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盧綰和劉邦感情如此深受 盧綰最後爲什麼會背叛劉邦

盧綰和劉邦感情如此深受 盧綰最後爲什麼會背叛劉邦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6.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盧綰和劉邦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命運是一種玄而又玄,難以名狀的事物,很多時候我們認爲人定勝天,只要自己願意付出巨大的努力,必然能得到滿意的結果。然而,無數的例子也向我們證明了,有的人天生就具備了大運勢,即使一生碌碌無爲,在時機成熟時也會極大地超脫於普通人之上。

盧綰和劉邦感情如此深受 盧綰最後爲什麼會背叛劉邦

盧綰影視形象

盧綰就是生來自帶大運勢的勝利者,從高祖沛縣起兵到垓下合圍霸王,漢軍一路走來都鮮見盧綰立過任何功業,可是在漢朝建立後,他卻出人意料地成了漢政權的頂級高官,不僅封賞頗巨,甚至可以隨意出入高祖的皇宮,這種待遇只有他一人獨有。

奇怪的是,和高祖關係最親密的盧綰,在獲得分封后居然帶領着族人背叛了高祖、投靠了北方的匈奴。要知道在白登之圍後,漢朝和匈奴走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盧綰此舉,等於是直接宣佈自己和高祖決裂。

盧綰和高祖感情深厚,漢朝建立後官至太尉

1. 劉盧兩人同天出生,感情歷來深厚

劉家和盧家都是沛縣人,兩家一向關係密切、交往頻繁,到了劉太公和盧太公這輩,兩人竟然在同一天做了父親,因此更是親上加親:

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裏中持羊酒賀兩家。

盧綰和劉邦感情如此深受 盧綰最後爲什麼會背叛劉邦 第2張

歷朝歷代,太尉都是正一品

有了這層淵源,高祖和盧綰從小一起成長,一起在學堂裏讀書,也一起在社會上廝混。不過由於性格使然,兩人後來的發展軌跡發生了變化,高祖走上了沛縣頂級混混的道路,而盧綰的生活還算比較貼近正常人。

這種情況也決定了盧綰無論是在人脈上還是財力上都遠勝高祖一籌,所以經常惹事的高祖爲了避禍,常常躲到盧綰處尋求幫助。面對這位麻煩的發小,盧綰不僅沒有表示厭惡,還竭盡所能地幫助高祖處理問題。

正所謂患難見真情,高祖對盧綰這個兄弟既感激又滿意。

2. 漢朝建立後,盧綰官至太尉

盧綰和劉邦感情如此深受 盧綰最後爲什麼會背叛劉邦 第3張

高祖斬白蛇後起兵反秦

很快,高祖在沛縣的亭長生涯走到了盡頭,陳勝吳廣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秦鬥爭使得天下大亂,高祖順應局勢,在四十九歲高齡毅然決然地在沛縣起兵,同樣四十九歲的盧大爺選擇了誓死追隨。在高祖成功建立漢朝後,盧綰甚至官至太尉,並且被封爲長安侯:

及高祖初起沛,盧綰以客從,入漢中爲將軍,常侍中。從東擊項籍,以太尉常從,出入臥內,衣被飲食賞賜,羣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倖,莫及盧綰。綰封爲長安侯。

客從並非簡單地跟從,而是指帶着一定的勢力加入了高祖的起義隊伍,盧綰的勢力從哪來?無非是變賣了全部家產,將籌碼悉數押到了高祖身上。

盧綰和劉邦感情如此深受 盧綰最後爲什麼會背叛劉邦 第4張

今日長安

盧綰和劉邦感情如此深受 盧綰最後爲什麼會背叛劉邦 第5張

今日長安

兩人本來感情就好,再加上盧綰傾力資助,高祖自然對他十分滿意,在天下平定後給了盧綰巨大的回報。

要知道,太尉乃是掌管天下兵馬的實權職位,在戰時,漢軍係數交由韓信之類的將領來管理,而到了太平時期,將領們必須將兵權交回到太尉手中。

比起高祖對韓信的不信任和數次強硬奪走其兵權的舉動,我們也能看出盧綰是多麼深得高祖信賴了。

臧荼作亂被誅,盧綰意外成爲燕地新主

1. 燕王臧荼意外謀反

楚漢爭霸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裏,高祖徹底放鬆了下來,開始仔細享受天下共主的巨大權力,然而在過了一段美滋滋的日子後,他又開始有了新的憂慮。

高祖在和霸王的決戰過程中,藉助了多方力量,這些力量本身就是天下豪傑或者是一方霸主,爲了爭奪他們的支持,高祖只能許以重利。

因此在天下平定後,包括韓信、彭越、臧荼在內,共有七個非劉姓諸侯王被分封,整個神州東部的土地,基本全被他們瓜分,這些諸侯王也逐漸做大。

爲了穩固來之不易的勝利,高祖在漢朝建立初期,對這些諸侯王的態度還比較客氣,希望他們能和漢朝共同合作,一直髮展。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正式登基五個月後,燕王臧荼居然起兵謀反,逼得高祖不得不親征平亂:

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將徵之。高祖自將擊之,得燕王臧荼。

這次事件爲高祖敲響了警鐘,也證明了他選擇的半郡縣半分封制度,並不是一種穩定的政治制度。

2. 盧綰意外成爲燕地新主

東北方的叛亂被平息後,高祖急需要在此設立一個新王,從而維護漢朝在燕地的利益,於是他召集羣臣,進行了一次"民主選舉",結果盧綰既意外又合理地成了燕地新主:

乃下詔諸將相列侯,擇羣臣有功者以爲燕王。羣臣知上欲王盧綰,皆言曰:"太尉長安侯盧綰常從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詔許之。漢五年八月,乃立虜綰爲燕王。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

盧綰和劉邦感情如此深受 盧綰最後爲什麼會背叛劉邦 第6張

漢初各方勢力圖

在選舉之前,羣臣的心裏十分忐忑,尤其是對高祖比較熟悉的人,都清楚他的打算,那就是新燕王不需要有巨大的能力,忠於劉氏之人才是最佳選擇。在這種情況下,羣臣並不敢輕易表態,以免和高祖的想法相悖而遭到懷疑。

只有在高祖的授意和暗示下,衆人才明白高祖心儀的對象乃是盧綰。

我們的國人是有着嚴重的鄉土情結的,許多人比起能力更相信交情。高祖知道盧綰的能力,所以在許多重大戰役中,盧綰並沒有得到表現的機會。然而高祖更清楚盧綰的爲人,他知道無論如何,盧綰是不會背叛自己的。

盧綰接受張勝養寇自重的建議

盧綰得到了燕王這個稱號後,心路歷程是極其複雜的。

無論是從實權還是虛名,燕王似乎比不上他長安侯的爵位加太尉的職位。

盧綰和劉邦感情如此深受 盧綰最後爲什麼會背叛劉邦 第7張

彭越慘死

長安是漢朝的都城,其實也就是當年秦國的咸陽。秦始皇的胞弟成蝺被封爲長安君,封地就在此處。和成蝺類似,盧綰因爲得到了高祖的極致信任,也成了長安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可以和高祖分享長安的資源。

從這點來看,盧綰離開長安,到燕地去做王,其實是遠離了政治中心,被放置到了北境苦寒之地,這種待遇,實在無法勝過他之前得到的一切。

恐怕就連盧綰都拿不準,高祖這個決定到底是爲他好呢,還是對他產生了懷疑。

盧綰到燕地後不久,便得到了高祖的命令,召喚他共同發兵夾擊代地,此時,代地的陳豨已經和匈奴勾連在一起,漢軍一時半會兒也無法戰勝得到強力支援的陳豨。

爲了幫助漢軍減輕壓力,盧綰派遣張勝去匈奴處散佈謠言,目的是令匈奴停止支援代地,誰知道張勝北上後,不僅沒有執行盧綰的指令,反而和匈奴串通,帶領匈奴攻打燕國。

這個舉動令盧綰十分憤怒,並且以爲張勝要謀反,不是扣押了他的家人。張勝從匈奴回到燕地面見盧綰,和他陳述利弊,勸他借匈奴制約漢朝,從而達到自保的目的:

勝還,具道所以爲者。燕王寤,乃詐論他人,脫勝家屬,使得爲匈奴間,而陰使範齊之陳豨所,欲令久亡,連兵勿決。

盧綰和劉邦感情如此深受 盧綰最後爲什麼會背叛劉邦 第8張

匈奴人形象

其實張勝並沒有產生二心,相反他對盧綰十分忠誠,他只是害怕漢軍在消滅匈奴後,高祖會擔心盧綰做大,而產生消滅他的想法。

當張勝把這種擔心對盧綰表明後,盧綰立刻想到了韓信、彭越的慘死,此時,天下非劉姓諸侯王只有他和吳芮二人,然而吳芮領土狹小又在漢朝腹地,早晚會因爲英布反漢得到清算,到那時兔死狐悲,他很難得到善終。即使高祖出於情誼願意容他,但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後呢,在諸劉的包圍中,盧氏政權早晚會成爲漢朝吞併的對象。

最終,盧綰接受了張勝的意見,並和匈奴開始了接觸,走上了一條錯誤的政治道路,爲其日後叛漢埋下了伏筆。

盧綰和劉邦感情如此深受 盧綰最後爲什麼會背叛劉邦 第9張

論起政治手段,劉邦纔是高手

結語

嚴格來說,無論是張勝的建議還是盧綰的決斷,其實都是非常合理的,兩人都是爲了自己乃至身後家族的利益,希望爲自己找一條後路。尤其是在政壇之上,無數血淋淋的例子已經證明了,將自己身家性命的決定權交到他人手上,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爲。

可惜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盧綰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第1, 從小和高祖一同長大的盧綰忽略了前者的手段。從很多的史料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陳平入漢後,高祖開始願意用間了,第一時間掌握對手的信息會讓漢軍少走許多彎路,屢次受益的高祖不僅愛上了這個手段,還將其運用的爐火純青。

第2, 盧綰處理這種事情的能力太過低劣。像這種勾結敵軍、養寇自重的行爲,在歷朝歷代都是大患,知道的人應該越少越好。如果說張勝這種深受信賴、地位不凡的人可以作爲一起謀劃的對象,那麼和此事無關,尤其是身邊的缺乏共同利益捆綁的人,就應該被完全排除在謀劃之外。然而,盧綰錯誤地認爲只有高祖纔是需要隱瞞的對象,對太多的人泄露了自己的打算,最後被一個代國的小小降卒將事情揭發,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最終被迫帶領全族投靠匈奴,丟掉了家族在漢積累的一切基業,堪稱自食惡果。

參考文獻:

【1】《孟子·公孫丑章句上》

【2】《史記·七十列傳·韓信盧綰列傳》

【3】《漢書·紀·高帝紀》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