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十年帝師,五年宰相,熊賜履最終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十年帝師,五年宰相,熊賜履最終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熊賜履一生之中在政治上最爲活躍、對清朝歷史影響最爲深遠的時期,是在康熙初年。在康熙帝清除鰲拜集團後的數年中,熊賜履逐漸成爲影響清朝政治的重要人物。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一月十五,月圓之夜,康熙帝召自己的老師熊賜履入宮,向他請教了一些儒學的問題。二人相談甚歡,直到亥初時分(晚九點),康熙纔派內侍送熊賜履回府,臨行前,康熙送了熊賜履一副對聯:存誠涵物理,守敬積天真。

這副御賜的對聯,充分肯定了熊賜履儒學大家的身份。熊賜履拿到對聯,老淚縱橫。回到家中,熊賜履輾轉反側,最終寫了一首詩:

存誠主敬工夫大,列聖相傳只此難。何物老傖堪受此,銜恩出直淚闌干。

這首詞收錄於《澡修堂集》,全詩“亮點”在頸聯,熊賜履稱自己是“老傖”,即“無賴”的意思。也就是說,熊賜履認爲像自己這種無賴,是配不上康熙的讚譽的。

作爲康熙的老師,清朝的“宰相”,熊賜履曾經是朝堂上紅極一時的名臣,然而,到了晚年,他爲何自己罵自己呢?他內心深處到底埋藏着怎樣的糾結和愧疚呢?本文,筆者將帶大家瞭解熊賜履的一生,希望通過熊賜履,來理解康熙初年那個特殊的時代。

一、寡母養孤兒,苦讀耀門楣

熊賜履是清朝名臣,但他生於明朝末年,《清史稿·熊賜履傳》記載:

熊賜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

熊賜履出身於孝感熊氏。孝感熊氏的祖先是春秋戰國時期楚王一脈,歷史十分悠久。在中國傳統的世家大族中,孝感熊氏雖然不及“五姓七望”出名,但也是名門望族,在明朝時期,熊氏一族更是名人輩出,例如熊文燦、熊延弼、熊大木等人。

熊賜履的父親名叫熊祚延,是明朝的秀才,因沒考中舉人,後來在明朝連奇書院教書。明朝末年,農民起義爆發,熊祚延組織鄉民抵禦叛軍。最後被叛軍所殺。根據《湖廣通志》記載:

熊祚延妻李氏,孝感人……值流寇起,土豪藉讎生亂,熊闔門遇害。氏抱幼子,匿荊棘中,母族擁以去。

十年帝師,五年宰相,熊賜履最終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意思是,熊祚延雖然死了,但他的妻子李氏性格堅毅。關鍵時刻,李氏抱着年僅八歲的兒子躲在荊棘叢中,才躲過一劫。這個八歲的兒子,就是熊賜履。

母親李氏爲了養活熊賜履,不得不“母織子讀”,母親靠織布爲生,撫養熊賜履長大成人。這期間,由於生活太過艱難,李氏幾度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但爲了丈夫唯一的血脈,李氏咬牙堅持。《湖廣通志》雲:

念夫亡子幼,忍死存孤,木棉長藿,手自經營,嘗並日以食。而課子最嚴,日就外傅,夜共一燈,懈即撻而數之。

生計實在太困難時,李氏只得用野菜充飢。即使如此,他也沒有耽擱兒子的學業。好在熊賜履爭氣,焚膏繼晷,連夜苦讀。

到了清朝順治年間,熊賜履連續考中了秀才和舉人,順治十五年,熊賜履帶着母親的期望進京趕考,一舉考中進士。當年,熊賜履考得並不好,僅僅位列第三甲,但由於基本功紮實,得到了會試主考官、清朝第一位狀元傅以漸(下圖)的賞識,熊賜履被幸運地留在了翰林院,擔任庶吉士。

自明朝中後期開始,有“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慣例,熊賜履能留在翰林院,爲他以後成爲大學士奠定了基礎。

所以說,熊賜履的童年雖然不幸,但從他進入仕途的那一刻開始他的人生便無比幸運。

事實上,縱觀熊賜履的仕途生涯,在“嚼籤事件”發生前,他都是一個幸運兒。

二、平步履青雲,忠肝帝王師

熊賜履在順治十五年考中進士,隨即進入翰林院。次年,熊賜履因表現突出,被授爲翰林院檢討(從七品)。翰林院乃清苦之地,熊賜履耐住寂寞,腳踏實地,六年後,到了康熙四年,熊賜履得到了康熙的重視,擢升爲翰林院侍讀、侍讀學士,時常給康熙講學。

《清史講義》中有句話說得非常精闢:

賜履雖非醇儒,然知尊重儒術,爲聖祖討論宋儒經說自始。

意思是說,熊賜履雖然不是精粹純正的儒者,但他知道尊重儒術。康熙尊重儒學,其實是由熊賜履侍講開始的。

康熙繼位之初,四大輔臣(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雖然不合,但他們都堅持滿洲祖制,反對滿人漢化。康熙六年,熊賜履上了一道《萬言疏》,對清朝的時政和四大輔臣所推行的種種弊政進行尖銳的批評,並要求少年康熙加強儒學修養。因爲熊賜履認爲,只有儒學纔是一個王朝立國的根本。

熊賜履在《萬言疏》中說:

“君心者萬機之樞要,而萬化之權輿也,故王道必以正心爲本。”

熊賜履所處的時代,是清朝滿漢文化衝突最劇烈的時期,熊賜履提出以儒學來治國安邦,深入康熙之心。康熙之後,包括雍正、乾隆、嘉慶等諸多清朝帝王在內,無一不尊重儒學,延續儒學治國。因此,熊賜履對清朝的影響是巨大的。

筆者始終認爲,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一定要看他在國家統一、民族融合方面有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熊賜履的名氣在康熙朝或許難入前十,但他對康熙朝的貢獻卻很難被忽略。

當時康熙年幼,可塑性極強,熊賜履在經筵日講中竭盡全力爲康熙傳授儒家思想,引導康熙尊重儒學,尊重漢人文化。正是熊賜履連續數年爲康熙灌輸儒家的“內聖外王”思想,讓康熙確立了他統治帝國的基本價值觀和用人思想。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康熙見到熊賜履,都以“老師”相稱。

雖然康熙看重熊賜履,但隨着鰲拜當權,熊賜履也幾度遭到打壓。《清史稿》雲:

方鰲拜輔政擅威福,大臣稍與異同,立加誅戮。賜履以詞臣論事侃侃無所避。

直到康熙八年,鰲拜集團被清除之後,熊賜履的地位得到了明顯提升。他先被康熙提升爲國史院學士(相當於後來的內閣學士),不久後又提升爲翰林院掌院學士。這個崗位尤其重要,相當於康熙派熊賜履來引導翰林文人的價值傾向。熊賜履在這個崗位上待了三年,他在翰林文人中的威望也與日俱增。

十年帝師,五年宰相,熊賜履最終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第2張

不要認爲熊賜履只是一介文人,其實,他對朝政也極其敏銳。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告老還鄉,引發“撤藩”之爭。納蘭·明珠等人力主撤藩,康熙曾詢問熊賜履的意見,熊賜履認爲:此事宜緩緩圖之,否則必然會引起藩王叛亂。

當時康熙乾綱獨斷,再加上吳三桂老奸巨猾,康熙沒有聽信熊賜履的建議,決定撤藩。最終導致三藩之亂的爆發,清朝百姓承受了8年的內亂之苦。

三藩之亂爆發後,熊賜履積極協助康熙平定叛亂,他幫康熙代擬的《宣諭雲貴等處官民敕》,曾有效地穩定了雲南百姓。

在康熙初年,熊賜履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變康熙,但康熙堅持要去做的正義之事,熊賜履也會去支持。《荀子·臣道》中說:

恭敬而遜,聽從而敏,不敢有以私決擇也。

熊賜履的開端,其實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大臣。只不過,接下來的事情,讓熊賜履跌入泥潭。

三、失足千古恨,名儒跌泥淖

康熙十四年,雖然三藩之亂尚在進行當中,康熙便以熊賜履“素有才能,居官清慎”爲由,將熊賜履晉升爲武英殿大學士。熊賜履爲官17年,就成爲了“宰相”,而這一年,熊賜履才40歲,前途一片光明。只是,讓人想不到的是,熊賜履的“宰相”之位只坐了一年,就迎來了他人生的滑鐵盧。這件事,讓熊賜履一輩子都擡不起頭。

事情發生在康熙十五年,起因是陝西總督哈佔的一封奏摺。《清史稿·熊賜履傳》雲:

十五年,陝西總督哈佔疏報獲盜,開復疏防官,下內閣,賜履誤票三法司核擬。

意思是說:康熙十五年,陝西總督哈佔捕獲盜賊,立下新功。哈占上書給康熙,請求將以前被免職的官員復職。這份奏摺到了內閣後,熊賜履犯了一個錯誤。

可能有部分讀者不熟悉清史,我來解釋一下清朝初年的內閣制度。順治時期,清朝內閣是“三殿三閣”,康熙親政之後,改爲“四殿二閣”,即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和東閣。這“四殿二閣”分別設置滿漢兩位大學士,一共有12位大學士,組成了內閣。

康熙雖然親政了,但仍沿用明朝的內閣票擬製度,所謂票擬,是指各地奏摺呈到內閣之後,由值班的內閣大學士先閱讀奏摺,然後用小紙片將自己的處理方案或建議寫下了,夾在奏摺中,稱之爲“票籤”或“草簽”。等大學士處理完奏摺,才遞交給康熙批准。

回到上文,陝西總督的奏摺送到內閣時,正是內閣比較忙的時候。熊賜履看完奏摺,得知哈佔想恢復部分官員的官職,於是就草簽給了三法司覈准,最後內閣把一大摞奏摺送給康熙。

熊賜履回到家,突然想到,哈佔所奏之事不應該歸三法司管,而應該是吏部的職權範圍。

也就是說,熊賜履把票籤弄錯了。

當時的康熙帝非常勤政,內閣呈遞過來的奏摺他每天都會看完,然後再轉到內閣存檔。康熙看到有草簽有誤,便把奏摺和草簽一道退了回去。其時,當時正值三藩之亂,內閣非常繁忙,弄錯草簽的事情時有發生。即使草簽出錯,康熙也不一定會嚴懲,頂多斥責兩句。

然而,熊賜履接下來的表現,就像一個犯錯了小孩子,他十分惶恐,生怕別人會因他犯錯而責難他。

《清聖祖實錄》記載:

熊賜履欲掩飾己過,私取草簽嚼毀,以大學士杜立德所票另疏草簽,扯去紙邊,改寫小字,希委咎於杜立德。

十年帝師,五年宰相,熊賜履最終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第3張

熊賜履第二天起了一大早,天不亮就第一個入宮,急匆匆地趕到內閣。他在內閣幹了兩件事:

第一,銷燬罪證。他找到康熙轉回內閣的那篇奏摺,把自己昨天寫的草簽吞到嘴裏嚼毀。

第二,嫁禍他人。上文提到康熙初期的內閣制度,一共有12位閣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12位閣臣之間也有勾心鬥角。當時,有一位老臣名叫杜立德,此人是保和殿大學士,由於年邁,經常倚老賣老,而且時常犯糊塗。熊賜履或許和杜立德有罅隙,或許認爲熊賜履有犯糊塗的毛病,索性以杜立德的名義,拿了一張新的草簽重新夾到奏摺中。

這樣一來,草簽出錯的責任人,就由熊賜履悄悄變爲杜立德了。

天色大亮,內閣成員紛紛來上班。熊賜履沒想到的是,時常犯糊塗的杜立德,今天卻沒有犯糊塗,他一眼就看到了有個草簽不是自己所寫,立即嚷嚷起來,到內閣首輔索額圖那裏大鬧一番。索額圖趕緊調查,聽值班的小吏說,熊閣老天不亮就來到了內閣,嘴裏似乎還咀嚼着什麼。索額圖再查熊賜履的草簽紙(數量都有登記),果然少了一張。

能做到內閣大學士,都是人精,這些證據擺在面前,誰還不明白。熊賜履知道東窗事發,頓時臉色煞白,顏面掃地。

索額圖本就不打算袒護熊賜履,再加上杜立德有意將事情鬧大,這件事很快鬧得滿朝皆知,大家紛紛彈劾熊賜履。熊賜履本來在翰林院德高望重,經此一事,逐漸揹負“假學道、真小人”的罵名。

康熙對熊賜履也很失望,清代名臣李光地在他的《榕村語錄續集》記載了當時康熙的惱怒:

“(皇)上時屢雲,熊某之德何可忘?至今曉得些文字,知些道理,不虧他如何有此?”

從這句話可見,康熙對熊賜履的所作所爲,非常失望。熊賜履當了康熙10年的老師,他曾教導康熙“王道必以正心爲本”,結果,他自己心術不正,康熙焉能不失望?

就這樣,“德高望重”的內閣大學士熊賜履,因自己的拙劣表現,瞬間從雲端跌入泥淖。

本文開篇,熊賜履之所以罵自己是“無賴”,指的就是此事。

四、浪子似回頭,功過後人評

經過“嚼籤”事件後,熊賜履名聲掃地,康熙將熊賜履革職,熊賜履也無顏回鄉,選擇南下江寧,旅居南京。這期間,他不問世事,潛心學問。他先後編撰了《日講四書解義序》和《孝經衍義》兩部鉅著交給朝廷。但因爲熊賜履名聲已毀,在刊印時,索額圖等人反對將熊賜履的名字印在書上,因此,這兩部書的作者變成了庫勒納、葉方藹、張英等人。熊賜履得知後,感嘆曰:“世事至此,豈不令人永嘆!”

熊賜履隱居南京的第八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首次南巡,路過江寧時,突然想起自己的老師熊賜履在江寧定居,便召熊賜履覲見。五年後,康熙第二次南巡,仍然抽空見了熊賜履一面。

直到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念及熊賜履往昔的教導之情,決定讓熊賜履起復,任禮部尚書郎。

熊賜履回京後,兢兢業業,再沒出絲毫差錯。又過了一年,熊賜履協助康熙徹查江南刑獄案,調任吏部尚書。熊賜履在京城當了九年的尚書,期間有許多人指着他的後背罵他人品不端,道貌岸然,他雖然身居高位,但從沒有迴應,更沒有打壓那些辱罵他之人。每當熊賜履夏朝回家,他不出門,不應酬,只在書案前埋頭讀書或寫字。

熊賜履彷彿是一個贖罪的老僧,把十多年前的那件舊事埋藏於內心深處,用筆墨來慢慢傾訴,不求別人能原諒自己,只求內心有片刻安寧。

康熙三十八年,熊賜履再次被“拜相”,擔任東閣大學士。“東閣”是指太子讀書的地方,康熙此舉,儼然是在答謝熊賜履當年的教導之恩。

《清史稿》記載:

三十八年,授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預修聖訓、實錄、方略、明史,並充總裁官。典會試者五。

十年帝師,五年宰相,熊賜履最終的結局是如何造成的? 第4張

再度“拜相”之後,熊賜履雖然兼任吏部尚書,但他的重心卻放在了文化建設上,他先後擔任《聖訓》《實錄》《方略》《明史》等書的總編纂官,也多次主持科舉會試。

朝堂上雖然有熊賜履,但人們只看到了熊賜履在埋頭苦幹,沒有人聽說他再有什麼劣跡。

不僅如此,熊賜履還多次參與救災,多次懇請康熙減免賦稅。人們彷彿看到了康熙初年的那位“德高望重”的熊閣老又回來了。其實,只有熊賜履明白,他其實是在贖罪。

本文開頭,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康熙賜給熊賜履對聯,將熊賜履誇獎一番後,熊賜履頓時淚奔。他悔恨當年做錯了事,痛罵自己是無賴。他本以爲自己會遺臭萬年,沒想到還能得到康熙的認可,這種心情,實在難以體會。

康熙四十二年,熊賜履68歲,他以“年迫古稀”爲由,懇請告老還鄉,康熙沒有批准,只是允許他辭去大學士頭銜,在京城養病。三年後,康熙終於同意熊賜履回江寧養老。臨行前,康熙再一次召熊賜履入宮講學,並讓所有皇子都來“聽訓”,熊賜履再一次老淚縱橫。

康熙四十八年,熊賜履病逝於江寧,享年75歲。康熙聽聞後,命禮部親自前往江寧悼念,並賜祭葬,追贈熊賜履爲太子太保,諡號“文端”。

《易論第九》有云:

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熊賜履犯過大錯,這個後人不能爲他掩飾,但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知而改之,晚年也一直在“贖罪”。

所以,筆者認爲,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他曾經是“小人”,但最後卻是個勇者。

從政治角度來說,熊賜履當過康熙10年的老師,他對康熙執政理念的塑造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甚至一直影響康熙之後的數代帝王的治國理念。熊賜履第一次擔任“宰相”僅僅一年便灰頭土臉地下野,第二次又做了4年“宰相”,合計5年的大學士生涯,熊賜履爲清初政治也做出過不少貢獻。

《左傳·宣公二》曰:“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熊賜履犯過錯,但我們不能僅僅盯着他的錯誤,而忽略了他的貢獻。

歷史悠悠,史海茫茫,即使是“大學士”,他也不可能完美無瑕,畢竟,所有的歷史人物,都曾是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