孩子,李斯其實有信心去挑戰輔佐胡亥的任務的。

李斯是個極爲精明的人,爲何晚年會身敗名裂? 第5張

大家可以想想,李斯都可以幫助秦始皇創造豐功偉業,怎麼就不能以老臣的身份去輔佐一個如同白紙的孩子呢?只不過李斯沒有料想到,在自己想要去輔佐胡亥之前,心狠手辣的趙高提前對自己下手了。

結語

說李斯沒有一個好的結局,是因爲拿到了糟糕的人生劇本,是因爲李斯生活在儒法之爭非常強烈的秦國時代。他註定不能夠和得民心的扶蘇站在同一戰線上,是悲劇的根本。秦始皇在臨危時也沒有帶走趙高和李斯,也是一大遺憾。秦始皇在臨危時,沒有處理好趙高這一奸臣的問題,這給秦國的命運留下了一顆毒瘤。

秦始皇都未能解決趙高,李斯生活在秦宮之外又如何主持大局?趙高又重現了曹操當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戲碼,他就強行更改了李斯的輝煌命運,丟給了李斯一個任人宰割的劇本。所以李斯哪怕精明一世,但晚年只能拿一個悲慘命運的劇本,的確就是人們可以料想到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