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邦早年間是如何當上泗水亭長的?靠的是什麼

劉邦早年間是如何當上泗水亭長的?靠的是什麼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之後,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不過,由於當時的官僚制度尚不完善,導致地方基層仍然有較強的等級劃分,那麼出身貧寒的劉邦,是如何當上泗水亭長的呢?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在秦朝官僚體系中,亭長到底是多大的“官”?這就需要我們搞明白,秦朝的官僚體系。

我們知道,秦朝推行的是“三公九卿制”,但正如前文所說,秦朝時期的官僚制度還不夠完善,而且由於缺乏配套的官員選拔系統支持,即使秦始皇派遣了大量熟悉律法的人員前往各地,但仍然無法滿足統治需要。

因此,秦朝時期,拋開中央朝廷不說,地方上也僅有郡守、郡尉、郡丞、郡監,縣令、縣丞、縣尉等高級官員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命。要知道,秦朝的縣比我們現在的縣可要大很多,僅憑少數的官員,顯然是無法管理這麼大一片區域的,但當時由於官員數量不足,根本無法滿足縣級以下官員的任命,那又該如何呢?

劉邦早年間是如何當上泗水亭長的?靠的是什麼

秦朝採取的方式是,由縣令在當地選拔素有聲望的長者,用來分管地方。例如各鄉設有鄉有秩(掌管大鄉)/鄉嗇夫(掌管小鄉)、鄉佐、鄉遊徼、鄉三老、鄉卒等;各亭則設有亭長、亭佐、亭侯、求盜、亭父、亭卒等;各里則設有里正、父老、杜宰、裏監門、裏卒。其中,亭長便是一亭的最高長官,對下負責掌管下屬各里,對上則隸屬於鄉有秩/鄉嗇夫管轄。

按照秦制,當時百姓以五家爲一伍,兩伍爲一什,十什爲一里,十里爲一亭,十亭爲一鄉,十鄉爲一縣,十縣爲一郡。劉邦作爲亭長,其實也就管理着十里,約一千戶人家。放到現在,其實也就是個中等的村莊,當然考慮到當時人口稀少的問題,劉邦頂多也就管理着一個鎮。

再說亭長這個職位的主要職能,按照《漢書·百官公卿表》和《續漢書·百官志》等史料記載,亭長的主要職責便是治安警衛,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從職責來看,基本相當於一個鄉鎮派出所所長,兼部分鄉鎮長的職責。

與現代不同的是,現在即使個鄉鎮派出所所長,也不是想當就能當的,那是必須通過考試進入體制,而且還必須熬資歷。然而秦朝時期卻相對簡單的多,對於任職的要求,僅有一點,那便是“多以服兵役已滿期之人充任”,只要你服兵役期滿,那便達到了擔任亭長的要求。

劉邦早年間是如何當上泗水亭長的?靠的是什麼 第2張

當然,“服兵役期滿”只是最低要求,能否管住住轄區的人,纔是能否坐上這個位置的關鍵。而以劉邦在當地的影響力來說,顯然是符合這一要求的,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劉邦見過世面。《史記·魏公子列傳》有載,“高祖始微少時,數聞公子賢”。也就是說,劉邦曾經極爲仰慕信陵君魏無忌,可惜當他想去拜訪時,信陵君已經去世,但卻遇到了曾爲信陵君門客的張耳正在招納門客,於是便去拜訪了張耳。《史記·張耳列傳》有載,“高祖爲布衣時,嘗數從張耳遊,客數月”。在那個普通百姓一生也難離故土的時期,劉邦顯然屬於少數見過世面之人,這便使其擁有了“高人一等”的資本。

二是劉邦出身問題。根據《漢書》的記載,劉邦家族起於陶唐氏後裔御龍氏,也就是晉國大夫士會後代的一支。戰國時期,宋國滅亡之後,魏國取得了宋國豐地一帶,在此設立大宋郡,並從大量遷徙百姓至此建立城邑,而劉邦的祖父便曾擔任魏國的豐公。雖說彼時魏國已經被滅,但劉邦家族在該地的影響力,短時間內是很難徹底消除的。

三是劉邦自身魅力。《史記·韓信盧綰列傳》有載,“: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也就是說劉邦是讀過書的,在那個絕大部分人都是文盲的年代,識字無疑讓他具有了極大的優勢,畢竟你要管理地方,總不能連上級的命令都不認識、看不懂吧。此外,劉邦交友也很廣泛,不僅有盧綰、樊噲等“狐朋狗友”,同樣也有蕭何、曹參這樣的衙門小吏,這同樣加大了他在當地的影響力。

如上,秦朝時期的“亭長”職位本就不高,並非直接由朝廷任命的“命官”,而是在當地選拔出來的小吏,而劉邦由於自身的優勢,擔任一個亭長顯然是極爲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