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爲什麼全失敗了?

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爲什麼全失敗了?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9.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228年開始,蜀漢丞相諸葛亮先後在六年間五次率軍,北伐曹魏政權,最終於234年病死於五丈原軍中。諸葛亮堪稱是三國時期的一流人物,自比於管仲、樂毅,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其才能更是得到了對手的尊重。但是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卻全部以失敗告終,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其一、國小兵少,蜀漢力量最弱

從地圖上看蜀漢的面積好像不小,但實際上只佔據了益州一地,無論是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魏相比。據史料記載,蜀漢滅亡時,整個政權僅有28萬戶,94萬人而已。諸葛亮在世時,蜀漢的人口或許多一些,但也就是在一百萬左右而已。東吳的地盤比蜀漢大,人口也多,但也僅有230萬而已。

再看曹魏方面,曹操在平定冀州後,查閱戶籍發現,“可得三十萬衆”。也就是說,一個冀州就可以爲曹操提供三十萬的軍隊,那麼冀州的人口至少在一百五十萬以上。曹魏佔據着當時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包括冀州、兗州、青州、徐州、幽州、雍州,此外還有軍馬的產地涼州。人口是政權發展的動力,地盤是政權生存的空間,兩者決定了一個政權的強弱。

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爲什麼全失敗了?

其二、蜀道艱難,後勤十分困難

戰爭不僅是軍事上的較量,也是經濟方面,特別是後勤的比拼。蜀漢號稱天府之國,農業十分發達,徵集軍糧並不困難,直到滅亡時,國庫內尚有存糧四十萬斛。然而軍糧容易得,運輸卻困難。李白有詩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諸葛亮北伐時,軍隊都佈置在秦嶺北麓的魏國境內,而蜀漢的糧食產地是成都平原以及漢中平原。

要把糧食運到前線,必須翻越大巴山、米倉山、秦嶺,山路險峻,難以行走。蜀漢本來人口就不多,諸葛亮一方面要徵募軍隊,用來北伐,還要安排不少壯丁運輸軍糧。諸葛亮第二次、第四次北伐失敗,都是因爲軍糧不繼,被迫撤退的,“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

其三,應變將略,非諸葛亮所長

諸葛亮堪稱是當時的奇才,“治國有分,御軍有法”,蜀漢在他的治理下,雖然國小力弱,但曹魏卻不敢對其用兵。不過,任何一個人不可能精通所有的東西,諸葛亮也不例外,他也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於治戎爲長,奇謀爲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也就是說,諸葛亮在內政、治軍關係方面非常出色,但在領兵打仗方面,特別是奇謀方面也所欠缺。

有個成語叫出奇制勝,說的是行軍打仗,往往要用對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才能取得戰爭勝利。諸葛亮這個人做事非常謹慎,從不肯冒險,這就限制了他在軍事方面的能力,所以很難有大的軍事作爲。後世在評論諸葛亮北伐失敗時,也認爲“連年動衆,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