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了皇位發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又爲何不殺掉李淵?

爲了皇位發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又爲何不殺掉李淵?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3.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以上問題小編將在下文爲大家一一揭曉。

我們看歷史的時候,確實有些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李世民在奪得皇位的過程中,雖說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是最大的障礙。但是皇位是在老爹李淵手裏捏着呢,如果玄武門之變發生時,老爹不高興,要發兵討伐,也夠李世民吃一壺的。

爲了皇位發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又爲何不殺掉李淵?

而李世民向來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人,既然已經決定奪位了,爲什麼不一不做二不休,一鼓作氣幹掉李淵呢,畢竟這樣才能確保皇位到手啊?

在《雍正王朝》中就有這麼一段劇情,當時康熙帝病重,京城內的衆皇子們虎視眈眈,覬覦皇位。老四胤禛感覺自己勝算不大的前提下,拿出一箱金銀財寶要送謀士鄔思道跑路,順便說了一句:

“先生有房杜之才,無奈胤禛無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這點東西不成敬意,送給你安度後半生吧!”

編劇劉和平之所以加上這麼一段臺詞,就是基於對李世民的瞭解,把老四胤禛也描述成打算弒兄殺弟,並逼宮之人。

弒兄殺弟這件事不難做到,只要夠狠,夠毒,夠果斷,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但是老四胤禛猶豫點,並不在這裏,而在康熙帝身上,這纔是他奪位最大的障礙。

同樣的,在李世民身上,也面臨着同樣的苦惱,他真正擔心的並不是搞不定李建成或者李元吉,而是自己的老爹李淵!

時間到了武德九年,李世民的地位已經是高得不能再高了。他可是集秦王、太尉、天策上將、司徒、中書令、尚書令、十二衛大將軍等職位於一身,有着自己的一套武裝班子的頭了。

他勢力如此之大,自然引起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忌憚,所以這兩派力量的爭鬥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朝中的大臣們也是紛紛站隊,大有一副你死我活的陣勢。

但從實力上來看,顯然一直四處征戰的秦王李世民最強,實際上唐初的軍事指導權也基本掌握在李世民手中。雖然李淵稱了帝,但此人說話人前是一套,人後又是一套,比如剛剛離開太原打天下的時候,他對二兒說:

“在茲行也,並欲備嘗,如弗躬親,恐違天旨。”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作爲開國君主,需要事必躬親,像打仗這種事也是需要身先士卒的。結果李唐軍隊剛打下長安,他就躲裏面不出來了,可能也是對自己軍事指揮能力沒信心,整個大唐開國幾次大戰役,他是一次都沒參加啊。

李淵爲了籠絡天下人才,他還說過這麼一句話:

“矢石之間,不辨貴賤,黥而爲王,何其妨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管你是誰,只要爲我效勞,打下天下來,我必然會論功行賞。

但是結果呢?

結果就是打下長安之後,李淵開始大封“隋室大臣”,以及“與之有舊”的人,逼着那些被收服的天下豪傑,只能涌到秦王府分一杯羹。

當初李淵就是策反了隋朝府兵軍隊,架空皇室,才奪得了天下,結果自己又走了隋煬帝的老路,任由自己的兒子們在下面策馬圈地。

爲了皇位發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又爲何不殺掉李淵? 第2張

李世民帶着自己的精銳部隊,一路開疆擴地,還能遙控指揮着朝中一羣宰相和文官。打了勝仗之後,也是他建立的地方行政機構,指派官員治理。正所謂有奶纔是娘,跟着秦王混有肉吃,誰還會管那個長安的皇上?

舉個例子,有一次李世民一高興,賞給了自己的叔叔李神通一塊地。而老爹李淵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又將這塊地賞了出去,賞給了張國丈。

結果這個張國丈去領這塊土地的時候,發現已經有主了,還被李神通挖苦一頓,說這塊地是秦王賞的,讓他哪涼快哪呆着去。

事後,李淵把李世民臭罵了一頓,但是也無可奈何,畢竟李神通是宗室還是首義功臣,而張國丈不過有個女兒可以指望罷了。這種結局,也就造成,李淵把李神通也給無意中得罪了,導致很多宗室親戚也聚攏到李世民身邊,李淵基本被架空了。

後來李建成有一次請李世民喝酒,酒中就下了毒,幸虧叔叔李神通在,救了李世民一命。

所以,等到玄武門之變前夕,李世民已經控制了唐朝近一半的土地。

但是李淵也不是傻子,他能當上開國皇帝,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所以針對李世民的步步緊逼,他也是想方設法化解。

李淵也是蠻糾結的,一方面還指望李世民替自己打仗,另一方面又忌憚他勢力的強大,擔心哪一天他也來個太原起兵。

這種糾結的狀態下,他還是選擇了支持太子李建成,於是在武德七年的時候,也就是李世民被下毒的那次,他找到李世民:

“觀汝兄弟似不相容,同處京邑,必有紛競,當遣汝還行臺,居洛陽,自陝以東皆王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漢樑孝王故事。”

這件事李世民沒有表態,以他的實力,就算是在洛陽起兵,也是很快能拿下長安的。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不幹啊,急忙勸說老爹,可不能放虎歸山啊,於是這件事泡湯了。

等到了玄武門之變前夕,李世民的處境更加艱難:

先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設計,將李世民的心腹,房齡玄、杜如晦等人逐出秦王府;其次利用北方戰事又起的機會,請求李淵派李元吉頂替李世民出征,削弱李世民在長安的力量;再次,同樣這次出征,不僅抽調了李世民的軍隊,還把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秦叔寶等一干驍將抽進了出征軍隊……

這還不算,李建成和李元吉還策劃了昆明池酒宴,利用李世民給李元吉踐行的機會,一舉拿下李世民。

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才最終決定絕地反擊的,之前的他之所以遲遲不動手,最大的原因就是師出無名。倒不是說他不夠殘忍,而是道德秩序和禮教倫常束縛着他,讓他無法面對靈魂的拷問。

爲了皇位發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又爲何不殺掉李淵? 第3張

沒曾想,正想睡覺呢,李建成和李元吉就送上了枕頭,正想拉屎呢,有人就遞上了馬桶:

“欲俟其發,然後以義討之。”

於是李世民先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狀,說他們跟李淵的妃嬪尹德妃、張婕妤私通,李淵說明天讓他倆進宮,我得問問他。

於是就有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利用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宮問話的機會,將他倆射殺在玄武門。

這就回到我們的題目了,整場玄武門之變,李淵在幹嘛,而且事後李世民爲什麼放過了他?

實際上,李世民一旦決定反了,他在宮中經營多年的人脈就起作用了。前面也講過了,跟着秦王混有肉吃,所以長安十六衛的高級軍官中,大部分都是李世民的人。

行動當天,李世民的心腹宇文士及就已經把侍衛們,儘可能地換成自己的死士了,就等秦王一聲令下。

但是,李淵畢竟是皇帝,難道他沒有組織力量反抗,畢竟玄武門那麼大聲響,他幹嘛一大早不等着李建成他們來覲見,卻有心思去“泛舟海池”?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這個海池的地方,就是李淵最終被逼到的地方,也是玄武門之變發生時,他被軟禁的地方。

在史料《舊唐書》中有記載:

“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

按理說,玄武門這裏有守軍,還有李世民派來的八百軍隊,怎麼會打得如此慘烈?以至於守衛守衛敬君弘等人戰死,危急關頭,竟然需要張公瑾靠蠻力:

“獨閉關以拒之!”

所以,有理由推斷,李世民應該是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控制老爹李淵了。

等尉遲敬德“擐甲持矛”趕到太極殿前面見李淵的時候,玄武門已經被牢牢控制,東宮和齊王府的軍隊也已經退去了。

史料上記載是,李淵看到尉遲敬德後,開始驚慌:

“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爲?”

實際上在尉遲敬德來之前,李淵就已經被控制了,之所以是尉遲敬德來的,而不是李世民,其實就是來試探李淵的態度的。

爲了皇位發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又爲何不殺掉李淵? 第4張

“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

此時李淵身邊的大臣們一看,事已至此,也是挨個替李世民說好話,於是李淵回了一句:

“善!此吾之夙心也。”

至此,李淵才逃過了一劫,若是李淵死不認頭,揚言要抗爭到底的話,那麼迎接他的必然是死亡。

這也是李世民不親自前去,而是派尉遲敬德去的原因所在,事後也會給定一個先帝在亂軍之中中了李建成的流矢而亡。

李世民可以有理由殺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但是沒有理由殺掉老爹李淵,雖然他也有這種想法,但並未實施。

而且他即位後,派的是心腹長孫無忌修史,還給老爹安上一個莫名其妙“泛舟海池”的舉動,在護城河裏遊船,這心得多大啊?

李世民想做一代明君,背上了弒兄殺弟的污點是無論如何也洗不掉的,要是再背上弒父的罪名,那真是惡名遠揚了。

兄弟是必殺不可的,但老爹,還得指望他給自己一個明確的身份,這樣才能讓自己師出有名,即位纔能有據可依。

更重要的是,李淵已經成了傀儡了,殺不殺,還有那麼重要嗎?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