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西楚霸王是因爲不願意過江才失敗的嗎 其實夙因是早就註定的

西楚霸王是因爲不願意過江才失敗的嗎 其實夙因是早就註定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4.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西楚霸王項羽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楚漢戰爭時期的項羽,可謂英武絕倫,叱吒風雲。可是,本應定鼎天下的一代雄傑“西楚霸王”,卻在垓下之戰中,一敗塗地,自刎於烏江。可惜!可嘆!

項羽之敗,古往今來,令很多人爲之憾嘆。李清照詩言:“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但嘆息歸嘆息,若把歷史往事捋一捋,可知其中的夙因是早就註定的。

一、有功不賞,失將士。

項羽行軍征戰,打了勝仗,往往不論將士們的功勞;攻城掠地得了地盤,一般也不給將士們好處。

韓信就說,項羽這個人爲人還是挺不錯的,很關心體貼人。當有的將士生了病、受了傷,他會親自探視,甚至會爲之痛苦得掉下眼淚。

可是,當將士們有了戰功,應該封土賜爵時,他卻把印信捏在手裏撫來摸去,以至於弄得印信的棱角都圓了,也捨不得給部屬。

西楚霸王是因爲不願意過江才失敗的嗎 其實夙因是早就註定的

項羽戀戀不捨地撫摸着大印(漫畫)

由此可見,項羽就沒想過,將士們跟着他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不是爲了榮華富貴,不是爲了封妻廕子,不是爲了光宗耀祖,誰會捨身疆場?可是,項羽該封的不封,該賞的也不賞。

這樣,久而久之,還能有多少人真心實意地爲他服務、出力,與他同心同德?即使有,大多也只是迫於他的威懾力而不得不佯爲順從。

西楚霸王是因爲不願意過江才失敗的嗎 其實夙因是早就註定的 第2張

項羽與他的將士(劇照)

當熬不過時,該叛逃的就叛逃,該離棄的就離棄。如大多諸侯游來蕩去,一會兒跟着他,一會兒拋棄他,不能忠於他。

因此,陳平說:“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二、疑忌謀臣,失膀臂。

范增是居巣(今安徽巢縣)人,“素居家,好奇計”。項梁起兵時,已經七十歲的范增進入了項梁的軍帳,隨從項梁、項羽征戰疆場,很想成就一番事業。

范增看問題高屋建瓴,切中肯綮。他曾建議項梁,擁立一位楚國君主的後代以爲號召,就會衆望所歸。項梁照辦了,得到了楚人的擁戴。

劉邦進入關中後,他曾對項羽說:劉邦在老家時,一慣貪財好色。現在入了關,居然秋毫無犯,一個銅板不拿,一個女人不碰,可見其野心不小,應該切實關注他。

西楚霸王是因爲不願意過江才失敗的嗎 其實夙因是早就註定的 第3張

范增與項羽(劇照)

項羽對范增也很敬重,尊他爲“亞父”。然而,這位“亞父”卻被劉邦輕而易舉地離間了。當項羽的使節到劉邦軍中時,劉邦備盛宴款待。

可是,正要入席時,劉邦裝出驚慌失措的樣子說:我們還以爲是亞父的使者呢,原來是項王的。隨之撤去盛宴,用劣等的食物打發了那個使者。

這樣的計謀,可以說是很“初級”的,但是項羽居然中計。范增是何等精明的人,覺察到項羽疑忌自己後,便對項羽說:“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爲之!”然後拂袖而去,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可以說,唯一的、全力扶持項羽的重要謀臣的離開,使得項羽的事業“縮”了大半。劉邦後來也總結說:“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爲我擒也!”

再如,當初,項羽曾派陳平率軍攻打殷王,陳平未動干戈就勸降了殷王。當殷王又投降了劉邦時,項羽就怪罪陳平,把陳平叫到面前,大加訓斥,並揚言要殺掉陳平。

西楚霸王是因爲不願意過江才失敗的嗎 其實夙因是早就註定的 第4張

陳平(劇照)

受到訓斥的陳平預感到,若繼續在項羽手下呆下去,必將凶多吉少,小命難保。於是,他就找了個機會投奔了劉邦。如此的不能容人,不能理解人,誰還願意跟着他幹?

三、放棄咸陽,失業基。

項羽佔領了咸陽後,放着現成的皇帝不做,現成的帝都不住。先是燒殺搶掠一番,然後帶着金銀財寶、美女,跑回彭城當“西楚霸王”去了。

當時有人勸說項羽:關中地勢險要,土地肥沃,是建立王霸之業的好地方,最好不要回江東。項羽聽後,竟然滿不在乎地說:富貴了,不回到家鄉榮宗耀祖,就如同夜晚穿着錦繡的衣服走路,誰能知道?

西楚霸王是因爲不願意過江才失敗的嗎 其實夙因是早就註定的 第5張

項羽不主張“錦衣夜行”(劇照)

項羽東歸的決心定了後,有人譏諷說:怪不得人們說楚人是猴子戴王冠成不了大事,果然如此。已經被勝利衝昏頭腦的項羽,聽到這種譏諷他的語言,哪能容忍,於是下令追查譏諷他的人。查出來後,項羽就將譏諷他的韓生扔進鍋裏煮了。

如此的眼界、氣量,能成就多大的事業?可想而知。

四、殺死“義帝”,失信義。

項羽早就對楚懷王(楚懷王之孫熊心,仍被項梁立爲楚懷王)有成見。當初,項羽一再要求進軍關中,但楚懷王就是不肯答應。後來,楚懷王任命宋義爲上將軍,項羽爲次將軍,統帥軍隊援救被秦軍攻打的趙國。

西楚霸王是因爲不願意過江才失敗的嗎 其實夙因是早就註定的 第6張

楚懷王熊心(劇照)

過程中,當項羽發現宋義別有用心,停軍不行時,一怒之下擅自殺了宋義。之後,就再無人能轄制項羽了。

滅亡秦朝之後,爲了能讓自己這個“西楚霸王”名正言順,項羽就把楚懷王改稱爲“義帝”。從表面上看,“義帝”比王大,有封王賜爵的權利;實際上,所謂“義帝”,不過徒有虛名罷了,分封諸侯王的大權完全操控在項羽手裏。

後來,項羽把“義帝”趕出彭城,流放到江南。然後,暗中派人殺死了“義帝”,真正達到了“政由羽出,號爲‘霸王’”(司馬遷之言)的目的。

“義帝”已經成了擺設、傀儡,何苦要他的命!此種作爲,自然引發了人們的強烈不滿。酈食其就說:“項王有倍約之名,殺義帝之負。”

西楚霸王是因爲不願意過江才失敗的嗎 其實夙因是早就註定的 第7張

酈食其(劇照)

而劉邦則藉機鼓動諸侯反叛項羽,並糾合諸侯攻佔了彭城,導致正在進攻齊國的項羽不得不回師援救彭城,從而影響了征伐齊國的戰事。

自此後,隨着信義的喪失,項羽漸入孤立之境。

五、看重顏面,失性命。

表面上看,項羽很強勢英雄,“長八尺餘,力能扛鼎”;征戰中常常耀武揚威,身先士卒,所向披靡。

其實,項羽是個內心很脆弱的人,是個很愛顏面的人。愛顏面的人,內心大都很脆弱。他們受不了半點傷害,受不得半點憐憫,爲此,就豁出性命護衛自己的顏面。爲了顏面,一切都是可以棄之不顧的!

西楚霸王是因爲不願意過江才失敗的嗎 其實夙因是早就註定的 第8張

自刎烏江的項羽(圖景)

項羽的自刎烏江,很大程度上是出於顏面的考慮:“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爲什麼無顏相見呢?除了因兵敗垓下而心中有愧外,更在於他接受不了那份來自別人的憐憫!否則,顏面何在?

既然如此,那就顧不得什麼江山社稷了,顧不得江東父老了,那就只好來世再見了。於是,一道寒光閃過之後,項羽的時代結束了。

不能滿足將士的願望,也不能信用忠實的謀臣;不懂得佔據要地而建王霸之業,也不明白如何張信義於天下;而且,把顏面看得比生命都重要,這樣的人,這樣的英雄,自然就很難成就功業。

主要參考文獻:《史記•項羽本紀》、《漢書•高帝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