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翦滅楚向秦始皇要六十萬大軍 嬴政爲何不擔心王翦會造反

王翦滅楚向秦始皇要六十萬大軍 嬴政爲何不擔心王翦會造反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王翦和秦始皇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召集將領們商討滅楚之戰,在此之前,韓國、趙國、魏國相繼被秦國滅亡,其中最能打的趙國是被王翦和李信共同率軍滅亡的,魏國則是王翦兒子王賁滅亡的,此時的天下,只有秦、楚、燕、齊四國了,秦國統一天下看起來只是時間問題了。

秦始皇先問李信滅楚需要多少軍隊?李信回答說:20萬足夠。當秦始皇問王翦滅楚需要多少軍隊時?王翦回答說:非60萬不可。秦始皇作爲當時的最高決策人,如果能用最少的兵力達到目的,當然會優先採用,況且當時秦國已經滅亡了三晉,難免心生驕傲之心,秦始皇本人也認爲滅楚20萬軍隊足夠,所以聽從了李信的建議,而王翦則因爲秦始皇沒有聽從他的意見,告老還鄉。

王翦滅楚向秦始皇要六十萬大軍 嬴政爲何不擔心王翦會造反

王翦

於是,李信與蒙恬兵分兩路率軍20萬攻打楚國,楚將項燕尾隨李信大軍三天三夜,再加上昌平君在郢都的叛亂,導致秦軍後方不穩,項燕攻打李信,導致秦軍大敗,秦軍被攻破兩個軍營,七名都尉被楚軍殺死,可見戰況之慘烈,秦攻楚首戰,以秦軍的完敗而告終,這是秦滅六國以來,秦國遭受最大的失敗。

秦始皇聽說李信大敗後,第一個反應就意識到自己錯了,於是親自到王翦的家鄉請他出山,並親自向王翦道歉,同時答應爲王翦提供60萬大軍伐楚,作爲一國之君,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向自己的臣子放低姿勢,光是這一點,秦始皇就是一代明君,能知錯就改。

但問題是60萬大軍可是秦國的傾國之兵,秦始皇能不擔心嗎?秦始皇至少擔心兩個問題:

一、王翦如果戰敗了會如何?

王翦滅楚向秦始皇要六十萬大軍 嬴政爲何不擔心王翦會造反 第2張

《大秦賦》中秦始皇劇照

秦國在戰國晚期的人口也就是四五百萬人,60萬人的兵力差不多是人口的八分之一,就算秦國當時把韓國、趙國、燕國的降軍加起來,60萬兵力基本上是掏空了秦始皇的家底,秦滅趙只不過動用了30萬大軍而已,滅亡楚國要60萬大軍,這對秦國各方面的消耗都是一個強大的負擔。

而且秦軍只能戰勝不能失敗,一旦這60萬人失敗了,秦國別說統一天下了,被楚國反殺都是有可能的,兵敗如山倒,冷兵器時代的國家命運往往就靠一兩場戰爭來決定的,事實上,秦始皇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無論最終結局如何,秦始皇都打算讓王翦試上一試。

二、王翦會不會有異心謀反?

從秦始皇的角度來看,他把傾國之兵交給王翦,肯定是有所擔心的,如果王翦滅亡楚國再殺個回馬槍,那將是秦國的災難,如果王翦私下與楚國講和,然後攻打秦國,那同樣也是災難,但是,秦始皇既然敢這麼做,就不怕王翦會謀反,那麼問題來了,王翦爲什麼不敢謀反?

王翦滅楚向秦始皇要六十萬大軍 嬴政爲何不擔心王翦會造反 第3張

秦將王翦

主要有幾個原因:

1、王翦爲人與秦始皇的用人。

王翦和白起的風格完全不一樣,白起敢打敢衝,不打沒把握的仗,主打殲滅戰,並且不惜自身傷亡,但王翦爲人謹慎,甚至有些謹慎過了頭,王翦喜歡用謀略,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後的勝利,並且打仗非常沉穩,不搞冒險,儘量降低自身的傷亡,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王翦的風格,就是四個字:沉穩謹慎。

王翦率軍滅趙,面對趙國名將李牧,王翦在佔據了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沒有跟李牧硬拼,反正與李牧對峙一年多,在這一年多對峙的時間中,王翦採用反間計,迫使趙王遷自己殺了李牧,然後王翦再率軍攻趙,三個月後滅亡了趙國,王翦寧願等一年多時間,採用最爲穩妥的辦法--用反間計拿掉李牧,再與趙國硬接,這就是王翦滅趙的策略,其中透露着沉穩謹慎。

李牧雖強,但是趙國很弱,王翦並沒有用絕對的實力來硬拼李牧,而是避開了李牧的長處,李牧能擋住王翦,但無法消除自己的愚蠢,但最終的勝利者是王翦,同樣的道理,王翦滅楚提出了60萬軍隊,也是想要用最穩妥的辦法來滅亡楚國,而不是像李信這樣冒險。

王翦滅楚向秦始皇要六十萬大軍 嬴政爲何不擔心王翦會造反 第4張

王翦用反間計拿掉李牧

所以王翦的性格決定他不是一個敢於冒險的人,而是做事非常小心謹慎,沉穩過度的人,包括王翦在出徵前不斷向秦始皇要錢、要田、要地、要財物,這些行爲都是爲了讓秦始皇對他信任,而不是懷疑,因爲一個愛財的人,是不會有野心的,一個什麼也不要的人,是會讓君主懷疑的,這是王翦的沉穩謹慎,這樣性格的將領是不會反叛的。

如果王翦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在秦國的表現是完全不同,秦始皇也是用人高手,用人還是能看出人物的性格特長的,王翦的數次要錢財田宅的行爲讓秦始皇明白,這是在表忠心,當然有了王翦的主觀表忠心還是不足以讓秦始皇放心的,還存在一些客觀原因讓王翦不敢有反叛之心。

2、秦國軍制與法律。

秦軍編制是五人爲伍,設一伍長,十人爲什,設一什長,50人爲屯,設一屯長,二屯爲百,設一百將,五百人設一五百主,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也稱千人,二五百主之上設曲,曲的長官是軍侯,曲之上設部,部的長官是校尉,校尉之上是將軍,將軍之上是主帥,等級森嚴,逐層管理。

王翦滅楚向秦始皇要六十萬大軍 嬴政爲何不擔心王翦會造反 第5張

秦軍

主帥有命令傳達是一層一層傳遞下去,主帥傳達給將軍,將軍傳達給校尉,校尉傳達給軍侯,軍侯傳達給二五百主,二五百主傳達給百將,百將傳達給屯長,屯長傳達給什長,什長傳達給伍長,最後就傳達給所有普通士兵,每次出戰前,都有明顯的軍事任務,但軍事機密只有高層知道。

如果主帥謀反,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軍隊,但是這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不是主帥控制了手下幾個將軍,就能指揮所有軍隊反叛的,他得控制所有基層單位,但是,這就涉及到秦軍會不會跟隨主帥叛亂的問題,如果主將謀反,其中有幾個校尉不同意,或者幾個軍侯不同意,對於主帥來說,都是一場災難,而且要區別出哪些人忠於自己,哪些人忠於秦國是很難的事。

一旦有人不同意,就得除掉這些人,也就是說王翦想要謀反,首先得把軍中不願意叛亂的軍官和士卒給清除了,別以爲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秦軍所有將士的家屬全部在秦國,爲什麼要跟着主將一起叛亂?而且秦法嚴苛一旦叛亂就是族滅的罪行,你說主將之下的將士憑什麼會跟着王翦一起反呢?除非秦始皇是個昏君,不得民心,但這是不可能的。

王翦滅楚向秦始皇要六十萬大軍 嬴政爲何不擔心王翦會造反 第6張

秦軍將領

3、王翦有副將蒙武制衡。

王翦雖然是主將,但在軍隊也有人制衡他的,比如副將蒙武,蒙武是蒙恬的父親,蒙驁的兒子,祖孫三代仕秦,這份忠心任何人比不上的,王翦敢反,蒙武第一個反對,此外,軍中還有很多忠於秦始皇的將領,秦軍是國家的軍隊,而不是王翦的私兵,王翦要先搞定蒙武再說吧,這都是不太容易的事。

況且王翦只是個軍事將領,軍事是政治的延續,秦滅楚之戰也是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其中一戰,當時秦始皇在秦國的威望高漲,支持率很高,率領秦國統一天下也是大勢所趨,王翦敢反,那是逆歷史潮流,註定沒有開始就會失敗,不要小看秦始皇控制軍隊的能力與決心,借一萬個膽子給王翦,他也不敢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