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呂后心狠手辣,劉邦爲什麼不願意動她?

呂后心狠手辣,劉邦爲什麼不願意動她?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劉邦跟呂后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呂雉的出生年月,現在倒是有了準確的時間,爲公元前241年。如果按時間算起,呂雉小劉邦15歲,也就是說一個二十多歲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嫁給了一個大器未還成的中年男人。都說老夫如父,儘管如此,呂雉並沒有得到女人應該有的呵護和恩寵。劉邦娶呂雉之前,不但與許多女人有染,而且與他斯混的曹氏還爲劉邦生了兒子。婚後,劉邦依然朝秦暮楚,經常以公務爲由忙的“不可開交”,一年到頭也不下地幹活,還經常往家裏領一堆朋友吃喝。本來就家境不好,那能經的起如此折騰,惹的嫂子橫眉豎眼,呂雉則默默承受。而整個一大家子的裏裏外外、大事小情、吃喝拉撒全部由呂雉操持。

據說有一日,呂雉照舊在田地勞作,忽然出現了一個相士,說她大富大貴之命,但她的富貴源於在一旁玩耍的小男孩,以及孩子不知所蹤的父親。也許這就是一個心理暗示,因此也給了呂雉一個信念,那就是她遲早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因爲,古代的相士話就是金口玉言,好多人把一生哀榮,都寄託在了相士的這張嘴上。

呂后心狠手辣,劉邦爲什麼不願意動她?

劉邦因放囚事件,躲進了芒碭山,呂雉又不辭辛勞、隔三差五給劉邦送食物和衣物。彭城之戰後,呂雉及劉老太公等人,又被項羽抓爲人質,整整過了28月膽戰心驚的日子。雖然項羽不至於爲難她,但畢竟階下囚的生活太受煎熬,而且她還要照料一個磨磨唧唧老爺子的生活起居。因此,在劉邦眼裏,呂雉就是一個完美的賢妻良母,對家庭任勞任怨,對他不離不棄。所以劉邦稱帝后,感念髮妻這麼多年的辛苦付出,儘管當時極度寵幸與他從戰火紛飛中一起走來的戚夫人、戚夫人還生有聰明伶俐的劉如意,但劉邦還是毫不猶豫地將呂雉冊封爲皇后,立劉盈爲太子。

當上皇后的呂雉,生活上翻天覆地,性格上脫胎換骨,再也不是那個相父教子、安分守己的女人了。因爲做爲六宮之主的呂雉,已經不滿足於在後宮呼風喚雨,而是對朝中事務也事無鉅細、瞭如指掌。因此呂后在劉邦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韓信誘殺,劉邦本來將彭越流放蜀地,而呂后又將其騙殺,此時呂后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洞若觀火的劉邦不可能看不出端倪。如果此時,劉邦收拾呂后完全沒有問題,儘管朝中大臣都擁護呂后,也會出面阻攔,那不過是受祖制及禮教思想的影響,而表現出來的愚忠和頑固不化,最終還會向眼前的即得利益妥協,劉邦最多就是受一些非議而已。但是劉邦對自己過於自信,對呂后又心慈手軟,因爲劉邦認爲和羣臣立下的那個海枯石爛的《白馬盟誓》,足可以制衡日後呂后的不軌行爲,另一方面他還不想做一個殺母立子、冷血無情的人。所以,此時劉邦能動呂后,但不想動。

呂后心狠手辣,劉邦爲什麼不願意動她? 第2張

公元前196年,英布造反,劉邦萬般無奈帶病出徵。劉邦本想將兒子劉盈推上戰場,讓其自求多福,但是呂后經商山四皓的指點,恍然大悟,於是跑到劉邦牀前大哭大鬧,劉邦只好御駕親征,再戰英布。雖然英布被滅,但高祖再次負傷,凱旋歸來後身體每況愈下。呂后第一時間請來了名醫爲劉邦療傷,醫生還信誓旦旦的說傷可痊癒,呂后還親自給劉邦端來了煎好的湯藥。但是劉邦擡手將藥推翻,然後慷慨陳詞:“我憑手中三尺劍,以一介布衣奪取了天下,這難道不是天命嗎!我的生死在天,即使扁鵲復生又有什麼用!”,劉邦真的是大義凜然而知天命嗎?顯然不是,他只不過是想多活幾天,因爲劉邦多活一天對呂后就是一天惴惴不安的煎熬,誰能保證呂后的居心叵測!所以此時的劉邦已經是“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的遲暮英雄,內心縱有千般的壯懷激烈,也只能向蒼天發出一聲輕輕的嘆息。更像是一支被風吹的東搖西擺、忽明忽暗的蠟燭,等待他的只有慢慢臨近的油盡燈枯。

呂后心狠手辣,劉邦爲什麼不願意動她? 第3張

所以此時,劉邦想動呂后,已經有心無力。看看曾經和他歃血盟誓那幾個重臣的現狀,就可明白劉邦的晚景是如何的淒涼。首先,第一功臣蕭何裝瘋賣傻,自污保命,運籌帷幄的張良,明哲保身、不問朝政,但關鍵時刻爲呂后出謀劃策請出商山四皓;其次,功勞第二的曹參碌碌無爲,夏侯嬰對太子劉盈寸步不離,同勃毫無主見,陳平騎在牆頭上,搖擺不定、投機取巧;再者,王陵不識時務,陸賈與世無爭,而隨劉邦出生入死的樊噲,更成爲了呂后的堅強後盾。放眼望去,孤獨寂寥,朝不保夕的劉邦已經淪爲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更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切身利益寄託在一個風燭殘年的人身上,所以劉邦到死也沒有見到陳平給他送來樊噲的人頭,這就是骨感的現實。

總之,劉邦與呂后的恩怨糾葛、愛恨交織,很複雜。劉邦雄才大略,遠見卓識,但最終讓呂后把漢朝江山攪了個天翻地覆,不能不說是其人生的一大敗筆。歷史即沒有如果,也沒有假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漢武帝劉徹做到了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