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李淵是憑藉什麼在混亂的天下奪去了帝位呢?

揭祕:李淵是憑藉什麼在混亂的天下奪去了帝位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長河中,李淵這個人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隋朝末年,政治混亂,戰爭頻發,民不聊生。大業九年,農民起義不僅遍及山東、河北等地,而且發展到全國範圍。在大業九年上半年,平原、靈武、濟北、濟陰、北海等地均爆發農民起義,迅速高漲起來的農民起義給隋朝統治階級以沉重打擊。

隋煬帝雖然在政治上有着卓越超前的遠見,但是,卻因爲頻繁挑起的戰亂,使隋朝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得不到穩定祥和的生活必定會怨聲載道。各路英雄豪傑爲百姓能夠獲得安穩的生活,只能紛紛舉起旗幟,宣佈與隋朝決裂。

隋煬帝在政治上面是一個比較有理智的皇帝,但是因爲他頻繁的挑起戰爭,當地的百姓已經受不起這樣的勞役了。百姓生活越來越艱苦。在百姓們的一片壓力之中,各路英雄爲了能夠讓百姓獲得安逸的生活,他們只能決定和隋朝一刀兩斷。這些英雄豪傑們紛紛起義,爲百姓爭取更好的生活。

揭祕:李淵是憑藉什麼在混亂的天下奪去了帝位呢?

由於煬隋煬帝自己的暴政,他現在已經失去了民心,他也只能以暴制暴,用武力來強勢的鎮壓這些起義的英雄豪傑們。在這個情況下,李淵被派去鎮壓這些農民的起義,在剛開始出征鎮壓的時候。他還能夠戰勝這些農民。

但是對於李淵來說,自己跟隨隋朝多年,面對當時的局面其實他心裏很清楚這已經是一個朝代衰敗的象徵了,因此在鎮壓起義的時候也經常顯得力不從心,很多次和叛軍的對陣都以失敗告終,但是隋朝正在用人之際,對於李淵的多次兵敗也沒有太多指責,當然更多的原因是在於當時各地情況緊急,已經沒有時間因爲一個大將的兵敗而興師動衆的進行處罰。

李淵又是憑藉什麼在混亂的天下奪去了帝位了呢?說起這件事就要從太原起兵說起了。李淵曾是隋朝最重要的大臣,起義之前曾對大隋忠心耿耿,並且隋煬帝也十分看重他,把鎮壓叛亂的重大任務交給了他,對於如此重任,李淵十分上心,自己也費盡心機去平定叛亂,經過起初的小勝利之後,李淵卻步步失敗,起義軍不斷增多,讓李淵變得力不從心。

隋朝的失敗是在所難免的,李淵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慢慢明白了這個道理,於是就想放棄抵抗,但是卻不能做的太過張揚,此時的隋煬帝早已被起義搞得焦頭爛額,變得更加暴躁,此時李淵如果失敗的話,很難想象會受到何等的處罰,因此爲了保護自己的安危,李淵只能在暗地裏籌備兵馬,伺機裝備動手。

揭祕:李淵是憑藉什麼在混亂的天下奪去了帝位呢? 第2張

李淵受命平叛起義軍,但是無奈起義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任他有再大的本事,都無能爲力,看來隋朝是走到了盡頭。隨着起義軍的增多,他的部下也開始動搖,好幾次打仗,都是慘敗。李淵屢打敗仗,被暴躁的皇帝指責,壓力越來越大,力不從心。一次擦肩而過的一個人,說他骨骼驚奇,是皇帝命數。之後,他每當扛不住的時候,就會想起這句話。日積月累,讓他有了造反之意。

李淵帥兵一路進軍長安,在攻打隋軍的同時不斷的招兵買馬。李淵每攻打下一座城池,就將該城池的糧食全部救濟災民。可以說,李淵的這種做法,讓很多災民十分感激,也正是災民的不斷加入,李淵的軍隊越來越壯大。

就這樣,李淵的軍隊在人民中的聲望越來越高,進攻長安的步伐也越來越穩健。李淵在攻打長安的時候,起義軍數量已經由最開始的三萬,暴漲到二十餘萬。黑壓壓的起義大軍給隋朝廷帶來無極的壓力,隋軍看鎮壓無望,最終,也是放棄抵抗了。

李淵攻下長安後,並沒有第一時間稱帝。他隨即進行了一系類的政治改革,將一系列不利於人民的苛刻法案全部廢除。次年,隋煬帝亡,李淵看到時機成熟登基稱帝,建立了唐朝。然唐朝建立之初,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因此,李淵便派遣兒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出征,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